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乔布斯的故事之三:落地硅谷

(2011-12-09 09:06:39) 下一个

有人说,乔布斯生逢其时,生逢其地,是伴随着硅谷的发展壮大而成长的。这句话半对半错。乔布斯的幸运,还是得益于他父母两次明智的搬家,而且还是在自己几乎没有足够经济能力情况下的勉为其难。他人生的第四个落脚点,成为改变他后来一生的重要拐点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在这里再一次被证明其正确性。

生活在拥有独特商业文化的硅谷,早期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影响。一则,那时候的硅谷还没有扩展到他住的地方,再者,对他影响最大的,在那个年龄,还是学校和他周遭的小朋友。

在小学三年级之前,他因为一次次的顽皮而一次次的被学校处罚和中途送回家。对于孩子的调皮捣蛋,他的父亲则采取了包庇的态度,并且还时不时反过来指责是老师的不对:如果你们不能提取他的兴趣,那就是你们的过错。

对于抱有这种想法的父亲保罗而言,他不应,也不会因为父亲眼里的一些“小麻烦”事,来处罚自己的孩子。很多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这种愚昧的“溺爱”和自以为是,最终被断送了前程。

记忆中,乔布斯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做过的坏事有:他哄同学告诉自己,他们自行车锁的密码,随后悄悄的将车锁对换,结果,让大家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搞明白谁是谁的,才得以回家;他在老师座位下安装爆炸物,并且点燃引爆线,吓得老师半死。

而乔布斯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可以做,什么叫做不可以做。胆大包天,也没有人给他适当和实时的指导和调教。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有个叫里克•费伦蒂诺的好朋友。即使按照美国宽容的标准,如果没有后来的一个个“运气”,像他这么作为下去,终结于监狱的可能性会很大。他后来自己也承认这种可能性。

也是在那时候,乔布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万能的,父亲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也有不会的地方。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开始下降。儿子开始通过其它的途径来寻找自己心目中“权威”地位的替代者。这位费伦蒂诺“好朋友”暂时填补了这个空缺,完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填补!

这时候,乔布斯的父母亲也意识到了自己不如孩子聪明这点,但是,却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教育自己的孩子。乔布斯提前进入了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危险期。

一方面是邻居中有一些在硅谷工作的工程师,成为他心目中朦朦胧胧的榜样,另一方面,是学校不良朋友的带领,让乔布斯生活在不知所措的挣扎之中。对待这个好奇心很强,又缺乏足够有吸引力学校教育的孩子,父亲保罗采取了自由放任的办法,来让他自生自灭。

他不想像他自己的父亲那样,来用体罚对付孩子。而且,他父亲对自己的体罚,在多数情况下也只是一种父亲自我压抑情绪的释放,并不是为了对孩子不轨行为的校正。他心目中也没有正确行为的标准和规范,自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校正了。

由于缺乏正常的指点,乔布斯在个性形成的年代,缺乏指导,结果,性格之中形成了不稳定的多面性:敏感而又迟钝,易怒而又超然。

很多时候,他只能依靠自己一时的感觉来做决断,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这种个性伴随了他好几十年,最终是在离开苹果之后,通过自己的一次次来自现实的教训,才开始慢慢觉醒。

如果说,父亲保罗是乔布斯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那么,进入四年级时的女教师伊莫金•希尔,则是他的第二个。是乔布斯口里的“我生命中的圣人之一”。

学校针对乔布斯的情况,首先将他和费伦蒂诺分开。随后,颇有调教孩子经验的希尔,在观察了乔布斯几个星期之后,意识到在他面前建立权威的一个有效办法:挑战和激励相结合!

乔布斯在几十年之后回忆说:有天放学后,她给了我个练习簿,上面都是数学题,她要我带回家把题目解出来。并且还拿出一只在我当时看来有地球那么大的超大棒棒糖,对我说,如果你能做完,并且多数都做对了,她就把那个棒棒糖给我,再送我五美元。

喜欢挑战的乔布斯,用了不到两天就做完了题目并且交给她了。她就这样收买了乔布斯几个月,等习惯了之后,他开始基于奖励做作业的热情,被慢慢养成的喜好所替代。

乔布斯开始喜欢上希尔和学习,学习的动机也变为“满足自己的兴趣和让她髙兴”。同时,她还会时不时的给乔布斯一些小的玩具,也算作是一种鼓励吧。

乔布斯回忆说:我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其他任何老师那的都多。如果没有她,我一定会坐牢的。在我们班,她只关心我一个人。她在我身上看到了一些闪光的东西。

得益于这位希尔女士的用心培养,一年下来,乔布斯的学业有很大的进展。学年结束的时候,她建议乔布斯的父母,让他跳两级,直接去七年级就读。最终,父亲让他跳了一级,去该区的中学部去读六年级。

在美国很大地方,特别是经济实力不是很强的地方,往往有不错的小学。一则是因为孩子小,比较好教,再则,也是因为孩子小,很多坏的习性还没有显露出来,相互之间坏的影响还没有恶化到足够的程度。当然,对于小学时孩子的成绩评价标准不是很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乔布斯小学阶段,只要有一位好的老师,他也能够得益不少。但是,这种奢侈,在中学开始不久就变成噩梦了。

智力不错,情商稍弱的乔布斯,在六年级面对和自己大的孩子,颇有点不适应。这所离自己刚刚离开的小学不过八条街之隔的学校,对于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他回忆说:这所学校的所在地,有不少的少数族裔帮派,他们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几乎天天都会发生。每天习以为常的学生,也学会了在厕所里对弱小孩子的敲诈。不少男孩,还经常把刀带到学校去,借此来展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更有甚者,在他进入之前不久,还有一群学生刚因轮奸一位女生而被关进了监狱。学校的男孩,还可以因为自己的校队在摔跤比赛中被对手打败,而砸毁对方学校的校车。一句话,这里的孩子无法无天,没有人管,也没有人管得了。

在这里,乔布斯经常被人欺负,时不时的被人打得鼻青脸肿。更多的时候,是来自对方的心理上的恐吓。对于已经深受被遗弃困扰的乔布斯,这种被欺凌,自然是难以忍受。

个性好强的乔布斯,知道靠武力自己无法对付对手,结盟又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离开了。如果那时候,乔布斯能够复软,他的结果就是变坏,父母亲也不会意识到该为他做什么。最终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那样混下去的孩子,在美国很常见,也很多。特别是在少数族裔集中居住的地区。

就这样,乔布斯在尽可能地让自己适应环境,融合到新的环境之中。慢慢的麻木和适应,几乎最终毁掉了年轻的小乔布斯。一年之后的一天,他去原来的小学玩,看望自己的恩师希尔女士。那次再见,改变了他对人生的领悟。

在中国,老师有家访的习惯,通过和家长的沟通,获得来自家长的配合,将不良少年教育好。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家访”,不过,多数时候是家长到学校去和老师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理解家长需要配合的地方。

这些,对于希尔女士来说,已经不可用也不好用。她不是乔布斯的老师,没有“家访”的理由,也没有义务。即使有,她也白费精力,她知道乔布斯有个什么样的父亲:在他眼里,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学校老师的过错,是因为老师没有办法让孩子产生兴趣。

对于这样处境下的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激发孩子自己的激情。希尔女士就是通过这种手段,让乔布斯明白:他在四年级所度过的时光,才是最有价值的。他不应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应该再寻找一个和那段时光类似的生活。

在这种鼓励和激发之下,他一次次的让父母帮助他转学,却一次次被父母忽视。到了七年级上学区,他忍无可忍,就给父母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送自己到另外的一所学校,要么自己就不再上学!

他哪里知道,父母自己也有自己的难处:几年前,父母几乎走到了破产的地步。这几年刚刚好了一些,如果再转学,他们首先就得搬家,搬到一个拥有好学区的社区去住。那样的话,就得在那里买房子,而那里的房子肯定要贵很多。这样一来,经济负担也会增加很多。而这些,又是经济上并不是很宽裕的父母所能承担得起的。

乔布斯的父母不可能承担得起让他上私立学校的经济付出。唯一的选择就是更好的公立学校。而美国的公立学校只对居民开放,选择那样学校的唯一手段就是在那里住下了,成为居民。而好学区往往对应于好的居住环境,自然就是价格比较高的住房了。而又是这种比较贵的房子所提供的税收收入,和居民高收入带来的比较多的个人所得税贡献,才让好学区有财力成为好的学区。

美国的学区多是以市(相对于中国国内的区)来划分的,各个市的财政独立核算,收入来源主要就是地产税和个人收入调整税,外加一部分来自州政府的财政“回拨”。有些商业发达的市,还有一部分商业税支持。

虽然在经济上是很困难,但是,乔布斯的父母最后还是妥协了。他们在一个更好的学区买了一栋更贵的房子,花了 21000 美元。美国学校按居住地划分的办法,实际上是通过间接的经济手段,来隔离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是经济学家眼里比较公平的歧视。

这趟搬家向南移了 3 英里,更靠近硅谷的心脏。作为乔布斯人生第四个住地的家,他父母亲在加州买过的第三套房子,在南洛斯阿尔托斯,克莱斯特路 2066 号。

那是一栋平房,有三间卧室,以及一个面朝马路、带卷帘门、设施齐全的车库。就此,保罗带领乔布斯家族,在中产阶级的大道上又向上升了一级。

那个车库,就成为保罗•乔布斯的新公司所在地。为了承担房贷压力,他工作更为勤奋。那个车库,不仅是方面修汽车的地方,也是他儿子玩电子设备的地方。

买下这栋房子,让小乔布斯得以进入库比蒂诺 - 森尼韦尔学区。那个学区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今天,却已经成为硅谷最安全也是最好的学区之一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些在后来发财了的人,将附近的房价抬得天高,就此挤走了那些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老居民”。

很多幼年时期的“小事”影响了后来乔布斯的人生。多年之后,乔布斯还回忆说:我们搬来这儿时,还有很多杏树。住在对街的,还有一位酷爱种植有机作物的园丁。他曾经教过乔布斯如何制作堆肥。他不管种什么东西,都要追求完美。他和我分享了很多他院子里种植的有机蔬菜和瓜果。在那之后,我所吃过任何食物,都没有他给我的好。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喜欢上了有机水果和蔬菜。

乔布斯的命运就是这样:如果当年保罗不搬去加州,可能也没有得以领养儿子小乔布斯的机会。如果他继续呆在印第安纳,即使领养了小乔布斯,也没有让儿子在硅谷见识那场电子科技革命的机会,自然就很难有后面演绎的故事。

即使是呆在加州的山景城而不换房子,为了给儿子攒大学学费,而将就着住在便宜的房子里面,也没有乔布斯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最终获得的,不仅不是经济上的更好收益,还是儿子终结于监狱的“命运”结局。他所节省的钱和后来房价的巨大涨幅相比,也只能是小菜一碟。他买的那栋房子,在今天美国普通的地方,用普通人家中间年收入的三倍,也能够买到。可在今天的那里,故事却是远远的不同。

为了孩子的未来,物美比价廉要重要的多。孩子未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父母的选择!

高中毕业前乔布斯住的房子

加州的山景城,是今天硅谷的一部分。乔布斯后来一切的运气来源,都是从那个生活环境获得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那个时代,和在那个时代他又生活在热点地区:天时、地利、人和!

就地区本身而言,他所住的地方在开始时不是很富裕。所住的,也多是一些收入一般的工薪族。 1960 年时美国家庭年度中间收入为 5000 多美元,如果换算成 2000 年不变价格的话,大概在 33000 美元左右。乔布斯家第一次在山景城购买的房子,大概在中间收入家庭年收入的二到三倍的样子。

购买第二栋房子的时候,美国家庭年度中间收入大概在 7000 美元的样子。他家付出的房价,也是美国中间收入的三倍。

2011 年时加州山景城的家庭年度中间收入已经达到 103600 美元,是美国平均数据的一倍有余。 30 万美元在那里,已经不可能再买到乔布斯父母当年那样的房子了。

加州的山景城,是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一个城市,为今天硅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谷歌总部所在地,也是微软好几个重要部门的所在地,还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驻地。得益于谷歌,该市还是美国第一座完全覆盖免费无线网络的城市。 1950 年时,那里只有居民 6553 人,十年之后上升到 30889 ,再过了十年,则为 54132 , 2010 年时为 74066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 2000 年的统计,该市共有人口 70708 ,其中白人 64.77% 、亚裔 20.67% 、黑人 2.53% 。

加州的山景城的大发展,得益于二战之后冷战的开始而对军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得益于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 1960 年晚期代,那里所住的居民,乔布斯用一个例子就给予了很好的说明。

当时,住在他们隔壁的,是一个在西屋电气公司研究光伏电池的工程师。未婚,但有个女朋友,该女士还会时不时的给乔布斯当保姆。读小学时,他坐校车放学,上班的父母还没有下班,他就到这位邻居家呆上几个小时,由这位女士看着。

她的男朋友喜欢喝酒,还经常喝醉,喝醉之后就喜欢打她。有天晚上,吓得魂不附体的她跑到乔布斯家来躲避,那男人也醉醺醺地跟来,却被他爸爸拦在门口不让进来:她是在这儿,但你不准进来。

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带着工程师头衔的人,过着像他那样的日子。在那里,任何有点特长的人,都想当工程师,而且,很多人还能够轻易的如愿以偿。

山景城是今天硅谷的一部分,但是,在开始时,却不属于老的硅谷。

它位于当时硅谷和旧金山之间的结合部。在 1950 年代时,主业还是农业,到处都可以见到果园。夏天里,举眼四望,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被压弯腰的杏子、李子和苹果树枝。今天,寸土寸金的硅谷,人们已经很难有奢侈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了。农业在那里也早已经不存在,有的,也只是和绿化相关的部分而已。

 

乔布斯故事之一:遗弃与选择

乔布斯故事之二:父亲

【说明:关于乔布斯商战的故事,参阅我的新作《乔布斯的商战》(湖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12月版)。这里只谈他的成长,探索的是他个性的形成和初期教育的获得。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作者保留所有版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turtlebanzai 回复 悄悄话 Thank you!!
zhu_charlie 回复 悄悄话 Ding.
Thank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