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转贴:(1) 李德生:侦察闯敌营智取马坊镇

(2010-03-10 12:33:10) 下一个
转贴: 李德生:侦察闯敌营智取马坊镇

http://www.lzbs.com.cn/rb/2007-04/22/content_1087549.htm


  马坊镇位于山西省昔阳、和顺、寿阳三县交界处。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日军于1941年秋,从各地抓来大量民工,用3年时间,在北马坊东侧的土岗上,修筑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式据点。日军第4混成旅直接指挥下的特工清水利一,以马坊为中心,策划指挥周围6个县的特务工作,对我太行抗日根据地构成严重威胁。

为铲除这颗毒瘤,时任太行二分区30团团长的李德生主动请缨端掉这个敌据点。

  深入虎穴巧侦察

  李德生的请求被批准后,他考虑的第一步是如何进一步摸清据点内部的情况,制订一个周密的作战方案。

他与政委何德庆、参谋长张振华等同志交换了一下意见,首先分析了前两次攻打马坊据点未能奏效的原因,认为主要是兵器不足火力弱,敌人居高临下,强攻难度太大。因此只能采取智取、奇袭的办法,巧妙地接近碉堡,打它个冷不防。但前提是必须把敌情和地形搞得一清二楚。而了解敌情的唯一办法,是深入敌巢,做详细的侦察。

为了把作战方案建立在切实可行、稳妥可靠的基础上,李德生决定亲自深入虎穴,做一番实地侦察。

根据情报,马坊据点的日军近期没有菜吃,一直催促各村维持会向据点送菜。李德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决定由7人组成侦察小分队执行任务。

 30 团团部驻地双峰与马坊相距100多华里。李德生头上扎一条沾满尘污的羊肚毛巾,穿一身破旧的黑色棉衣裤,脚蹬虎头布鞋,脸上还抹了些烟灰,俨然一副敦厚、朴实的农民形象。跟在他身后的是2连连长刘德树、排长杨腊东、张慕堂,班长罗西文、苟玉喜,侦察员杨丕刚。他们都是一色的农民打扮,有的挑着青菜,有的提着鸡蛋,有的背着鱼、肉。李德生自己也提着一篮子大饼。他们于第一天晚上9点出发,经过一夜跋涉,于次日清晨接近马坊据点。稍事休息后,他们缓步走到西门外。这时,我敌工站安插在据点里做饭的翟福才,早已在那里等候,他领着李德生等人走进了西门。

西门的敌人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李德生等人,翟福才赶紧上前,满脸堆笑地说:“太君,范庄维持会慰问皇军的干活,铃木小队长的知道。”

敌哨兵检查了李德生等人带的东西,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于是抓起李德生篮子里的饼子就吃,还笑嘻嘻地说:“你的,良民的,大大的好。”

李德生一进门,看到有一个比篮球场还大的院子。院中央是两排各自独立的平房,前一排是伙房、仓库、小队长室、电台,后一排是马厩、信鸽棚、军犬室。寨墙四周呈圆形,沿寨墙的建筑物共分三个层次。紧靠寨墙是一圈相互贯通、结构坚实的士兵住房,墙上开了射击孔。日军平时在这里睡觉和休息,作战时可以对外射击,发射火力。宿舍边是一圈环绕寨墙的地下室,后墙也有一排枪眼。宿舍旁有木梯可以通到由钢筋混凝土铸成的房顶,房顶四周墙上也开有射击孔,士兵可以站在房顶上作战。一旦有情况,碉堡内可构成上中下多层、密集的交叉火网。

李德生边走边看,一一记在心上。等把东西送到厨房以后,趁喝水、休息的机会,他又从窗户向外仔细观察了一遍,生怕哪儿有一点疏忽。

在翟福才的带领下,李德生等一行又顺利地走出了东门,看到门上炮楼里有一门小炮和一挺重机枪。接着,他又观察了门外的地形。大门外有一个操场,操场北面坡下是豆腐房、洗澡堂和朝鲜慰安妇住的地方,南面坡下是“政治部”、“晋东部”、“留置场”和伪军“棒棒队”住的窑洞和一些平房。日军对伪军也是不信任的,不仅不让他们住在城堡里,连进去看看的机会也没有。操场东面,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往昔阳。李德生目测了东门到操场的距离、坡度,以及破窑洞的情况。当这一切在李德生心里都有了数时,他才觉得松了口气,迈着轻快的步伐赶回分区。

  战前练兵定计谋

  为了迎接李德生深入虎穴侦察而归,第30团参谋长张振华早已布置炊事班,做好了一顿在当时堪称丰盛的饭菜等待着。对李德生一行的顺利返回,大家十分高兴。

当李德生在洗脸、换衣服的时候,张振华告诉他:分区首长很着急,已经几次来电话询问情况。李德生当即让张振华先打个电话,向分区首长报告他们已经回来了,等会儿他再详细汇报。

那时上下级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接着张振华对团长开玩笑说:“还有比分区首长更着急的呢!”

“谁啊?”李德生不解地问。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你瞧,那不是又来侦察了吗!”

李德生向门外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的影子一闪而过,原来是他的内弟曹克。不言而喻,这是他的爱人派来探听消息的。

李德生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感到暖烘烘的。

查明了敌情,李德生心里有了底。经过几天的酝酿讨论,对提出的几个方案的反复比较,一个奇袭马坊的战斗方案最终形成了。

具体打法是:头天夜里,利用暗夜掩护,突击队秘密运动到据点东门外操场下的窑洞里潜伏待机;次日拂晓,我地下工作人员趁进据点打饭的时机,打开东门,部队突然发起攻击,抢夺据点大门,接应后续部队进入据点,而后全歼敌人。

在第30团召开的作战准备工作会议上,李德生说:“‘三打祝家庄’的任务,是我立了军令状争到手的,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的话,我们既不好向乡亲们交待,30团也就威风扫地了,你们说是不是?”

他的视线扫了一下在座的同志,接着说:“俗话说,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为了做到百分之二百的把握,我们要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把作战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考虑到,都准备好。”

“团长讲得很对。”张振华接着说,“这一仗,事关大局,打好了,大家都光荣,打不好,大家都狗熊,不光是我们自己脸上不光彩,那些死了的战友和乡亲也不会合眼。为了一举夺取马坊,我看大家来个竞赛,看谁想到的问题多,提出的建议好。”

“搞竞赛有什么奖励没有?”有的同志开玩笑说。

“有啊!谁提的建议多,谁提的建议好,我留他在这里吃莜麦面条。”李德生笑嘻嘻地说。

李德生之所以许这个愿,是因为几个月前他结婚时,乡亲们凑了一点莜麦面粉作为贺礼送给他们,两口子一直舍不得吃,留着招待人。李德生话音刚出口,大家情绪更高了,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因为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吃上这样的面条,堪称高规格、高标准的招待了。

分区首长对第30团上报的方案表示满意,并且把这个方案概括为四句话:隐蔽潜伏,里应外合,突然攻击,中心开花。

按照战斗方案,李德生回到团里进行了紧张的临战准备工作。他从全团挑选了82名精干的干部战士组成突击队,由他亲自率领和指挥。本来预定的突击队员名额是 80名,但后来有两名寿阳籍战士咬破手指,写了血书,坚决要求参加。。这两名战士的身体素质虽然不是很强壮,但他们要为亲人报仇雪恨的坚定态度,使李德生很受感动,于是额外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这82名队员组成的突击队,由2连连长刘德树任队长,下编2个小队,8个班,由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排长、班长担任小队长和班长。

李德生把侦察到的情况绘成草图,提供突击队员讨论,让每个参战人员都了解敌情,明确任务。对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则组织大家共同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例如,突击队在进入操场下的窑洞潜伏前,要横越过一条开阔大路,它完全暴露在东南寨墙敌哨兵的视线之下。即使是夜间,只要敌人的探照灯一开,很难不被发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名战士提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两幅白土布缝成一条长布幕,并且用槐树叶煮水染成土黄色,夜间突击队过大路时撑在头顶上空,突击队从布幕下运动过去。这样,就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也不易被敌人发现。李德生听了这个办法以后,高兴地说:“好,就这么办!群众才是真正的诸葛亮。”

为了保持部队运动的隐蔽性和冲击的突然性,李德生命令突击队的每个战士,准备一双棉底布袜,脱去鞋,以减少从冲击出发地攻击时的声响。他规定突击队夺取东门时尽量使用冷兵器,避免过早开火惊动敌人,力争乘敌不备,一举夺下东门炮楼。

李德生考虑到,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使用冷兵器以大刀最为灵活管用。为了解决制作大刀的原材料,他命令第3连1排到太谷东阳车站附近拆回来一段钢轨,在铁匠师傅的指导下,战士们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先是将钢轨锯成一小段一小段,后又垒好炉子锤打大刀,经过20几天的努力,终于打就了80多把锋利无比的大刀。有个战士还找来了一块大红布,撕成条条,系在每把大刀柄上。这样,挥舞起大刀来,红白相间,色彩艳丽,目不暇接。

大刀发给大家后,李德生亲自担任教练,教给大家劈杀要领。提起耍大刀,李德生可是一把好手。无论是在鄂豫皖,还是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他早就练就了一手好功夫。在与敌人的殊死拼杀中,他屡立战功,指战员们无不赞佩。在训练场上,李德生给大家做了劈大刀的示范表演。只见他左砍右劈,上架下挡,刀光闪闪,风声呼呼,一招一式,天衣无缝,不仅煞是好看,而且给人以威慑,围观众人,一片叫好。

突击队员集中住在一起,每天进行投弹、射击、刺杀、劈大刀、爬墙头、登梯子、跳障碍等攻打据点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李德生每天都到现场指导训练,传授据点、村落、街巷战斗的经验,并和大家一起进行训练。他要求大家刻苦进行训练,多掌握几手杀敌本领,一定要取得攻打马坊的胜利。

李德生战前的严密组织工作和示范作用,给全体突击队员以极大鼓舞,大大提高了大家练兵杀敌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突击队员们犹如弓在弦上,只等一声令下,立即出动。

  猛字当头攻敌巢

  3月4日上午,分区首长下达了攻击马坊的战斗命令,第30团随即从双峰向马坊进击。全团分两个梯队行动,李德生团长率领82名突击队勇士先行出发,张振华参谋长带领第二梯队随后跟进。这段路程约有百余里地,山地陡峭难行,部队于当晚行进到距马坊20里地的四头村,封锁消息,隐蔽待命。

这天夜晚,北风骤起,乌云低垂,倾刻间大雪纷飞。李德生和突击队员们饱餐了一顿白面蒸馍以后,从四头村出发了。夜晚10时许,突击队员在事先准备好的土色幕布掩护下,跨过了那条被敌人严密封锁的开阔大路,在地下工作人员翟福才、刘占才的接应下,安全地进入了据点下面的3眼窑洞。

下半夜,雪越下越大,太行山已经是银装素裹,李德生看到窑洞里堆放着许多扫帚、箩筐,于是,一个新的攻击计划马上产生了。

天刚刚蒙蒙亮,地下党员翟福才、刘占才等领着几名维持会人员,拿着扫帚、铁锹、箩筐等工具,在窑洞外扫雪,有的扫,有的铲,十分卖劲,这时,敌人尚未起床,炮楼上的哨兵看见后,还伸出大拇指夸奖说:“维持会大大的好!”

与此同时,李德生命令隐蔽在窑洞里的突击队员们,吃完随身携带的干粮,穿好棉底布袜,对携带的武器、弹药和装具再做一次检查。李德生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窑洞外面的情况,密切地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天慢慢地大亮了,刘占才从操场边维持会的房子里走出来,左手提一个旧军用饭盒,右手抱一个瓦饭盆,向东大门走去。门栓已被住在据点里的宋二孩悄悄地打开了。刘占才进入据点后,顺手把门掩上,以挡住门洞里哨兵的视线。他到伙房打完饭后,又走出了东门。这时,寨墙上的哨兵正巧转到了西边;据点里开饭的哨音也响了。时机已到,刘占才猛地把饭盒摔到墙上,向突击队发出了可以攻击的信号。

李德生压低嗓音,短促而有力地下达命令:“上!”命令刚出口,2连连长刘德树就率领手持大刀的突击班,像离弦之箭,顺着斜坡向东门猛扑过去,紧随其后的是四路后续部队,如泰山压顶地冲进了东门。

紧靠东门洞的左侧,有一间宿舍,一个班的日军正盘腿坐在床上吃饭,枪支都放在枪架上。班长罗西文率领尖刀班的战士,手舞雪亮的大刀,猛地冲了进来,控制了枪架。经过短暂的拼杀,一个班的日军很快被消灭。突击队完全控制了东门,并占领了东南角的碉堡。

李德生手提一把大刀,把守着大门,指挥后续部队兵分三路:一路与敌人逐屋争夺,一路沿寨墙夺取四角的地堡,一路夺取电台。

突击队夺取了东南、东北、西南三个角上的碉堡以后,残余的敌人纷纷逃入西北角的碉堡内,凭借工事负隅顽抗,突击队几次强攻均未奏效,反而伤亡了十余人。

李德生发现战士们有急躁情绪,造成了不应有的伤亡,立即命令部队停止攻击。他和参谋长一起来到设在卫兵室的临时指挥所里,研究改变打法。

李德生说:“敌人已成瓮中之鳖,无法逃走,我们不要太急,应当以最小的代价,最后把他们消灭掉。”

参谋长张振华建议说:“鬼子人少,我们人多,可以四面包围,分散敌人的火力,组织投弹能手往碉堡里面投手榴弹,只要投进几颗手榴弹,就能解决战斗。”

于是,李德生命令正面部队继续用机枪扫射,实行佯攻;另派两名战士绕到寨墙外,向碉堡射击孔里投掷了几颗手榴弹,消灭了敌人,最后夺取了西北角这个碉堡。

这场激烈的歼灭战从早晨6时开始,持续到下午1时才全部结束。马坊日军一个加强小队被我全歼,计毙敌30余名,生俘8名,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小炮1门,步枪20余支,炮弹、枪弹90箱,炸药10余箱。由于这里有敌人的一个综合仓库,储存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物资,几乎什么都有。因此,还缴获了大米60余包,盐、酱、鱼、海带、饼干、罐头等百余箱,还有其它军用物资一批,以及一些文件。

在这场战斗中,我突击队长刘德树、排长杨腊东负重伤,作战参谋范运隆和十几名侦察员英勇牺牲。

战斗结束后,曾绍山司令员一声令下,分区工兵班用炸药将城堡全部摧毁,闻讯赶来支援战斗的乡亲们,用锄头、铁锹,扒的扒,刨的刨,很快将它夷为平地。

与此同时,日军从昔阳出发向马坊据点运送物资的一支补给队,正好撞入我第28团在龙门设下的埋伏圈,数辆大车满载的大米、白面、罐头、被装,均为我所缴获。

马坊战斗的胜利,拔掉了敌人苦心经营多年的巢穴,铲除了我太行根据地的心头大患,震动了整个华北。第129师、太行军区给予通令嘉奖,各新闻机构连续发表消息,周围县、乡政府和人民群众纷纷前来慰问。极大地鼓舞了我根据地军民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原载《党史文汇》瞿定国/文


转贴(2):2007 : 寻访河南籍健在开国将军 李德生:从放牛娃到将军

http://hi.baidu.com/zjf13137870432/blog/item/f2d13d4c2a7245fbd72afccd.html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日子。

52年前的195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全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有1000多名高级军官被授将帅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5人,少将800人。

57名上将中,河南籍1人,许世友。
175名中将中,河南籍8人,分别是王秉璋、刘少文、李雪三、张池明、张祖谅、范朝利、郑维山、钱钧。

800名少将中,河南籍的有李德生、尤太忠等61人(按现在的行政区域)。

半个世纪过去,这些开国将军多已离我们而去,少数健在者已是耄耋之年。
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这些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
经查证,1955年授衔仍健在的将军,河南籍共4人,分别是:李德生、范朝利
、陈波、程世清。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本报记者赴北京、济南,探访李德生、
陈波、范朝利将军和他们的亲属,呈上我们的敬意。

因特殊原因,我们这次没前往福州探望程世清将军。另外,有的史料文献载万海峰上将在1955年授少将军衔,这次在北京,将军纠正了这一错误。万海峰将军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整个中国革命史,将军很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我们谨向为共和国建立流血牺牲的革命先驱———
敬礼!

★将军档案

李德生,1916生,91岁,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上将军衔。河南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人。
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时期,李德生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交通队员、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129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及第二野战军任旅长、师长。带领部队鏖战中原,跃进大别山,进军大西南。抗美援朝时,李德生先后任志愿军35师师长和1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率部参加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及上甘岭战役。
1969年,经周恩来总理推荐,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批准,李德生调到北京,参与政治局、国务院、军委的工作,同时兼管安徽省的党政军工作。1973年,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
1973年底,李德生被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85年11月,李德生到新建立的国防大学担任政委及党委书记。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0年离休。
★拜访将军
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少将、上将;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到党中央副主席。
——这就是李德生将军的传奇经历。
如今,将军已是91岁高龄,为保障他的健康,最近,医护人员已经建议不让他会客了。另外,年仅11岁就参加八路军、和将军相濡以沫60多年的老伴曹云莲,也在6月28日逝世了。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们更加不便打扰将军。
经过一番周折,我们联系上了将军的长子李和平。7月26日晚,我们和李和平如约见面,在三个小时的长谈中,李和平向我们深情地讲述了“我的父亲李德生”。
勤劳朴素在自家小院种红薯
李和平,李德生将军长子,今年五十多岁,在父亲创立的全国性团体——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任秘书长,该会的宗旨是“联络海内外爱国人士、爱国团体,宣扬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父亲是一个真正的‘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沉默良久,李和平缓缓说道,“无论职务如何变化,父亲一直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始终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兵,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勤劳朴素。”
“穿的方面,除了军装和接待外宾穿的礼服外,爸爸没几件像样的好衣服。内衣总是缝缝补补,裤头破了,公务人员扔了,又被他勒令捡回来,洗洗补补再穿。实在不能补了,就做抹布。”李和平陷入深情的回忆中,声音缓慢而低沉。
“父亲从不准搞特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紧张,父亲已经是军长了,我们兄妹多,家里定量供应粮食不够吃,部队额外补助的粮食,父亲从来不要。有次,管理处送了两袋大米来(军首长每家都一样),他知道后,硬是让公务人员送回去。家里粮食实在不够吃,就到农村买红薯、南瓜甚至豆饼充饥。父亲吃豆饼落下了腹泻的病根,直到晚年还有腹泻的毛病。父亲还在自家的小院里种南瓜、红薯,以补助粮食的不足。”
对父亲的“不准搞特权”,有件事让李和平记忆深刻:“1971年,父亲已在中央工作,在党、政、军均担任要职,有几辆专车。那年除夕,我从安徽军营回北京休假,一出火车站,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车站只有妹妹来接我,我问:‘车呢,没车接我?’妹妹指了指不远处的公交车说:‘接你的车在那儿’”。“妹妹后来告诉我,司机把车都开出了家门,又被母亲赶了回去。说父亲有严格的规定,他的车是组织为了工作给他配用的,不是给孩子们用的。”
大智大勇三次孤身深入虎穴
“父亲身上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智大勇,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曾有三次孤身入虎穴。”李和平说。“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马坊歼灭战就是父亲指挥的。当时,父亲任八路军太行二分区30团团长。马坊镇位于山西晋中地区,是通往太原、长治等五地的交通枢纽,日军在此修筑了坚固的堡垒。父亲化装成菜农,亲自深入日军马坊据点侦察,率领82名突击队员突入据点,‘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将这个据点彻底铲除。”
对于这段历史,李德生将军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叙述——
为详细了解马坊据点内的地形、敌情,我决定亲自进入据点进行侦察。开始,分区领导不同意,说:“一个团长进日军据点太危险了。”经再三请求得到批准。
我向房东借了身破旧棉袄、棉裤穿上,头上扎条灰不溜秋的羊肚毛巾,脚上穿双破了口的老头鞋,脸上再抹点锅灰,化装成给据点送菜的农民……
1945年3月4日下午,天空飘起鹅毛大雪。我立即下令部队以急行军向日军马坊据点进发……日军小队长铃木和我拼起了战刀,被我砍伤后活捉。此战全歼日军数十人,生俘8人,缴获小炮1门,轻重机枪各1挺,步枪数十支,枪炮弹90余箱……“第二次是为平息安徽芜湖武斗。第三次是1971年9月12日晚,父亲受总理委托,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只带一个警卫参谋,孤身进入空军指挥所,代替总理在一线掌控调度全军,成功地指挥处理了‘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
文韬武略从文盲成为儒将
李和平说,父亲一生戎马倥偬,战斗和工作以外的时间,大都用来学习。这是他之所以能从一个文盲,成长为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人的眼里,他是武将。但和同时代的高级将领相比,比如同乡许世友司令员,他又像文人,是儒将。他的回忆录30多万字,基本都是经他亲自指导写成。”
“父亲不会养花,不会打牌,不爱听戏,不好游玩。就是看书,看报,直到晚年,依然如此。”谈起父亲在子女们心中的形象,李和平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不及他的万分之一。”“倒不仅仅是职务,最主要的是父亲的人品和过人的智慧,他的文韬武略让我们做子女的无比钦敬。”李和平解释说。
★将军故事
放牛娃拴牛去参军留下一棵“将军树”
在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南面的木城寨山坡上,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两人合抱,高三四丈。当地人说,当年,李德生就是把牛拴在这棵树上后参加了红军。这棵银杏树因有八股枝丫,当时人们称其“八股树”,现已改名“将军树”,成为当地一景。
李德生出身贫穷,7岁时曾拜师学裁缝,因经常挨打又吃不饱饭,遂跑回村里为富裕人家放牛。
1928年,红军解放了李德生的家乡,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在那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1929年,村里成立童子团,他当了童子团团长,为红军送信、放哨。李德生向父亲提出参加红军,父亲望着年仅12岁的唯一的儿子,没有答应。
1930年2月的一天,他牵着牛向木城寨走去,把牛拴在八股树上,背着父亲报名参加红军。红军营长见他太小,不想带他走,就对李德生说:“你跟我的通讯员赛跑,你要是赢了他,我就带你走。”李德生轻松地赢了通讯员,当上了一名红军传令兵。
1993年5月,李德生偕夫人、子女回到新县,这是他建国后第一次回故乡。他深入田间地头,同乡亲们拉家常,忘情地说:“我没有忘记乡亲们,六十三年啦,我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里的亲人。我们在外面也吃了很多苦,就是为了打江山,打江山不易啊!”当他看到家乡的教育落后,校舍简陋,许多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心中异常难过。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且多方筹措资金近百万元,在家乡建起了希望小学和中学。
李德生得知国家将修建京九铁路时,他与大别山老区在京的首长向中央建议,京九铁路要经过大别山,以便带动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大京九在大别山区特地拐了个弯儿,从新县、麻城等老区经过。
制止芜湖武斗受到毛主席表扬
1968年6月26日,安徽芜湖爆发两派武斗,震惊全国。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12军军长的李德生临危受命,进入芜湖。其时,芜湖已失控,大街小巷,堡垒林立,两派群众枪炮相对,剑拔弩张。
芜湖某派据点设在某中学二层楼上,刀枪林立,森严壁垒。该派头头叫嚣:“我们欢迎李军长来谈判。但只要军长一人来,不准任何人同行。”李德生将军欲往,芜湖市和驻芜湖部队领导阻之:“造反派言而无信,恐有暗算。”将军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毅然“单刀赴会”。该据点门窗、楼梯、通道均以麻袋、砖石堵塞,唯有顶层一扇窗户开启,武斗组织从窗口放下竹梯。李德生将军迈步登梯,攀缘而上。其时,雕楼的其他窗口,均架有机枪、步枪,随时准备开火。李德生将军从窗口爬进雕楼内,大义凛然的气势,谆谆教导、严肃批评劝诫征服了造反派,对方当即表示:“我们听李军长的,愿意交出抢夺的武器。”
1968年10月,中央召开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毛泽东问李德生将军:“你们那个芜湖事件是怎么办的?”将军答:“就是大造舆论。”毛泽东曰:“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复杂了。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干革命就是要大造舆论。”数日后,《人民日报》根据12军在芜湖地区制止武斗的经验发表社论《大造革命的舆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