静心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来美三十年:(5)继续往东,去 Pennsylvania

(2021-08-05 19:17:05) 下一个

第三站:State College,Pennsylvania

接上篇。搬家。这次是从中部Nebraska的林肯市继续东进,目标是Pennsylvania 州中部的 State College(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城市的名字哈)。

这是先生的第二个博士后。State College 是一座大学城,是Penn State University 所在地。如果更确切细分一点,这所大学有自己的地址University Park,还有自己的邮编。我先生就是跟着这所大学两位教授合作搞的一个项目,为时两年。

有了上一次搬家的经验,这次搬家之前就看广告找好这边的“家”,是一处叫做Heritage Oaks,可入住上百户租客的大型公寓complex。到达那天我们就开着Yellow Ryder 拖着我们的车直接入住“新家”,搬入后又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家具等。因为时不时会在门口的空地打打羽毛球,或在不大点儿的门厅下乘凉,所以还特意买了两把白色塑料草坪椅放在门口。过了没几天,一个傍晚吃完晚饭,跟孩子在门前打羽毛球,累了想坐下休息,这才发现新买的那两把椅子不翼而飞了!当时真的是气笑了:居然还有人比我们穷啊!考虑要不要跟管理人员报告?当时监控没有现在普遍,没有证据是被人偷了;再转念一想,不过是几十刀的物件,不值得麻烦,拉倒吧,只当捐给某个比我们还穷的(不良)人士好了。

Heritage Oaks 公寓前孩子在堆雪人

基本安顿好后,想到今后要全身心投入找工作,不妨借这个暑假带孩子回国探亲。这是我来美五年后第一次回国,看到已年过八旬的老父亲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超人,心中很是欣慰,也特别感谢哥哥姐姐们对他照顾(早些年多子女的好处啊)。看完家人又去我们在单位原先的家。那年代还没有买卖房子一说,所以大家都租住着单位分的房子。

五年前不得不独自出国时(本系列第2篇中有讲到)就想着如果被拒签,就立马掉头去姐姐家接回孩子,我们娘俩继续过日子,所以走时家中完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后来孩子出去后几年又过去了,估计短时间不会回来,就嘱咐两边的家人来我们家拿走他们各自需要的东西。 这次看到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家被拆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只留下部分被褥和书架上的书,难过得掉下了眼泪。当年准备结婚时,除了家具我自己不会打,其他的生活用品都是自己一件一件蚂蚁搬家似的添置的,就连通常人家颇为讲究的新婚被褥都是我自己上街买来棉花、请人做棉被套、自己买被面被里,然后一针一针缝制的。。。回来后我除了把极少部分书搬到我父亲那边,其余的整成捆都当废纸卖了。之后去探望几处亲戚,在A家看到我的床单窗帘,在B家看到我的锅碗瓢勺桌子椅子,在C家看到我的冰箱洗衣机。。。我只有强压住心里的难过表面不动声色。。。亲手建起来的家,不求豪华但不乏温馨,之后又不得不亲手拆掉,这个过程在我过去的这三十年中,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1997年回国探亲,跟父亲在一起

探亲返美后就开始看广告投简历,同时在中介机构挂上号打一些零工。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份零工,一个是在一家24小时加油站/便利店。什么都得做,这还好说,最难熬的是上夜班,熬夜真让人受不了。另一个是在Penn State 大学某系做临时秘书:收发信件、整理材料、接电话(大都转给资深秘书)、给咖啡壶加水(没敢说是“煮咖啡”,因为从来不喝也没煮过。即便尽力了还是收到抱怨 – What’s wrong with the coffee today? It tastes like water。。。哈哈)。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穿过校园,心中又悄悄燃起了重返校园上学的小火苗,但下一秒考虑到现实,又强硬地将这个蠢蠢欲动的念头按捺下来。

大半年过去了,终于找到一个正式工作,是在一家提供气象/天气预报信息/技术/服务的公司的财会部门。入职签字时,HR人员就着重强调两点:1. 新入职员工必须至少工作一年,若中途辞职要付赔偿金(是多少,不记得了,肯定赔不起);2. 无论什么原因离开公司,公司将永不返聘。当然公司任何时候都有权(+ 有理由)辞退员工了(= 不平等霸王条款!)。咱一贯踏实做事本分做人,觉得其他都不是问题,但这最少一年么。。。应该没有问题。。。吧?不去多想。这就开始了按部就班的日子。

网络照片:Headquarters of AccuWeather, State College, PA。从我们部门的窗口望下去,正好就是下图中的这个大厅。

比起上一座城市林肯大起大落的极端天气,State College 及周边地区的气候要”正常”得多: 四季分明,春秋二季气候温和绵长,极为舒适宜人;夏天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最高时也不会炎热到人一动不动都会大汗淋漓;冬天倒是温度低雪多也会积雪,但公路上都会及时撒盐,一般不会影响人们出行 -- 当然最后一点也很麻烦,盐对车底部腐蚀厉害,所以当地的车检会多一条:检查你的车底盘是否结实(我家第一辆手动车因为底盘生锈厉害通不过检查,考虑与其换个底盘不如换个二手车,所以忍痛割爱,又换了一辆(四门)手动车 --- 我那时抵触开自动车,哈哈)。第一年入秋后我们开车去周边丘陵山区转悠,放眼望去,由近到远,不同树种形成的独特景色:深浅不同层次分明的浅黄、橘黄、金黄、浅棕色、深棕色,其中还点缀有红色,还间杂着依旧闪着绿色的叶片。。。真的是美不胜收!不仅如此,随着天气逐渐继续转冷,景色也有所不同,所以如果周末没有别的安排,我们都喜欢开车出去溜一圈,领略一下这个季节大自然特有的风光。

来年暑假做了一次长途旅行,先游览了Niagara Falls ,然后去了加拿大多伦多 -- 目标之一是多伦多动物园。这次出远门开的是我家第一辆自动车,是在临近小城Altoona买的二手Subaru Legacy。这辆车后来跟着我们横穿美国东西,载着儿子上完中学、读完大学直到大学毕业。八年前把它挂在网上卖时,立马就有买家回应,很快就出手了 --- 不得不说这辆车充分体现了我“物尽其用”的治家理念 嘻嘻

那天参观完大瀑布,我们继续往北穿过美加边境,进入多伦多市区时已经到傍晚。悠悠哉哉加了油,吃了晚饭,然后一边游览市容一边找旅馆,一点儿都不着急。心想着诺大的一个城市,找间旅馆有何难?不仅如此,甚至还打算找距离动物园近一点的地方住一宿,明天一大早去时方便。一路走一路瞅,沿途酒店旅馆都亮着是NO VACANCY 的牌子。不会吧?这么大的城市会找不到一家旅馆有空房间?继续转了有一个多小时后的确感到不妙了,这下即使看到挂有没有空房间招牌也要进去问了,终于问到一家有旅客后半夜1点退房,且房价接近平常的两倍。看着睡在车后座的孩子很是心疼,没别的选择,多晚多贵也要了!等到1点,check in,折腾了一气,快到两点了,赶快抓紧时间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匆忙吃了早饭去动物园,想赶在8点开门之前人会少点儿。在园门外等到8点,咦?怎么没看到工作人员出来开门?8:15,别的游客陆陆续续来了,还没有开门的迹象,什么意思啊?过了8点半,工作人员露面了,极为友好诚恳地向游客们道歉,说今天早上动物园遭到入室/入园偷窃,工作人员提前来上班时才发现(显而易见那时没有监控设备哈),现在已经处理完毕,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对不起云云。作为补偿,所有等待的游客一律免费入园游玩。耶!接受道歉!我们来得最早,等了有45分钟都不介意,其他游客更不在话下!当然还是询问了有没有人员受伤?损失大不大啊?。。。以示关心。正是这一小插曲也加深了我们对那次旅游的记忆。

Niagara Falls - 彩虹

Niagara Falls -- 气势磅礴

在多伦多动物园门外等待

动物园内

这一年我们还参加过教会组织的活动,一次是DC 游,一次是去参观当地的AMISH 社区文化(Lancaster County, PA 有Amish 最大最有名的聚集居住地)。因为时间久远,现在竟无论如何想不起来当时是谁/如何跟这一教会搭上关系的。接触中了解到这些都是超友好的人士,非常有耐心解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 有些问题在他们看来肯定很离谱。宗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信仰,还是一门颇为高深的学问。应该是从小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缘故,说好听点儿我们过于理性,说白了就是刀枪不入。尊重不同的信仰那是肯定的,但再往前迈一步很难,充其量是一直在门外徘徊、偶尔窥探一下,问题多、怀疑也很多,再加上周围有一些不是那么积极正面的例子,如以实用主义的动机接近教会,如看似虔诚的教徒每周去教会甚至不止一次,转过身来撒谎偷窃贪污等等照做不误(亲眼目睹,并不幸被我抓包)。结果就是没被说服拒绝被发展,总之无法迈入那个门槛。不过咱也有信条,那就是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究竟是什么说不好,或者不过是自己的良心。

Washington DC游

尊重Amish 的习俗,游客不可以对他们的私人领地拍照,但他们会为游客特地开辟一个休息场地,还会提供简单的午餐。

---------

日子在顺风顺水中过着,直到有一天收到公寓管理办公室的信,“提醒”我们距搬家还有三周(还是两周?)时间。 嗯?什么情况?打过去电话后被告知,不错,的确如此,租房合同有说明,快到一年头上如不续约会按自动解约处理。找出当初签的合同仔细一看,是有这一条,当然是fine print。为什么不提前通知?答曰,两个月前寄过通知。没看见呀?当垃圾广告扔了?。。。好吧,你有理。接下来的时间开始了马不停蹄看广告找房子、约房主看房子。。。一通下来相中了一处Duplex 的一半,前后各有一小院,后院还开出一小块地可以种菜。去看房时属于我们那半拉小菜地有七、八、十来棵中规中矩架着的西红柿,结的果实还不少,有些已经可以采摘了。心中暗喜,这不是坐享其成是啥?这时房东开口了:西红柿是前租户Uri(俄国人)种的,他搬离之前让我代问你们(或其他新租户),他能不能回来摘西红柿?他还特地说了你们也可以随时摘取享用。当然了!Of course,any time!我们摘个把个吃已经是不劳而获了,还能说不字?接着自然而然认识了Uri 和他太太,非常友好风趣的夫妻,之后还邀我去看他们买的带有超大地下室的新家,他们计划在地下室开一个Spa(不知是不是用树枝抽打的那种哈)。那天还顺便在他们家吃了一个简单的午饭,饭后是夫妻俩一人挽着我的一个胳膊在说笑中把我送出来的。如果我们没有很快搬离(当然是虚拟语气了),我们两家本可以成为很好很好朋友的。

当时住处的照片

Google Maps:同一处。图片中这辆车的另一侧,当年我们的邻居是Penn State 大学橄榄球球队的助理教练,也就是主教练Joe Pertano 的众多助手之一(不是丑闻中的那位)。

这次小规模搬家的麻烦很快就被“因祸得福”的庆幸代替了,因为新住处挺好,不仅有更多“家”的感觉,每一住户还有一个很大的地下室 --- 除了放一些杂物以外,我们还买了一个乒乓球台放下去,打球从来没有这么方便过!

那个秋季的一天,突然接到一位男士的电话,直接问我是不是XXX?询问了几个回合后确认,他居然是我国内大学同班的王同学!当年班上人多,上学时好像都没怎么说过话,毕业后更是没联系。再一问,他是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纽约)签证处工作,宾州正好是他服务的范围。在电话里我们就同学老师学校等人和事一通聊下来,原来的生疏感荡然无存。我们先约好见了一次面,认识了他太太以及他的朋友XX医生夫妇。不久后他来Penn State 大学“上门服务”,在为中国留学生办理完护照、签证等服务后来到我家。因为预先知道他要来,我们为他准备了北方人喜欢的猪肉馅包子和西红柿刀削面,吃得他直呼过瘾。听说我们家还有手动车(即我开的第二辆手动车),又迫不及待开着我的车在我家周围绕了一大圈,过了另一番瘾 –-- 看来我留着手动车还有这特别的功用,鬼脸

跟同学会面

--------

来到这里生活了大约一年半后,先生在肯塔基州一家公司找到一个职位 --- 毕竟博士后不是什么(正经?不正经?)工作。他很快要过去,我们却不能一起去 – 孩子还没放假,我工作的时间还没到公司合同规定的一年 。 所以他自己先开车过去,但预先跟公司协商好,几个月后搬家时,公司承诺的负责搬家一项依然做数有效。这让我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乍一看家里似乎家当依旧不多,但毕竟这“雪球”滚了几圈,再加上那些不知从那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杂七杂八,着实让人发愁。

*************

在State College的这两年,我们还经历了很多。这里还特别想提到同为中国留学生的一家,那是在帮别人打听住处时曾有一面之缘的一家三口。那天看了房间出来,在他们家公寓门外聊了一会儿。年轻夫妻不过35岁的样子,苏杭一带人士,男士儒雅沉稳,当时在Penn State 跟着一位50多岁的女教授读心理学博士。女士年龄似乎小些,说话慢声细气,典型的江南女子模样。问起来,妻子在国内俄语专业毕业,现因身体不大好,所以没上学也不工作。稍微注意了一下,果然面色有点苍白身体似乎虚弱。我跟女士聊得很随意投机,没聊几句后我们发现居然都喜欢同一款式的拖鞋(当时中国国内物质贫乏,全国大的商场商店的货源都差不太多)。夫妻俩一边跟我们聊天,一边关注着在公寓前空地上滑滑轮的8岁女儿。小姑娘戴着头盔、绑着护肘、护膝,熟练地滑远去再滑回来。这应该是个性格外向,不怕吃苦,有韧性的女孩儿,对比之下,大她3、4岁男孩儿(我儿子),这时只有站在一旁看的份儿,同时还很诚实地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儿子生性胆小,后来倒是勉强学会了滑轮,好像还是看到这个小女孩之后,受刺激了,哈)。

不一会儿妈妈要招呼小姑娘回屋喝水,丈夫这才悄悄地跟我们说,他的妻子患了癌症(是哪种,我现在不记得了),发现时已接近晚期。前不久刚在附近的Hershey Medical Center 做了手术,但医生打开后没能做什么直接就缝合了。问:“你妻子知道吗”?答:“她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但不了解会这么严重”。问:“孩子知道吗”?答:“不知道,我们(他和他的导师)在慢慢引导她,给她做心理准备,比如会对她讲生病过于严重会怎样,人(妈妈)会离开我们,会去哪里,等等”。听到这里,我的心都疼得缩紧了。这么年轻的母亲,这么天真无邪的孩子,很快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而他们一家人又该如何面对?我即刻意识到我和女士聊天时,先生看着妻子的目光,那是一种充满怜惜的眼神。

我们搬离State College 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都会收到从那边发过来的一些信息。某天收到的一条是这位先生在中国留学生网站上发了一篇题为《忆亡妻》的悼念短文,以纪念去世一周年的妻子。这篇短文我当时应该读了,什么内容现在却一点儿印象都没有。这么多年了,很有可能这位先生早已组建了新的家庭,当年丧妻的悲痛会随之减轻或几近消失。但那个年幼的女儿呢?毕竟亲生母亲只有一个,还那么年轻,是在那样病痛折磨下离开的。。。即使今日写此文时想到这还是心痛不已。。。衷心希望那位坚强的小姑娘,一路坚强地走过来,并祝福她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kimama' 的评论 : 严重同意,那时的美国没有眼下这么多乱七八糟。关于老留学生的生活经历,一定会有人写的。谢谢你的关注和评论 :-)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ydster_北美01' 的评论 : 不知何故我没有收到你的悄悄话,但给你发了。谢谢你!
yukimama 回复 悄悄话 希望有人可以把老留一代的经历出书。很有特色的一个时代。那时的美国多好!
Lydster_北美0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您分享。我也在 State College 呆过4年。给您发悄悄话了。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ithmaella' 的评论 : 谢谢鼓励!会继续努力 :-)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三河匹夫' 的评论 : 没错,大自然的魅力,随便拍一张都很美!谢谢!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关注!有些经历真的很难忘掉。
smithmaella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真好!
三河匹夫 回复 悄悄话 宾州的秋天千红万紫,满山遍野,有山有水,目不暇接。摄影的天堂一个。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生活经历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天婴' 的评论 : 谢谢你!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人和事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波城冬日' 的评论 : 谢谢你!这些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段岁月。
zhig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谢谢关注!
天婴 回复 悄悄话 30年了,回头看走过的路,全是祝福和爱。继续跟读。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你的分享勾起我很多刚来美国时的回忆, 谢谢分享!你好有书卷气,:-)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情深深,意切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