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孩子什么时候来美国读书最合适?

(2010-09-20 15:14:13) 下一个

说实话,我这人特别不爱谈学习,尤其不爱回答非黑既白的问题。中国孩子什么时候来美国读书最合适?这个问题,困扰着国内很多家长,也让我不知所云。很多读者和平媒的编辑,早就希望我能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我想了好久,今天想聊几句。先说明一下,我不是教育学家,我只是以美国博士生和海外妈妈的身份来说说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出国留学像个亮晶晶的红苹果,很多中国孩子都想咬一口,亲自尝尝苹果的滋味。尤其是富人家的子弟,恨不得一口就能把苹果吞下。可惜,苹果虽好,每个孩子的咀嚼能力却大不一样。比如,从小吃苹果酱长大的孩子,面对一个完整的苹果,他很可能不知先咬哪一口。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来做个准备性的功课。假如孩子真的到了美国,他们将面临怎样的压力?简单归纳一下,基本有下列几点:

第一,转学的压力

美国中小学比国内学校管理相对自由,每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一刀切的。水往低处流很容易,但想引水上山就比较难。即使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孩子,转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以我家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三年前,我们从教学质量中等的美国中部,转到竞争激烈的美国东部以后,我的孩子们直到现在还在追赶功课中挣扎着。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从国内转到美国来读书的中国孩子们。中国孩子来美国最大的障碍是语言,语言不过关,又聋又哑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昨天我读到一篇美国总统奥巴马于本月15日在宾夕法尼亚州一所学校的迎接学生返校的典礼上发言,他鼓励美国学生要胸怀大志,在将来不能被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比下去。经美国总统这么振臂一呼,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防范已经公开化。中国孩子想在美国出类拔萃,头上又多了一个沉重的砝码。

除了功课的压力,转学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灵震憾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美国富人区的学校,美国孩子自成小帮派小团体,外来的和尚根本就没有机会杀进这个圈子念经。那份孤独,让孩子独饮,是不是有点儿残酷?一位从日本转到美国高中的中国孩子,因为语言和社教能力有限,无法和美国同学打成一片,课后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愁坏了这孩子的母亲。

第二,文化的压力

国内虽然一直在搞独生子女政策,但国内文化大环境的突出特色是热闹。即使孩子们是在羊肠小道上赛跑,也是那种人挤人的热闹。而美国呢,不仅竞争是无声的,竞争的环境也基本是无声的,美国文化环境的突出特色是安静。从热闹到安静,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说,这和从陆地到高山缺氧区的感觉差不多。什么滋味呢?窒息。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刚来美国时的窒息感。当时,我已经读了中国的大学,甚至怀里还揣着结婚证。即使是成年的我,初来异乡时,也很难适应刚来美国时的那种窒息感。这种感觉被人们冠以美名,被称作文化休克。大人文化休克了可以忍,那孩子休克了该怎么办呢?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该怎样熬过这样的休克期呢?是夜夜不眠上网聊天儿,还是靠疯狂购物来解闷?这些生活细节,远在国内的大人们是根本看不到的。

第三,亲情的剥离

即使孩子长得比父母还高,但孩子终归是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肯定不会因为出国就来了个从孙子到爷爷的突变。是孩子,就有孩子的渴求,孩子的渴求就是父母点点滴滴的关爱。没妈的孩子像根草,飘在异国它乡的孩子,就是一颗孤独的小草。

仔细想想,每个孩子的成长基本离不开两大方面,那就是智商和情商的成长。让孩子出国留学,也许会磨炼孩子的智商,但孩子情商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亲自引导。在美国,我常常听小留学生们互相指责,那谁谁谁,怎么那么不懂事呢?不懂事,其实就是情商不够。过早把孩子送出家门,亲子之间便失去了紧密的情商教育。因为及时改正孩子的坏毛病,就是父母对子女情商教育的具体表现。

列举完上面几项之后,我不禁想起了九十年代的青春留学小说“不会游泳的鱼”。此书作者郁秀以小说的形式,完整叙述了中国孩子转学到美国的心理和文化困惑。此外,纽约华人作家陈九诗人最近发表在长江文艺上的小说力作“挫指柔”,也对纽约高中里华人子弟被白人孩子围困时的窘境有所披露。有志来美国读书的小留学生们和孩子的家长们,你们最好都能读读这些小说。作为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的华侨,我比较欣赏作家们的独特视角。

现在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后时刻,中国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来美国好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换句话说,问题的答案是因人而异的。就如同你问“人什么时候结婚才好?”一样,何时结婚,是由缘分决定的,是你根本就急不得的事情。青梅竹马非你不嫁的缘分,十八岁就能入洞房。铁树就是不开花的男男女女,八十一岁时可能还是孤男寡女。出国这事儿与此类似,绝对不能像炒房团抢购北京房子那样一拥而上,而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符合实际的明智选择。

前天刚听说北大数学才子出去当和尚了,昨天又听说,一位十四岁的神童女孩儿王羽尧考进了北大。才女才子的有进有退,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意味深长的。同是北大生,他们最终的人生轨迹将会完全不同。同样是中国孩子,出不出国,对孩子的人生影响也是巨大的。虽然现在有很多海归,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出国仍然是一条不归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作为家长,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家孩子的实际能力,为孩子做出智慧的选择。当“到美国读高中”被喊得震天响时,是谁要好好想想,到美国读高中到底好在哪里?我对美国高中到底了解多少呢?最后一个问题,且听我下回分解。

9/16/10  10:13A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盈窗绿竹 回复 悄悄话 赞同。高中出国留学弊多利少。此行大量的商业行为是不负责认的, 希望有识人士给家长做些普及教育。感谢您的努力。
风中的云 回复 悄悄话 大学毕业再来比较好
康无为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本科课程设置和学校生活会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深入美国文化。来读研究生的人经历和观念已经比较定型一点,知识技能学术当然可以也学得很好,但语言,思维,生活方式和知识结构比不上从本科开始的。一家之言吧,我自己就是从研究生开始的。
康无为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从本科开始比较好,综合我自己在美国的读书和教书经历。
instein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还是来读研究生比较好.
july5117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