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和作家女儿做同事

(2010-09-14 07:21:36) 下一个

因着在网上写几个字,又因着时常在报刊上发表几个字儿,再因着我有纸媒书电子书将要出版,时常会有善良的读者称我为海外作家。一听“作家”二字,我就头大。别,您千万别叫我作家,我万不敢当。不是我假装谦虚,而是我的品行和文字水平都配不上这个神圣的称号。

在我心中,作家二字非常神圣,难怪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作家。的确,作家的文字和思想丰富了我们的灵魂,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作家能改变我们的心情,甚至能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我眼里,所有的作家都是伟大的。

不管作家本人是多么的伟大,他们的巨著是多么的雄伟,不容置疑的是,作家也是凡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作家也离不开五谷杂粮。他们在探寻人类灵魂的孤旅中,难免会和俗世中的不如意磕磕碰碰。于是,作家便有了自己和自己拼杀的左右手互搏。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是理想打败现实,还是让现实至尊为上?这全靠作家本人的修行和他参悟人生的本事。否则,就不会有卧轨的海子和命丧他乡的顾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硬汉作家海明威。他笔下的古巴老人是那样的顽强,可海明威本人却不堪病痛的折磨,在一九六一年六月二日的早晨,他把一支猎枪的枪口放在嘴角,两个板机一齐扣动,自杀身亡。

我是学医学和理科出身的,由于专业的限制,我结识的作家实在有限。作家是一个让我既陌生又崇拜的群体。虽然我与作家无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却和作家的女儿成了美国同事。

这位女子名叫伊丽,巴西人,学化学分析出身,是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工作时的同事。我与伊丽初识那年,她五十出头,却一直单身未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只凭这个,我就觉得伊丽是个与我等普通女子不同的女人。

在随后的交谈中,我方得知,伊丽的父亲是位巴西著名作家。她之所以选择终身不嫁,其实这是他父亲本人和他父亲作品的功劳。

伊丽五岁时,他的作家父亲不顾她和母亲的眼泪与苦苦挽留,毅然离家出走,和一位崇拜他的文学女青年,演绎了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成双成对做了露水夫妻。在母亲的叹息声中,小伊丽用茫然不解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等到伊丽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时,父亲的绝情和母亲的哀嚎,像挡在他面前的两块巨石,死死堵住了通往婚姻殿堂的那块红地毯。就这样,年过五旬的伊丽一直拒绝婚姻。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那天看到新闻说,王菲的女儿初试蹄声时便一鸣惊人。这些来自父母的艺术细胞,是上帝都无法干预的天赋。我相信,作家写作的天赋,肯定也能遗传。

有一阵子,在工作之余,我经常发现伊丽或在独自发呆,或在一个笔记本上涂涂写写。有一天,我的好奇心大动干戈,我死死瞄上了伊丽桌子上的笔记本。哎,你写什么呢?那么专心?伊丽抬起头,像梦游刚醒时那样,悠悠地,笑着回答我说,我在写小说呢。

天呢,作家的女儿果真是与众不同。当我们为工作焦虑,为面包忧愁时,与我们命运类似的伊丽,却能旁若无人,把自己引进一个梦幻的世界里游荡。伊丽的写作天赋,像她的护身符,又像是大剂量的麻醉剂,写作把她引到了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世外桃源。伊丽在回避现实的世外桃源中,就这样独自过了一年又一年。

喜欢写作的人,大多生性敏锐。没有这份独特的敏感,作家也就不会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伊丽就是一位这样的女人。她常常在一阵开心的大笑之后,马上就能露出眼泪汪汪的红眼圈。亦悲亦喜难取舍,伊丽的心,海底针。

从医学角度上看,作家在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肯定是要伤身的。最近我在阅读一些世界经典名著,每打开一本书,我都会特意留心一下作家的年龄。四十几岁或五十出头就撒手离去的伟大作家,真是太多了。他们为了写作,简直把自己的命都豁上了,作家“从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开始,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告终”。每当我想起法国作家萨特的这句话时,我对所有作家都充满着无限的敬意。

我离开华盛顿大学以后,伊丽也到另外一个地方另谋高就去了,我便因此和她失去了联系。今天,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当我坐在美国郊区的家宅中偶然想起她的时候,我还是忘不了她的朗朗笑声和她那眼泪汪汪的红眼圈。在我眼里,天堂般的快乐和坟墓般的忧伤,就是这位作家女儿的标签。只要看到拥有这种标签的任何女人,我总会下意识地,神经兮兮地怀疑一下,你,是女作家吗?

平平淡淡才是真。像伊丽这样快乐与忧伤反复无常的女人,我还是不当为妙。不为别的,只为我那三个还没长大成人的娃儿。也许我老了,也许我被文字伤得苦得已经叫不出声来了,如今我只希望我能全心过上平静惬意的生活。所以,请任何人都不要叫我作家了。我当不了,我也不想当。

9/7/10  11:35A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zishuan 回复 悄悄话 Like your blog a lot! Being an author, was my dream, long long time ago. I guess I may never be one, because I've kids to raise and can't "concentrate" like a real author. When I interviewed for my internship years ago, I told my program director that I planned to write when I'm 80 (I've longevity gene in my family!) For now, I'm just an average Jan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