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如不是现在(10)

(2010-02-15 23:24:57) 下一个

还是小女孩时,林晓就觉得世界上最致命的事情就是等待。传说中痴心守望自己爱人的女子最后变成了石像;身边父亲离开后,母亲日复一日,机械地工作,做家务,放养她和弟弟。不,等待消磨的是女人的灵魂,那个爱我的人绝不会让我陷入等待!可是,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一个人吗?很可能没有,连父亲最终也选择了放弃。主动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不等待任何人。

大三那年,一次校内篮球赛中,被抓到后勤组的林晓认识了研究生队的队长何伟强。何伟强,高大精神,虽然没有备受瞩目,但身后并不乏温柔崇拜的目光。林晓,不爱娇不刁蛮,不抢眼也不容忽视,吸引了何伟强,很快他们就走在一起,很快就有点老夫老妻了。波澜不惊的,搞得打算从林晓这里看到惊世奇情的同学大跌眼镜,连陶孜都犯嘀咕“这也太没剧情了!”

林晓淡然,大家只觉得她是清高,并非疏离。谁也没有介意,包括伟强,他那时关心的重点是在论文答辩找工作。林晓很懂事地能帮忙帮忙,该给空间给空间。别人满意省心,自己乐得自在。

可是,从广州回来后,接下来的日子,林晓在手机铃响时,会有些莫名的期待,然后是淡淡的惆怅。她不过是想接到他的电话随便聊聊,但陈东宇并没有来过电话。陶孜也没有再提过陈东宇。林晓于是对自己说那只是萍水相逢,是自己耿耿于怀不洒脱,可她还是忘不了那次交谈中的每一句话。直到一个月以后,她不再期待了。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出的是陈东宇。东宇来鹭城的分公司公差,陶孜请他带了两本会计师资格考试参考书给自己。林晓电话里请他在他们公司外的一间杭州餐馆午餐。

餐馆就叫“杭州杭州”,沿用的是“ NewYork NewYork”, “上海上海”的命名方式。林晓总能从中听出店老板对故乡的声声呼唤,所以从来不会因为认同“第二个说女人如花的人是庸才 ” 而心生鄙视,反而认定菜式绝对够家乡味。

东宇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了。林晓一身灰格子裙套装,颈上一条浅粉丝巾,走到东宇面前,东宇眼睛一亮,有些慌乱得不知所措的感觉。他站起来看着林晓,林晓也含笑注视着他,四目交投时,陈东宇忽然不再慌乱,他们就平静地望着对方,好像相识了一千年的朋友终于重逢,心中一片澄澈。

东宇等林晓坐定,歉意地说“这一个月任务在身,不能和外界联络。我怕你都忘了我是谁了。”其实并不欠一个解释,但是他还是要说。林晓想起自己在这一个月里的期待,不禁有点自嘲地笑笑。

林晓给他们点了 油焖笋 ,醋鱼,酱鸭,莼菜汤和 虾爆鳝面 。“这几道菜味很正的。原料都是空运来的。这家的老板喜欢鹭城的悠闲和气候,但又忘不了家乡菜。”

“正不正点我恐怕更有发言权吧?不过你对杭帮菜还挺在行的。你不像江浙上海长大的或父母是那里的人啊?”

“没有规定江浙上海人才会吃那里的菜吧?”

“可你也没在那里上大学呀!”陈东宇忽然觉得自己怎么像查户口的,有点不好意思了。

林晓没意识到,但有些黯然。

“应该说是我的继母家在上海,我爸抛妻别子后,入贅上海她们家。暑假就接我和弟弟去和他团聚。他常带我们去杭州,也许怕和继母相处久了徒生事端。”

陈东宇一时不知怎么接茬了。于是顿了顿说“我们没办法选择出身的。不知道把个柠檬变成 lemonade 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些安慰作用?”

“别介意,我早习惯了。你看你面前就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小白领,我不是问题儿童,也没长成太妹啊。”倒像是在安慰陈东宇。

陈东宇笑了。一开始就感觉得到林晓那种超出年龄的忧郁和淡定,还有自己爱莫能助的无奈。

他们都没觉得谈论身世这样的话题不恰当。话题是没有恰当不恰当的,是谈论的人能否懂得。
 
但这个话题一开一合,别的话题都没影了。除了上一道菜点评一道菜,交谈冷场,但他们也没觉得尴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