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城

【放弃传统的猪油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原创者,7天内阅读量达400万+,又被盗转载无数。微信号:eye-tells
个人资料
医者意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归根结底,生儿育女才是硬道理

(2009-11-27 12:29:56) 下一个

最近我有个朋友因为大学同学从国内访美,作为地主做东陪同了一两天。这样年纪的人和这样的时候,自然对人生的成就做了一番有意无意的期中总结。她的这个大学同学可是有点不得了, 40 岁出头就是教授级人马,被称为知名心理学家,做心理咨询 500 大元一小时。然后年薪十几万,再加上其他的收入和几套房子,来美国期间又大肆采购名牌,林林总总的,一时间让我的朋友羡慕不已。

既然是大学好友,朋友自然就会把自己的小孩带去一起吃饭,有三个,两男一女。席间说起恭维话的时候,那位大学好友说了一句,“。。。真羡慕你啊,。。。你有三个,我就一个(小孩)都没有”。原来这位知名的心理学家虽然已经 45 岁,但却仍未生养,离过一次婚,至今仍然单身,连单亲妈妈都算不上。

人生其实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跑,一直到死亡的那天才是真正的终点。期间有时候你领先,有时候她领先,只要没到终点的那一天都是胜负难料。作为一个人来说,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而要做到这点,拥有子女是必须的条件,而且越多越好。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受国内政府计划生育的宣传影响,觉得有没有孩子不重要,又或者当时自己根本就是孩子,心态没有准备好,所以推迟了生儿育女的大事。

但是过了三十岁,人近中年的时候,身体不再年富力强,身体开始有病痛的时候,心态自然就会起变化。人到中年,先不说自己身体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就连你的父母也开始要求频频照顾,这个时候你就恨不得有多几个兄弟姐妹帮你分担照顾父母,如果你是独生子女,而又移民海外,父母又不在身边和你同住,那你可真是头疼了。当然,国内现在钱淹脚目,你父母可能会有足够的财力请护工或保姆,但是钱能够买到职业的 ,却买不到贴心的亲情。如果你的父母已经移民过来和你同住,那你也很麻烦,本身三十多四十正是要打拼的时候,自己的工作都弄得一头焦的时候,要照顾言语不通年老多病的父母更是吃力。当然,在美国老年人可能可以申请家庭护理或老人院之类的服务,但还是那句话,钱能够买到职业的看护,却买不到贴心的亲情。

前一段时间有个研究,试图计算出家庭主妇到底付出了多少价值的劳动力,结果发现,全职的妈妈承担了相当于十个不同的专业工作,包括家庭帮佣,洗衣店,司机,托儿所老师,总务,厨师等等,这十个不同的工种如果按照市场价值计算,总计是 14 万美元一年。我相信这只是保守的估计,还有大量琐碎的工作其实还没有算进去。但从这里可以看出,亲人照顾的价值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如果没有亲人的照顾,把所有照顾老人的工作都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实现的话,美国必定会破产 — 尽管美国现在差不多已经是破产。如果你恰好是中产阶级夹心阶层,收入不上不下,没有资格领福利,那你也很难撑得住这巨大的护理费用。所以这个社会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必须要靠亲人的无偿奉献来承担的。没有亲人就靠义工,但义工始终不是亲人,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照顾得太周到。

中国人早已经把这个现象总结为一句话,叫“养儿防老”,这句话仍然有它的价值。以前的中国社会没有政府办的养老福利,所以养儿防老是绝对真理。现代社会普遍有社会福利,多了一个选择,自己的儿女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可以依靠社会福利,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不靠自己的儿女,你就得依靠别人的儿女,你难道还能依靠机器人不成(以后的科技进步说不定也真的可以发展到用机器人来照顾老人,但人类的情感交流可以用机器人代替吗?)?如果人人都少生或不生,别人的儿女自己的父母都照顾不来还能照顾你?所以生儿育女其实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和保险,而不是你的房子和人寿保险或社保金。中国能有今天的高速经济发展,其实正来源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正如人口学家所说的人口红利,庞大的人口不但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还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容量,从而带来海外资金来投资发展。

所以不要老是觉得以前的东西是守旧的,封建的。现代的就一定是好的,进步的。有些价值观念是永恒有效的。封建王室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英国和日本都是有王室贵族而又发达富裕的国家对吧?宗教迷信也不一定就是坏的,美国就是西方发达国家里最宗教化的国家是不是?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很合理说法。无后为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儿女的照顾,往小里说是造成国势低落,往大里说间接会造成人类社会的消亡。人是最重要的,钱财和社稷都是身外物。美军是世界上最注重军人生命的军队,很多军人得到紫心勋章并不是因为他们作战勇敢,而是他们英勇抢救负伤的战友。他们的理念就是,人是最重要的,只要人在,国家(社稷)亡了可以再复国。人都没有了,那还要国家有什么用?那只是一堆荒废的历史遗迹罢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7)
评论
conggua 回复 悄悄话 博主您好,我追看您的文章已经有段时间了,本人对中医治疗也有信心。我为花粉过敏所扰已经接近10年了,今年尤其厉害,即使吃抗过敏药也无济于事,天天都面部各处及上颚极痒,同时流鼻水不止。我想来您的诊所求医,不知该如何联系?
美目含情 回复 悄悄话 我倒是同意養兒防老的觀念,就是博主講的“不是自己的兒女就是人家的兒女”的看法。確實,如果沒有下一代貢獻的延續,社會財富總會有終結的一天,好像日本現在老年化了,作貢獻的少了,享受的多了,就成了國家問題。

以前我一直不打算要生孩子,但最後還是隨緣生了。而且我覺得有兄弟姐妹的存在時必要的,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更快樂;在父母需要照顧的時候更容易對付;在父母離去的時候更堅強。

我承認,我不打算生的時候確實是出於為我自己的理由,因為沒有孩子的負擔確實輕鬆快樂。但有孩子后也感受到另一種的快樂——幸福。

至今我依然覺得生與不生對於個人來講都不是什麽大事,只是一種選擇,只要自己開心。但對於社會來講,還是應該有合理數量的後代才是正道。
=D 回复 悄悄话 I checked his blog, and believe he is a OB doctor. Am I right?
xixicat 回复 悄悄话 回复hehe.hehe的评论:
完全支持, 单靠技术升级是不能挽回地球环境恶化的趋势的,人类的总人口数必须减少.
全方位 回复 悄悄话 以前生育率高,是因为战乱、瘟疫等社会自然条件恶劣,人均寿命很低,据说只有三十多岁,要维持人类繁衍,必须早生多生才行;现在则是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社会生存压力过大,平均生一到两个,已经足够维持现有人口数量。如果再鼓励多生,可真是人满为患了。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天涯过客-的评论:你说的是真理.任何一个不把后代当作生命最宝贵的种群都不会延续多久.我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努力把基因遗传扩大.如果我们祖先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好,我们今天就不会存在.

生物的本性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生育超过自己数量的后代,才能保障至少有同样数量的后代可以成年,可以成功的繁殖.人类社会虽然死亡率很低,但因为身体或心理疾病,有15%不会生育,还有15%左右只会生育一个.这就需要大多数人生育3个以上孩子,才能保障生育率在2.1-世代更替水平.

很多人提倡不要孩子,或者一个就够了,这很正常,他们属于那15-30%被淘汰的部分.世界的未来不属于他们.未来属于珍惜生命,珍惜后代的人群.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唤醒大部分人的觉悟,让他们在失去生育能力之前意识到生命延续和扩大的重要性,提高我们种群的生育率,让我们种群世代繁荣昌盛.

不要上西方国家的当-在他们宣扬世界人口爆炸,资源不足的同时,拼命鼓励自己国家提高生育率,而希望其它国家减少人口.当别的国家和民族都在鼓励生育的时候,认为自己减少后代可以为地球减轻压力的想法,是非常愚蠢可笑的.
天涯过客- 回复 悄悄话 曾经听一位读过医学院的朋友讲,他一次在《生物化学》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突然感悟到生命的本质只是体内某些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意义的大小与这些蛋白质的功能的行使率有关。

他后来当医生,接触到一些走到生命最后一程的不同阶层的人,部分人生活阅历深,喜欢探讨人生方面的话题,不管人们信或不信神、或是信不同的神、享尽天下荣华富贵或灾难重重,绝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意义”这个命题上,最深的意识里都共有这样一个千古不变的信念:后代是生命的最重要部分,其中有些人是在无生育能力之后才悔恨地醒悟到这个道理。

他说, 生命个体不管能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作为,但其本身在宇宙历史长河中,只象是一块小陨石。人们往往在感到自己弱小和无奈时,才领悟和定位到生命的份量:人于天地中,似蝼蚁千万。 人生的意义,在于尽量地应用自己生命的功能,并作出尽量多的遗传,创造条件和教育好后代,让后代能履行同样的使命。
richman11373 回复 悄悄话 纯属胡扯。美国更本不用生小孩。老了也不用靠小孩。当然如果有人喜欢自己的小孩多些。反正美国没有计划生育。我觉得一个差不多了。人少人均收入高。生活水准高。
AprilMei 回复 悄悄话 养孩子的最大意义在于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养儿防老在美国怕是不可能的。
KMC 回复 悄悄话 其实刚刚是想回复Quarx,怎么成了main thread了?
KMC 回复 悄悄话 这是给下星期到非洲驻在的外甥女写信中提到的。小姑娘刚大学毕业不久,老板看上了她,多少有海藻那样的经历,但小姑娘不同意,就被发配到非洲了。这是我发给她e-mail:

可能每一个人都会给你建议, 但是大凡来讲,每一个人的建议都是出自于自己的经历和感触, 所以就不能不有局限性,而且有的人一直不会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其实,人的一生的成长就是要克服自己局限的过程。二姨大你二十二岁,没有什么经验传送给你,有的是一个教训,那就是书读得太少,太晚了。
读书少的人是在用自己的双脚行走人生;读书多的人是站在其他人的人生的基础自上,是踩着他人的,或者说是踩着几代先人的肩膀去生活。 古今中外,尽管一个人的生存的环境不一样,但作为人的共性是相同的。我们读书就要寻找到那种能从纷繁复杂的环境和情节中概括出人的共性的作品。读这样的书会使你思考,睿智,从而在生活中不会被一些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为小事而烦恼,冲动,忧伤。。。 例如,在上山下乡的时代,有多少年轻的女孩为了回城而屈从大队书记,这些女孩回城后的命运如何?即使现在二奶盛行,但一个人的生活只有物质的满足吗?两个不同时代女性,为了物质生活而付出代价的出路是一样的,对她们的心灵上的影响是否也是相同的。如果一个女性要从这种影响中冲脱出来,她们要有什么样的改变。。。
好奇心想象力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养儿还能防老吗?我就没养我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养我的目的跟你一样)。我的养儿目的是享受养儿的这个过程,别的还真没多想。如果目的是为了防老,我看将来你的母子或父子关系也会不好。
日月茗 回复 悄悄话 难道不觉得养儿防老的观点不但过时了,而且太自私了?
Quar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KMC的评论:

Agree! Good! "...每一个人的建议都是出自于自己的经历和感触, 所以就不能不有局限性..."
Michelle0531 回复 悄悄话 我年轻的时候没来得及多生孩子,现在怀了孕就自然流产,估计是生不出来了。
可怜我女儿只好孤零零一个了。不过现在人那么多,我少生几个也是做贡献,实在不行就回中国领养去。
mumof3 回复 悄悄话 老大快上大学了,两个小的还没上小学。有时孩子烦人的时候就想,如果只有一个,我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钱去享受人生。但有时看看聪明漂亮的孩子,又觉得如果当初决定不生,还真有些可惜。有时还很自豪的作为三个孩子的妈。不过我会奉劝我女儿将来要两个就够了。
扬子江酒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KMC的评论:
我妈一直在唠叨她一生的英明决定,只生了一个孩子,年轻时一点也不辛苦,我老爸离开她后,她一直吃定我,我甩也甩不掉,因为没人可以接手。她同年龄的朋友生2个,两个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同住,踢来踢去,每个都说你去找另一个。每次听到,我妈都得意不已。
所以她总觉得我生了2个累死了。
不过原来如今还有不少人要多多的生,实在让人想不到。
天使的声音 回复 悄悄话 养儿防老?这个观念也太过时了吧。
KMC 回复 悄悄话 我爸爸七十四岁了,我还是常听到他念叨了一辈子的那句话,他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生了这么孩子 (其实才四个)。每一个人的建议都是出自于自己的经历和感触, 所以就不能不有局限性,而且有的人一直不会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其实,人的一生的成长就是要克服自己局限的过程。
偶灯斯陋 回复 悄悄话 在P.D.James 小说 "The Children of Men"里,开头的句子是:Early this morning, 1 January 2021, three minutes after midnight, the last human being to be born on earth was killed in a pub brawl in a suburb of Buenos Aires, aged twenty-five years, two months and twelve days.
喂我你的声音 回复 悄悄话 这是什么落伍观念呀?
hehe.hehe 回复 悄悄话 你能解释为什么地球人不能有 Avatar 里那样的环境吗?因为为了要养那么多人,资源全被砍伐了。黄河现在为什么没有大黄鱼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如果大家都吃有机食品,你觉得人还吃得饱吗?
zcw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医者意也的评论:
是啊,道理都明白,可是为了一张嘴奔波,
糊里糊涂的就错过了最重要的事。
不过在这里认识您,经常得到指导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对了,祝您节日快乐!迟到的问候,太晚了。感恩节快乐。
健坛斑竹说各位医生高人都过节去了才明白您那里过节了。

医者意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zcw0的评论:
呵呵,哪里哪里,不敢不敢,只是希望各位网友不要耽搁了。
zcw0 回复 悄悄话 您这不是刺激我嘛。去领养两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