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求而不得,却是福分(四)

(2012-06-06 14:29:08) 下一个

我在加拿大申请图书信息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时,正在一家公司里苦苦地熬日子,恨不得立刻就会被录取,然后可以脱离苦海,可是却求而不得。

我们那家公司代理美国某家用电话公司的客户服务业务,几百个批客户服务员一排排地坐在一间好大的办公室里,头上戴着耳机和话筒,接听永远接不完的来自美国的客户的电话,回答他们账单上的问题、处理他们的各种投诉等等。

那是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

本来我是以双语服务代表的身份被招进去,主要服务讲中文的客户,可谁知培训结束后,却发现双语客服的位子已经满了,于是我被丢到一堆加拿大人中间,突然要以讲英文为生,去服务讲英文的美国客户。

我当时听人家讲话尚且吃力,更不要说用英语为客户提供服务、解释问题了。更加挑战的一点是,美国也是移民大国,我们的客人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口音,这让我更加应接无暇,压力极大。

我不止一地被客户抢白,却不知如何对答,更糟糕的是,张口结舌不知所云的我甚至不止一次被客户直接告知:“给我找个会说英语的人来!”那些日子真是过得暗淡无光,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都坚持不下去了。

可是,我却没有了退路,一方面,我的前夫早已经和别的女人同居,雀占鸠巢,我被孤零零抛弃在海外,回国的路被彻底堵死,另一方面,他也不肯给我一分钱的经济支援,一任由我在加拿大自生自灭。为了有食果腹,有瓦遮天,我也只有咬牙坚持这一条路可以走。

那个时候做得实在绝望,想去读书,不被录取,想换工作,却没有技能。

记得每天上班都是一种心理挣扎。当时我的时薪不到$10,而BC省的最低工资是$8,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说:“我的情形比很多新移民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起码不用去餐馆端盘子,去洗衣厂洗衣服,好歹是坐在办公室里,大公司,全职,有医疗保险可拿。再说,权当是公司付我工资让我学英文吧,拆开了算,差不多等于每隔六分钟,就有一枚金光灿灿的一元硬币'嘡啷'一声响掉入我的口袋。”

那想象中的‘嘡啷’一声响,是我能够咬牙坚持熬过那段最初、最艰苦的岁月的动力。

在做过这家公司之后,我还做过另外两家公司的客户服务,一家是美国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银行信用卡部在加拿大所设的客服中心,一家是加拿大本土的罗渣士通讯传媒(Rogers Communication & Media Corp.)

在我终于有机会做回专业工作之前,这份在电话里提供客户服务的工作我前后一共做了四年,服务项目涉猎了北美人生活最基本的几个层面:银行、通讯、网络、电视等,这让我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有了最直接的了解和感受。

去年年初,在做了三年专业工作之后,我选择辞职,再一次变换人生方向,进入了保险行业,又一个北美人基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层面。

如今我受雇一家大型连锁店,每天守在店中,与上门来的客户面对面地交流,为他们提供汽车、旅游、房屋保险,工作轻松又有趣,这个工作像是又一个平台,让我在每天工作赚钱的同时,听客人给我讲一个又一个新鲜有趣的人生故事。

每天,当我和同事或客户用熟练的、口音几乎难以察觉的英文交流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我是30多岁,成年了之后才来到加拿大的。不知不觉中,那几年让我觉得痛恶的、绝望的电话客服的工作竟然带给我在语言上如此巨大的优势!

我特别喜欢我目前的这份工作,不想这么多年兜兜转转,多少次求而不得之后,却在这一份里里找到了我想要的福分。

尽管我这辈子从来没有成为过一名记者,将来也不会成为一名记者了,但这并不妨碍我用自己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并不优美的文笔,真实地记录我所看见的、经历的、听到的一个个故事,并拿来把它们放到网上,和家人朋友分享,也和我那些蒙面或不曾蒙面的网友们交流,做大家在加拿大的耳鼻喉舌等感觉器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