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在美国职场,印度人和中国人谁更具优势。

(2010-04-29 13:01:26) 下一个
        出国之前,我对印度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脑子里仅有的一点了解,不外乎媒体经常说到的,印度的人也很多,比中国还要落后,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业比较发达,与中国有一拼之类的信息。

         笔者是学计算机的,几年前来到美国读书,发现同学中间主要是两部分人:中国人和印度人,几乎一半一半,或印度人还要多一些。学习期间,也并没有感觉印度人有多少明显的优势,要说差距,可能是印度同学在动手能力方面比中国同学强一些。以后到企业实习,看到在美国职场的印度人很多,远比中国人多;再以后找工作,发现印度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印度人获得工作岗位的机会大大高于中国人,且薪酬也会高一些;到了工作岗位后,才逐渐对印度人在美国职场的表现有了深入的了解。

   中国人在美国职场的表现远远不及印度人,这是几乎所有在美国工作过的中国人都公认的事实。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印度人的优势更加明显。实在的情形是,但凡第一代华人移民,如果不是自己创业当老板, 在美国公司工作,如笔者所在的IT行业,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在低级岗位工作,能做到初级经理的不多, 做到高级经理甚至主管一层的, 更是凤毛麟角。相比之下, 同样是第一代移民, 印度人作初级经理的随处可见,主管、高级经理也为数不少, 甚至都有做到财富50强企业CEO的。 在咨询业更是如此, 在麦肯锡公司里,来自印度的合作伙伴、管理人员、负责人比比皆是。 即便是个人创业当老板, IT行业中印度人掌握的公司也远远多过华人。

   笔者经常想,能够到美国来的中国人按理说都不差,也算是大大小小的精英; 能够到美国来的印度人也都是他们国家的精英,那为什么两国的精英在同一个职场的表现差异会如此大呢?

                     

      认真体味其中的原因, 笔者认为大概不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缺陷问题。东亚语言和欧洲语言的差别太大, 彼此都非常难以掌握。 欧洲人会几国语言的很多(虽然这些语言叫做方言可能更加合适一些), 但不少中国人学了很久也很难达到英语流利的程度。 我认识不少博士、硕士,来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几年,时至今天,语言依然是大问题。这与国内的外语教学方法不得当有关系, 但语言本身的差别太大, 以至于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再到美国要想娴熟地掌握英语,就变得十分困难了,——除非极少数具语言天赋的人。而印度精英阶层就不同,他们从小就以英语教学, 虽然口音颇重, 但不影响交流, 而对语言微妙差别的掌握更是半路出家的中国人难以赶上的。 因此,进入美国职场,如果做纯技术工作还可以应付, 但想进入需要交流沟通能力很强的管理岗位,语言缺陷就太致命了。

   二是教育体制问题。印度不仅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授课,并且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还大量使用西方优秀的影印原版教材。虽然我国现在也有很多影印教材,但是受困于国民整体的英语水平,真正能够自如使用这些教材的人微乎其微。再加之国产教材相对而言整体落后,翻译版本也是良莠不齐,更没有统一的翻译规范,国内学习的课程与美国同一专业的课程有很多的差距,这使得很多中国学生来到美国以后,有些非常基础的专业课程还需要补,而印度学生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博士与硕士的培养目标分得很清楚,博士就是做研究型人才,硕士就是实用性的,印度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就与国外的教育体系对接,所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中国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相对突出,应用学科方面就不占优势,而印度的学生就容易上手。可是基础学科在工业界并不吃香,美国职场需要大量的应用性人才,印度人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三是印度人在美国工业界的基数优势。在美国的印度留学生的人数要比中国留学生多很多,特别是IT行业。一般来说,印度人非常喜欢自费来美国读IT领域的硕士,一般2年左右就能毕业。是不是说印度人就比中国人有钱呢?当然不是。这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银行信用体系有关。印度大力扶持IT业发展,鼓励银行为到美国读热门专业的学生提供国家贷款。银行业也愿意这么做。因为学IT专业的在美国工作好找,在工业界硕士的工资和博士比也差不多,多种因素促成了印度银行业对印度留学生的信任。而中国不很富裕的学生就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而能够争取到奖学金的,大多是博士项目,很大一部分中国学生虽然有能力通过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但却无力自费出国学习。因此,在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工商领域,印度人就绝对占优势了。印度人在工业界的基数优势,自然形成滚雪球效应。一个公司如果来了一个印度经理站住脚,2年后就会有一批印度手下。在美国的IT业,几乎到处都是印度人的身影。

   四是自信心问题。在美国职场,印度人从不担心自信心暴棚这回事。 哪怕做出来的东西一无是处,印度人也可以自我坚信这是一朵花。这种坚信往往可以影响到其他人的评价。相比之下, 中国人常常表现得就不够自信,本来做得很好的东西, 也要谦虚一下, 功劳就很容易被交流能力更强的人抢走。自信心又与语言有关系。毕竟在工作中,交流是第一位的。别说刚来美国两三年的中国人,纵使是5?7年常春藤顶尖名校博士生毕业,语言不过关的人也是大有人在。语言不过关,表达就有困难,自信心肯定受影响。因为不自信, 说话就不够理直气壮, 更加让别人难以理解。能力是每个人潜在的,但在职场上毕竟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有人说印度人比中国人抱团,能互相提携,而中国人只会单打独斗, 所以比不过印度人。笔者认为不是这么回事,中国人还是比较团结的。还是个综合能力问题。别说是印度经理提拔印度人了,就是美国人,甚至中国经理也愿意使用印度员工。中国人在美国职场的这种相对弱势使得每个人疲于奔命,谈何帮人呢?

   另外,在笔者看来,还有一些比较微妙的因素可能会影响中国人在美国的职场表现。例如,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思路和西方人的似乎不太一样: 比较凭感觉走, 不够结构化, 逻辑不够严密, 给别人的感觉就是直接跳到结论。美国公司强调逻辑: 如果逻辑正确, 那么结论也必然正确。因此中国人的思路常常跟同事不太合拍。印度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还有政治因素、历史因素等等。一下子很难说的清楚。

   总体上看来,美国的职场还是一个比较透明、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随着祖国的日渐强大,国人在外面的竞争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比如,中国背景对于读MBA的中国留学生就是一个好消息,很多美国公司都需要中国背景的MBA开展业务。不过这和中国人的个人能力毫无关系, 纯粹是因为中国变得强大了。

   印度人在美国职场优势是明显的,这毫不奇怪。影响中国人职场表现的因素很多,但归根到底,语言劣势是最主要的。

 (转贴自网路,作者为中国赴美留学生,现为某跨国公司美国研发中心软件工程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寒雪儿 回复 悄悄话 看不起别人,就是看不起自己。中国人看不起皮肤比自己黑的人。
R01grant 回复 悄悄话 I agree!

Engish is major problem. Communication deficient will result in misunderstanding, which will lead to failure of a personal career.

If we do not have English problem, we can do it as well as native American.

For example, chinese students always did very good job at school in US because we do not require too much speaking there.
ny2009 回复 悄悄话 印度人虽然口音重,但沟通没问题,管理级重要就是会说话。
Quar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ll below: This article is not very new, because a few points of it can't be agreed with:

(1) 印度人比华人英语 - this may apply to those "old generation chinese"; more & more young chinese especially whose born after later 70's, are good in English. The author seems has limited view points, must be born in small city.


(2)"IT行业高级经理甚至主管一层" - the author kind of showed his example of success here; However, economy is up/down. I don't think it is a 'success in life story' for those managers whose own job is not secure, could be let go when economy went down; life is short, hmmm....


Good points in it are:
(1) 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思路 vs 西方人的思路

(2) In terms of "政治因素" (e.g: 中国 vs USA), 历史因素, all mixed-up in corporate culture when they prmote one or stay in 'ceiling-glass'!

雨林天堂 回复 悄悄话 感觉同胞在职场上注意工作细节多, 这虽然是好事, 但可惜同时看不到全局。 所以许多时候给人有种发言没有抓住要害的感觉。大概就如楼主所言,思维方式的不同。另外我还注意到国人有个比较自相矛盾的地方。 就是一方面很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行为举事比较小心, 可同时有很自我中心, 表现在聊天时好以自己的话题为主, 而老美的话题就不知怎样接口, 大概跟对美国文化依然知道太少有关。 这一点也很奇怪, 许多人在美国生活许多年, 依然对美国社会文化知道得很少。这是不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呢
马来人 回复 悄悄话 语言是最大的问题。我同意
弄堂里的猪贝贝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还有宗教原因,他们比较认命,对上司服从。还有就是很多人来自高种姓家庭(这里文学城有人说过),对管理人际关系更敏感,我认识一个锡克人介绍她的文化,知道了她丈夫父亲都是军队官员出身,她为人处事就很大气。
ncpga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好文.

加个第五条:
中国教育不包括如何待人处世,共同成功。
hex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二泉映月09的评论:

因为印度人太黑,所以看不起。 (哈哈。。。)
二泉映月09 回复 悄悄话 印度人比华人英语好,性格更活泼点,是混得更好点。不知为什么在美国的很多华人似乎很看不起印度人。
pupudelaclichy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
雪花漂飘 回复 悄悄话 要做管理就要对西方文化了解。 中国80年前出生的人对西方了解太少, 比如电影,电视, 书籍等等, 对人家文化不了解, 怎么管人家?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

加上中国文化里管理就是把人震住让人听你的, 而不是启发,引导,尊重的想法,很难管理西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