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 理

人 为 何 许 人 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秋高点水浙江行(2)庸俗淡雅走溪口

(2012-10-30 23:06:46) 下一个
几年的建设,如今的浙江道路四通八达,人流,车流物流都很方便。朋友建议去奉化蒋氏老家看看,
四十多公里,聊着天很快就到了。虽说是国庆节之后,来访的人群依然不少。
武岭,文昌阁,小洋楼,丰镐房,最后盐舖结束。跟很多景点一样,非常喧闹。

导游说,《武岭》东向题词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字,蒋公的,自己谦逊放在内侧,不知可否这样解释。

文昌阁可以说是窗含剡溪美景,宋美龄肯定是常在此凝望过...... 这地方还有小洋楼除了些蒋家的旧照片,
没什么可看的,总感觉是地方上圈起来的一块名人之地,可以赚钱。看来小镇的主要经济就是旅游。

小洋楼里的建材说是当年从德国进口的,为蒋经国和外国太太所专门设计,一楼进口处留存了一块碑,
据说是经国先生当年立在毛母遇日机轰炸遇难处。可做其非“假抗日真反共”之证?
此碑在大民主的时代被毁了,这个复制件为何立在此而非原处,无解。悲哀的是,
到今天国内两党两岸之矛盾依旧为外部势力所利用,一个钓鱼岛集中体现了这种复杂现状,
但愿岛上能有更多深明大义之人能站在历史潮头。




这是必到之处啦,注意到1996年才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金碧辉煌的这是祖宗祠堂,
木雕很细腻,不过这种粉饰太重的房子,符合“再塑金身”的传统,这就是“光宗耀祖”?
可不符合现代旅游建筑要“整旧如旧”的理念。所以看得有些怪怪的。









祠堂旁边的这个楼梯说是为蒋母所专门设计的。后面不远处的白色建筑是厨房,
就是曾被日机炸塌的经国生母遇难处。

据导游介绍,在动乱年代里,虽然有最高指示要保护这个所在,可是整个故居都收到
不同程度的破坏,唯有这张木床是原物。其它的一切都是复制的。这也许是为那个年代的统帅
精心打造的一件物品。或许没有现代的床具舒适,可见一片孝心。这所无法定位的故居,
没有解释的景点,找不到主题的处所,也许不如直接突出孝悌的观念。再过多少年也许知此公者更少。

出得门来,就是一个江南小镇,沿街售卖的都是特产千层饼,




遇到一个旅游团,以退休人居多,年轻人的确不多




在中国这么多人里面,出名看来是很重要的,是千古流芳还是遗臭万年,都行。
小镇人对出名的商业效应已经理解,运用到实际中,中央电视台取景地,大概也是
“国宴用什么什么,人民大会堂什么什么的”,上行下效。共产党可以用,
国民党名人家乡也可以用,国共合作谱新篇,一起来赚游客钱。




何况这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传统手工艺,大城市真见不到。道路一侧是商铺,
另一侧就是千古流淌的剡溪,那么恬静淡雅,跳入脑海的第一个词就是“浣溪沙”
跟岸上的游客相比一动一静,水不深,不知为何在洗衣机已经普及的时代,
还是保持这个传统,为剡溪平添一景。







一边看着溪水间的洗衣妇,一边随着人流就来到了最后一景点,蒋公父亲的盐舖,
他也是出生在这里的。

门口基石有中正题词,当年曾被火烧,家产分给兄长,所以蒋公未曾想来修复。
不知道家族里的什么人
说动他最后还是出资修复了,动荡年代估计也是难逃一劫。里面看的都是复制品。










从拥挤的人丛中挤出来,长舒一口气,不来看看好像觉得少见点什么,看完出来不知道这组
景点想说点什么,暮然回首,溪水中一个小小竹排吸引了我的视线,

那人是逆水行舟,全然不理会岸上的喧嚣,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好不惬意,沿着那千载溪流而上,
深山中一定有不少奥妙迷人之处,探寻历史,应该跟他一样逆溪而行寻觅某个隐士的踪迹。

大概这就是著名的剡溪小筑,我真想放弃汽车,不当驴友,跟随他去做一个逍遥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