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欧游记-布拉格之二

(2009-07-13 15:20:19) 下一个
卡夫卡的博物馆比K的城堡好找多了,在查理大桥西端下台阶,只需要连续两个右转。

门口的雕塑是两个比人高的K字,向两面展开。另外有个喷泉雕塑,水池中两个男子相对撒尿,其中的一个还会扭腰。

博物馆里面的设计颇有特色,音响,投影都用上了,就为营造卡夫卡书中那种荒诞诡异的气氛。一个关于他童年环境的幻灯片的背景音乐是“伏尔塔瓦”,也就是查理大桥横跨的,窗外就能看到的这条河的名字。这个曲子是捷克音乐之父史美塔纳(SMETANA)的代表作“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深沉而动人,在捷克享有国歌般的崇高地位。坐火车到布拉格,快到达时,列车的广播里就会放它。


我对照地图,在老城寻找布拉格电影学院,因为昆德拉曾经在这个学校任教。

找到小巷中的一个微型教堂,门口写着“Prague Film School。”真是想不到这个学校的规模这么小。

校长是个美国人,年纪很轻。我说明来意,他说,“你找错了。”

原来他这个是私立学校,还有一个公立的叫FUMA,就在河边。那个才是昆德拉的学校。

FUMA的建筑共四层,楼下是一个饭店。当天是某个节假日,学校没人,除了一个看门人。他无所谓地放我进去。我就从一楼到四楼转了一圈。楼道很宽很高,石面楼梯盘旋而上,白色的墙壁,黑色的扶手,金色门把。

四楼是剧本系,昆德拉的办公室应该就在其中一间。从那里看得到天井对面的楼房,和狭窄的天空。他当年也站在这里,这样沉默地看着窗外吗?


在老城吃了最后一顿布拉格的晚餐,烤猪蹄,加上金黄色的土豆粒。


坐火车回到华沙。包厢里还有一对母女,女孩子十四岁,母亲三十多岁的样子。她们两个很亲密地一路说话,大人小孩都咯咯地笑个不停。有次小女孩惊喜地让她妈妈看车窗外掠过的一架飞机。我看着她们笑意盎然的脸庞,觉得真好,因为世界上还是有这么多开心的人。


次日一早我就经阿姆斯特丹飞离欧洲了。在飞机上应景似地看了看头天下载的王力雄新疆笔记,又看了个不错的电影,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看累了我就闭眼回想这几个星期在欧洲的经历。一幕一幕地都清楚得很。我的记性怎么变得这么好了?

想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听到的故事,遇见的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生活在世界的另一边,跟我们一样,有热闹,也有孤寂,有平凡,也有希望。

我喜欢这些回想,知道它们会在记忆里陪我走很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