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RealityChecker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硅谷的那些事》读后-----追梦的人 by 鹿溪~

(2011-04-11 19:55:02) 下一个

在原创坛,跟过不少很好的长篇小说,却从未写过读后感,因怕自己水平有限,加上电脑上看连载,总感觉不如看书随意尽兴。

《硅谷的那些事》by Reality Checker,三月在亚马逊正式出书,我在原创听到消息,上网订购了一本。之前,虽在文学城读过这个连载,但断断续续,不能算粉丝,印象也不够深刻。买书,除了感兴趣,表示支持,还要归结于自己有“硅谷情节”。

一度很向往硅谷。它是世界高科技的发源地,年轻人创业的摇篮,濒临阳光旖旎的西海岸,北靠红酒飘香的Napa Valley,那里还居住着许多中国同胞,生活起来尤其方便。

毕业找工作时,曾去硅谷实地考察过。上面提到的优点全部得到印证,但也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暴发户”、“黄金屋”。记得当时在好学区Palo Alto看过Open House,一栋5卧的百年老房,要价六百万。一间车库大的木制结构,也要50万以上。我的校友,靠IT小公司上市发迹,一夜成了百万富翁,而他的所谓豪宅,在我住的城市,充其量只能算普通民屋。错愕惊叹一番后,我决定拒绝诱惑,呆在乡下小镇,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淡生活。

《硅谷的那些事》描写的两位主人公,“健”和“锋”,就是两位勇敢去硅谷追梦的有志青年。他们的人生历程,在我们这一代中国留学生中,颇具代表性。作者前序中这样写:每个读者都会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身边朋友的影子。

俩人是大学同宿舍的哥们,电机专业出身,在90年代初自费留学的滚滚热潮中出国,毕业后,又怀揣梦想,先后去了硅谷工作。如当时一曲流行歌所唱: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他们经历了从90年代末期的.com股票泡沫,抢房热,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随之而来的经济萧条,海归创业以及回流美国,期间交织着失恋、结婚、离婚、婚外恋等爱恨情仇,串成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故事,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一部小说受欢迎,不外乎好题材,好意境,好文笔。留学生的故事层出不穷,这篇的优势在于:地点选在了紧跟时代脉搏的硅谷,空间上横跨美国和大陆,时间纵贯世纪前后20年,围绕的主题,又是最热门的爱情和金钱。

意境是文章的眼睛,反映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我想,《硅谷的那些事》要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往往属于知足常乐, “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一群,像健和倩这对夫妇组成的小家庭。而基于贪婪的本性,人会在金钱和美色面前,失去自我,并为之付出代价,到头来,落得个梦幻破灭、众叛亲离的结局,甚至会搭上性命,像文中提到的丽丽报复杀人,吴的破产,锋的身患绝症。

从书的自序中得知,作者本人也是硅工一名,非文科出身,驾驭文字的能力稍显稚嫩,但小说语言口语化,简洁流畅,并与时俱进。很多高深的经济、电脑术语,写得非常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几处心理刻画,尤其在健和倩的相识相恋过程中,那份痴情和不舍,处理得细腻感人,恰到好处。一些形象的比喻,常常令人忍俊不禁, 例如:“胖子一听,喝得通红的胖脸上笑得绽开了一朵花,只是这朵花上又是油又是汗的”。像这样的句子,文章里俯首皆是。

作为业余读者,既然评论,也要讲讲不足之处。以下浅薄之见,仅供参考。

1.  故事衔接欠紧凑,有几条线索缺乏连贯,像前面提到的“吴大郎”夫妇,丽丽等人物,最好在后面有个交代。

2. 信息量很大,但限于篇幅,忽略了许多细节性描写。如海鲜Buffet般,内容丰富,但不够精致。

3. 结局看得有些压抑,如果锋患的不是晚期癌症,而是别的,会给人留出更多遐想的余地。

4.  排版上有不少错别字,尤其前两章,如美女脸上的雀斑,影响了阅读的雅兴。封面设计,乍一看,误以为科技专著,建议找个专业人员重做,在网站上会吸引更多的眼球。

当然,或许我是管中窥豹,看法难免有失偏颇。不妥之处,还请作者见谅。

 

总结:《硅谷的那些事》,是海外留学生小说里,很有可读性的一部。个人推荐“星级指数”是:

文章题材-----5

思想意境-----4 .5

文笔结构-----3.5

 排版外观-----2.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