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我们并不比别人特殊,只是恰恰是我们这些人赶上了那个岁月,而被冠以“老三届”的称谓。
个人资料
正文

《北大荒纪实之四十三:北京爷们儿(下)》

(2008-11-04 01:35:25) 下一个

《北大荒纪实之四十三:北京爷们儿(下)》

王三的故事

            69的王三这两天有点反常。挺早就起床不说,还烧开水,弄这弄那的,不知有什么玄虚。同住一个宿舍,大家都挺关心,问他,他就笑笑,也不说。

            一天早晨,大伙被一阵鸡叫声吵醒。声特大,好像就在宿舍里叫。大家都起来了,只见,王三手里拿着一只鸡蛋,推门进来。大家逼小子交待是怎么回事。

            王三坦白道:前几天他起得早了点儿,一推开宿舍门,在门洞里看到一只鸡蛋。捡起来摸摸还是热的呢。拿回屋,烧开了水,把那只鸡蛋用开水冲着喝了。第二天,多了个心眼,早早起来,悄悄推开门,看到一只芦花老母鸡刚刚离开,而在它身后又留下一只蛋。接连几天,都早早地起来,天天有新鲜蛋吃。

            今天,又按时起床,推开门看看,老母鸡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等了一会,母鸡还没动。怎么了,今儿是,难产啦?不行,不能再等了,一会儿,大家都起来了,一只蛋,怎么分啊?于是,出去,蹲下身,摸摸母鸡,母鸡舒服地“咕、咕”低声叫着。王三的手开始往下走,摸到屁股了,赫,圆圆的,硬硬的,就在口上,怎么就不下来呢?这急不急人!

            王三侧耳听了听屋内仍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深吸一口气,手上一使劲,楞把鸡蛋抠出来了!纯朴的农村母鸡那遭过这种强暴行为,不满地大叫起来,“非礼啦!非礼啦!”这就是惊动了大家的声音。

            第二天,早起的可就不是王三一个人了,差不多全宿舍的人都起了,都把尿憋到早上了。

            可是,母鸡再也不来了。

八正兄弟

            八正不是人名,而是某北京爷们儿的绰号。这绰号不太光彩,爷们儿的姓也就不提了。八正是老北京支青,小白脸,挺精神一小伙儿,连里让他去养貂。

活的貂,见过的可能不多。但提起貂皮大衣,人人都知道那是值钱的货色。一般的皮大衣能用貂皮吊个领子,立马身价百倍。穿着的主儿,不断地转脖子,不是颈椎有病,是让别人看他那领子。

我们连养得是水貂,正宗的紫貂品种!紫貂吃的就是我们打的鱼,当时鱼便宜,又多,二分钱一斤!貂的个头和黄鼠狼差不多大小,两小眼,贼亮贼亮的。动作极为灵敏,听到一点动静,刷的就钻进窝里了,然后,探出个小脑袋,看看是怎么回事。一排笼子,每只笼子伸出一个小脑袋,眼睛溜溜转。一张貂皮没多大,有五十公分长,二十几公分宽。能卖80元人民币(我们当时每月工资不过320毛!一只貂值我们差不多三个月的工资呢!)!这还是国家给我们的收购价,要是熟好了,再加工成成品,还得再翻上几番。貂皮之所以值钱不仅是因为它毛色好看,它不怕水,洒上水,一抖全掉。还不掉毛,特别是入冬之后的毛,又暖又厚,光亮亮的,象是打了蜡或上了油。由于皮面小,真正好地方也就脊背处的毛,肚皮部分的皮毛没法做领子,都得切掉。一副漂亮点的领子,至少得四张貂皮才行。

为保持貂的品质,就得人工配种。麻烦就在这儿了。

不用问,另一位配种的是个女的,而且是个有夫之妇。总看着或帮着貂搞那个事儿,这两人也有事儿了。在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时代,作风问题是红色专政恐怖中最好的调味品。那位女职工又让革命群众多了个把柄,出身地主,不揪都不行了。

批判会开始了。女的脖子上挂了一串破鞋,北京爷们由于出身工人,且又是青年,对他还算客气。没挂什么,只是耷拉着脑袋站在那儿。连队的食堂里挤满了愤怒的贫下中农,批斗很快就进入白热化。

“说,谁先起的意?”一个声音吼叫着。另一个声音更尖锐的质问到:

“说,谁先脱的裤子?”

这贫下中农的觉悟就是高,一下子就击中敌人要害。我们这帮刚在北京耀武扬威的红卫兵加造反派小将双料货,谁都敢批,哪儿都敢去,自以为是革命造反的老资格,没想到这会儿全哑巴了。好家伙,批判一下子就触及到裤腰带以下了,如此的一针见血,嘿嘿,知青还真只是个雏儿。不仅没见过这阵势,脸皮儿还挂不住了,一个两个悄悄地从革命阵地上撤退了。真是给老人家丢脸。

“说!”那两位那好意思说呀。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打倒破鞋XXX!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呼喊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走出了食堂还听得清清楚楚的。

食堂里安静了片刻,大概是那两位在作交待。

“不行,正面回答问题!坦白从宽……

我们回到宿舍,听着食堂那边呼呼喝喝地整折腾了一宿。

第二天上工,贫下中农个个脸上倦意浓浓,但精神头绝对高。没的说,破鞋怎能抵抗的了贫下中农如此强大的攻势,全招了。那北京爷们儿更熊,整个一竹筒倒豆子。绝对正面地回答了所有问题。贫下中农问两人有多少次,女的说记不清了,爷们儿答曰:42次!

42就成了他的新绰号。农村选举兴写“正”字,得一票划一笔,最后数有多少个“正”字就判出高下了。42有八个正字,四舍五入,2不算了,得名“八正”。

在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那次批判会及批出来的成果,主宰了连队的话题。“八正”后来调到其它连队,但他的故事如影随形,他走到那儿,就跟到哪儿。

贫下中农特客观的评价,说:这年头儿,哪儿有小青年不犯错误的。得,一勺烩,没一只好鸟儿。

唉,北京爷们儿也有掉面儿的时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北漂的精灵 回复 悄悄话 42次,看来男人在哪方面记性都不错啊
假牙 回复 悄悄话 北大荒之北京爷们儿(三)呢?
秃尾巴 回复 悄悄话 这贫下中农的觉悟就是高,一下子就击中敌人要害。哈哈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来自《品茶小轩》的评论:

• 这哥们是不是已经出了书,闲着没事给书做广告呢?也不出来灌水?! -yymimmo.- (0 bytes) (1 reads) 11/5/08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来自《文化走廊》的评论:

• 可爱的母鸡 -玄淡泊宗- ♂ (4 bytes) (8 reads) 11/4/08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