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书札记:他终于成了“局外人”

(2010-06-04 18:58:44) 下一个

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获奖的三年之后,加缪因车祸身亡,年仅四十七岁。

最近我拜读了加缪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局外人”。初次拜读大师的作品,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情节,即使读着英文版,我也觉得非常轻松。简单的文字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思想,大师的深刻正如珠玉璀灿于瓦石之间。

加缪竟因一场车祸成了生活中的局外人,可惜!

这部小说的网络资料如下:

加缪有两部著名的小说:《局外人》披露的是人在生存中所面对的荒谬:主人公默尔索沉默内向,对一切漠然冷淡,他拒绝传统价值观念,拒绝由习俗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他不为世人理解,与外界格格不入。最后其结局是被判处死刑,死刑的立论并非由于他杀了人,而是因他在母亲下葬时“竟然不哭!”,检察官起诉道:“我指控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加缪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折射出“荒谬”的深刻含意:这世界竟容不得一个实实在在按自己的方式和理解来生活的人!他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即:“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任何一个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处死刑的危险。” 默尔索不是一个乖张的异化人,他只是“自己”而已,之所以被毁灭是因为他拒绝被同化、被纳入环境规定的秩序中去。在众寡悬殊的对峙中,他选择了自我和反叛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肉体的毁灭——物质意义上他失败了,但精神和灵魂上他是胜利的,他用冷蔑和沉默回答这个世界(用临刑前加缪赋予他的话说:“我觉得我过去曾是幸福的,现在仍是幸福的”)。

   从真实地揭示世界的“荒谬”这一角度来说,《局外人》可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被毁灭之结局毕竟不合乎加缪的生存理想和哲学打算,他热爱生命,所以对生命永远抱有美好的祝愿,无论在感情还是理性上,他都希望看到抗争者另一种激动人心的光明出路。

 

6/2/10  12:12A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