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

喝茶,聊天,八卦,看电视的地方
个人资料
正文

过年的零零碎碎

(2012-02-06 18:22:04) 下一个



有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对这次的回国度假很有些期待。可是现实中常常是预期的比实际的美妙百倍。现在过年的年味淡得若有若无,不可与我们小时候同日而语。不知是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不再在乎吃好菜,穿新衣了;还是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无所谓,不上心了。



今年春节的天气却是极好的。应了那句老话,“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每天都是大晴天,但是极冷。上海的冷,不是上海人很难接受,即使有阳光,也是阴阴的,湿湿的。那种阴冷就像锥子,直逼进背脊,然后进入骨髓,血液,让你无处躲匿。



婆婆家开暖气是件大事,由八十多岁的婆婆亲自掌控。小姑受不了冻,只好去纺织品市场买了套棉袄裤穿上。那天一进门,我就指着她哈哈大笑,花花的,软软的,就像一只无锡大阿福。美国的儿子媳妇到家了,婆婆慷慨地开了暖气,但是马上“噼噼啪啪”把所有的门---卧室门,厨房门,洗手间门,阳光间门都关上,仿佛暖气是仙气,钻进了不该钻的地方是要受罚的。其他地方关了就关了,但是洗手间的门是万万关不得的,方便的时候,走进像冰窟一样的洗手间,宽衣解带,把身上本来就没有多少的热气又散发了些出去。可恨的是,越冷吧,事情还越多,去洗手间的次数硬生生多出了好多次。抖抖索索完事,再跑回说冷不冷说热不热的客厅,几次三番下来,头痛,喉咙痛,浑身无力。无奈之下,丢下老公,儿子---他们比我强壮,跑回娘家去。



外甥女给我看存在她手机里,她表哥,我另一个外甥新交的女朋友照片。说不上怎么漂亮,倒也清秀宜人。牛牛在旁边瞅了一眼,说“不是我的菜”。心中琢磨,怎样的女孩才是牛牛的菜?对于找媳妇,知书达理是最重要的,再加上善良可心,有教养礼貌,温柔体贴。至于相貌,看着清爽适宜即可。私下里,外甥女告诉我,牛牛曾和她说,和他走得近的几个女孩,“怎么都像我妈”。不觉莞尔。妈妈是男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女性,伴着他长大成人,他在找女伴时,或许会下意识地在她们身上寻找妈妈的影子?这次得到可靠消息,牛牛有几个非正式的女友,说非正式,就是他还没想过和其中的一个走入婚姻殿堂。好吧,我就再等等吧。



不知从哪年开始,流行年夜饭在饭店吃。几年下来,家人得出一个经验,什么时候都可以在外吃,只有年夜饭不行。饭店的年夜饭质量是最差的,人太多了,来不及,于是就像当年的里弄食堂,没有点菜,只有配菜。大锅菜烧好了,分盛在盆里端上桌子就完事。点心是半生不熟的,酒酿园子是冷的。今年年夜饭是在家里吃的,小妹夫掌勺。团团圆圆两桌,一桌老字辈,一桌小字辈。小字辈那桌比我们热闹得多,大声说笑,碰杯。看着他们的笑脸,不仅微微感慨,当初和村长谈恋爱时,就是这些小字辈的年龄。岁月飞逝,猛抬头,我们的下一代已到了我们当年的年龄,而我们正在慢慢退出舞台,退出潮流,他们正在替代我们。


年夜饭的饭桌上有一道笋干烧肉,这是上海人过年的传统菜。笋干烧肉里的笋干远比肉好吃,每次都是笋干挑完了,剩下一堆肉在碗里。不过今年我破例夹了块肉,在美国不大吃得到这样一层精一层肥,层层叠叠四五层的猪肉。夹着肉,笑问村长,还记得读大学时在食堂里吃的红烧肉吗?那时我们戏称为“肥皂”,只见肥肉,没有精肉,白白的肥肉放了酱油后,就像那时洗衣用的固本肥皂,呈酱黄色。我们女生是不敢问津的,而男生却眉开眼笑,村长还咬一口“肥皂”,闭上眼陶醉地说,“生活好极了!”。现在比“肥皂”精致美味的菜肴比比皆是,但是却再也没有吃上一口就觉得“生活好极了”的感觉。




过年前几天,和同学聚会,到了早了一点,顺便弯到陕西南路逛逛。从延安路向南过了长乐路折回。去时走马路这边,回时走马路那边,这样就两边都逛到了。蛮喜欢走陕西路的,那里小店一家连一家,即使什么也不买,就是这么逛逛看看也挺惬意的。最后在书报亭买了两本杂志,在碟片摊买了两张碟片。往回走时,在长乐路口,看到一家成人保健商店。心中好奇,这样的店,一般开在小马路上,这家倒是不一般。已经走过了,再折回,决定进去看看,对自己说,怕什么,都已经是老太婆了。进了门,没有柜台,只有橱窗,像陈列馆似的。两个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子站着聊天,见我进去,也不搭话,继续聊天。我随意看了一圈,忍不住问道,“这里是医院吗?”其中一个很和蔼地说,“不是,但是是医院的附属商店”。“你们是医生吗?”我又问。“不是,但是我们能解答有关问题,你有问题吗?”“没有,只是随便看看”。中国真是进步了,不再躲躲闪闪,心虚暧味。正面,坦率地面对性,这是文明进步,是用阳光和科学抵制龌龊和愚昧。



春节期间,尤其是大年夜到年初三,上海马路上清静极了。即使像淮海路这样昔日熙熙攘攘,拥挤嘈杂,车流人流互不相让的地方也竟然悄无人声。听惯了四周的南腔北调,突然发现身边变成清一色的上海话,让人一时难以适应,但不觉暗暗欣喜---外乡人都回去过年了,把上海还给了上海人。虽说上海现在离不开外地人,上海处处充实着外地人,但是这些为上海作出贡献的外地人在作贡献的同时也把上海变得不像上海了。上海人的精髓正在慢慢地无声息地流逝,上海的个性也在众多的外地人手中慢慢地无声息地大众化。那天坐在出租车上,司机说,今朝开车适意额,没有脚踏车,助动车乱窜马路了。



1. 能想象吗,这是上海。马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干干净净,安安静静。



2.




3. 那天去拜访长辈,多坐了一站路,下了车,慢慢往回走,无意间竟走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4. 路经徐家汇,往日人山人海的地方,也清静了许多。真希望能保持这样。




5. 连公交车也是空空荡荡。




6. 年初四的淮海路。行人比前几天多了些,但还是还不显嘈杂。




7. 原本在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西餐馆搬到了淮海中路,听说现在红房子的价格吓人,餐也做得吓人。




8. 这绝对是淮海路上的一道风景。




9. 这次回上海,我基本上是做宅女。临回来前一天才去了淮海路,那也是应了外甥女的邀请,陪她挑选几天前拍的婚纱照。照相馆就在国泰电影院边上。选完照片一起去了东平路上的藏龙坊茶馆喝茶小憩。




10. 甜点做得相当精致,味道也很不错。




11. 我要的是玫瑰露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4)
评论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陈默的评论:

过年回去陪老人是最好的了。虽然现在过年不像以前那么隆重,但是毕竟是中国传统中最大的节日,家人团聚在此时的意义更为重大。我一般隔几年会回去过一次年。

三个ladies,哈哈,上海人有时就喜欢搞特殊,标新立异的~~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UMARTINI的评论:

“妈妈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吧。。”说得极是。现在那么想回去就是因为有妈妈在,否则回去还有什么意思。

陈默 回复 悄悄话 真温馨。啊,过年的时候去上海逛逛是个好主意!

最近一次去上海是05年夏天。那个热啊,没有逛的心思了。好想逍遥地去逛逛玩玩。

哈哈,那三个ladies太有趣了~~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石库门的评论:
回家的感觉我昨天也有了一次,出门一天又冷又晕车,想不到回来路上堵车堵了一小时(指比算好的时间晚一小时~~~)结果到家的感觉真是好!
家有老人是必须经常回去的,妈妈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吧。。

像我这样,就已经飘泊在外无根无念了。。(((((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一霖的评论:

应该说村长太戆,他对这些都不在意的,所以一骗就骗进~~。
一霖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石库门的评论:

哈哈哈哈~~~~
石姐,我在吃饭呢,被你逗得笑晕了。是你故事说得好,还是村长太可爱?~~

要是我的话,可能一边行骗,一边自己已经笑露馅了。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南山松的评论:

谢谢阿松赞誉。

清净的上海恐怕只有春节这几天可以看到,其余的360天就是摩肩接踵的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了。~~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盈袖2006的评论:

我也是,做什么都用热水。妈妈家还好,随我怎样都无所谓,再说妈妈本来就是明白人,家里暖气,热水和美国差不多,可是别人家就得注意点了,呵呵。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UMARTINI的评论:

杜姐好。我也不想回去过年了,兴致冲冲去,扫兴归。但是父母在,还是要回去陪陪他们的,尤其是过年时节,不想他们寂寞。

回到美国,竟然浑身舒坦,这里是我的家,我的家园!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一霖的评论:

#2 是华山路。初三,去看望亲戚。多坐了一站路,下车后往回走了几步,发现这里竟然是我的老家,枕流公寓。但是变得不认识了,原本斜对面的上海戏剧学院和正对面的酒精厂都不见了,附近沿街的房子也变样了。可喜的是那天看到了华山路原来的安静和优雅。

#8 绝对是一道风景,看得我眼睛也发绿了,赶紧掏出小傻瓜机咔一张。三位女士都有点岁数了,肯定是四十以上,上海宁!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美文,美片!

清静的上海街景倒也别致动人。

问好石姐!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一霖的评论:

昨晚村长一回来我就笑吟吟地迎上去,说“今天是元宵节,待会儿吃汤圆”,村长一听乐呵呵地答道“是元宵节啊,吃汤圆!”。晚饭后,8点多,问村长,“胃里有空隙放汤圆了吗?”,村长说“有,有”。于是我下了一盒10粒黑洋酥糖果,一人5粒,村长还边吃边赞。骗村长最便当了,就算我说今天是端午节,他也会信,最多说一句“今年端午节蛮冷额”。哈哈哈。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要是回去时都这样就好了。
汤圆是买来的,早上吃了应景,我吃了6个,女儿3个。我以前喜欢肉汤圆,现在居然开始喜欢黑洋沙的了。

我最怕的是家里不舍得用热水,我的手真的受不了冰冷刺骨的水啊

石姐再贴些照片给我们看哦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an的评论:

谢谢dan 的欣赏。
什么是上海,什么是上海人,有时还真只可意会。

离开上海几十年,现在回去寻寻觅觅,还是在找记忆里的上海,老早子的上海,~~。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一霖的评论:
10只汤团一口气吃下去啊。。。你好行~~~

我只是找最小的碗每人盛两只意思意思,怕胃受不了。就这样还是做很多思想工作,我们家只有我是喜欢甜食的。其他人都是肉食动物,哼!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过来看看石mm上海回来了没。感觉你不在城里这儿就少一道美丽风景。。

太好了

很有同感,关于天气关于过年的气氛。。。也反对在饭店过年!可惜俺个人无力回天~~~我最近回国内过年的一次,很伤心,生着病上飞机归来。所以赌气说-绝不过年时回去了。



一霖 回复 悄悄话 石姐,来,说说昨晚怎么哄村长的?
“今天是元宵。”——哈哈哈哈~~

再看一回照片,#2那样的街景,光秃秃的梧桐树,真是让我怀恋呵。我现在每次回去,那些老街也几乎很少去了。

国泰电影院门口那张,真是绝了。上海宁,还是不乏人才滴~~
dan 回复 悄悄话 Pretty good write up and great pics...thanks a lot.

You know, sometimes I wonder if we can tell if someone is from Shanghai by his/her writing.

Honestly I can't.

But the streets the scene and the sounds are distinctively shanghai.

Cheer...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一霖的评论:

侬节棍额,16只汤圆!我最多吃6只。糯米的东西,吃多了会难受。

今天晚上补,就跟村长说今天是元宵节,他绝对搞不清。哈哈。
一霖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石库门的评论:

我昨天早上吃了16只芝麻汤圆,其实吃到第10只时已经饱了,但是领导不在,儿子又不吃,想想放久了会糊了,还是装进肚皮里算了~~

村长要知道你是因为写博而忘了汤圆,一定会更反对你上网了~~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一霖的评论:

娘家是避风港,没了娘家日子不好过。我不能想象没了娘家或者自己家,是不是还会回去。价值观反映了心理年龄,此话有道理。我妈也绝不会做和自己过不去的事的,她说身体好,不生病是最大的节约。像我婆婆这样,看着鼻子底下几个小钱,自己受罪,还拖累别人。

昨天下午还记着今天是元宵,晚上和村长一起吃汤圆,可是晚上一写博,竟然忘了。今天可以补吗?
一霖 回复 悄悄话 还我一个清静干净的上海,真好。

你说到老人不舍得开暖气,我太有体会了。去年冬天我回去,因为住在叔叔家,他们也是不舍得开暖气,我整天做缩头乌龟,肩膀很不舒服,回来过了好一阵才缓下来。真的,一个人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其心理年龄,像我阿姨,就很想得明白,决不会做这种跟自己过意不去的事。
住娘家就是自己说了算,唉,想想我这样没了娘家的人,每次回去该是怎样的心情啊。

吃了汤圆了吗?元宵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