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想可能有一些同学不太了解诗词到底所言何物

(2009-03-14 13:44:05) 下一个
帮你们网上搜来的,有兴趣了解的看看吧




这是毛主席暮年所作的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它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形成了一种寓言结构。毛主席在诗中没有进行直接的自我抒情,而是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 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蓬间雀就是指前苏联修正主义领导人赫鲁晓夫, 而鲲鹏当然象征了以毛主席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因此,显而易见,这首诗是一首政治寓言诗。
全诗上阕,一开始,就直接切入鲲鹏展翅九万里,上下扶摇翻飞的伟岸情状,化用《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鲲鹏形象,在此古为今用,另有所指,堪称谙熟古典,而又食而化之的典范。接着诗人借鲲鹏的目光背负着浩瀚的青天往下看,到处是大城连小城的尘世。诗人仿佛这时已变成了那高瞻远瞩的鲲鹏,大气磅礴、吐纳风云,大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之势。不仅有此气势, 而且的确世界革命的风云正在漫卷全球,到处是“炮火连天,弹痕遍地”。世界在当时正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之中,从1963年到1965年,毛主席前后共发表了六个支持世界革命人民正义斗争的伟大声明。就在这世界人民在争解放、争自由的硝烟弥漫的斗争中,鲲鹏漫卷长空,背负青天,壮志沉稳; 而蓬间雀呢?却吓得要命,连喊着怎么得了呀,急于惊惶逃跑,一副惨相。
下阕开始一句承接蓬间雀的情况,诗人试问:这雀儿究竟要去哪里? 然后就展开了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整个下半阕以问答形式贯穿始终。先是雀儿答道:要去蓬莱仙景。诗人在此以讥讽调侃的语气暗示人间哪有这样的幻景。雀儿继续恬不知耻地说,你不知道吗?去年秋天明月当空,我们还订了三家条约。 这三家条约指1963年7月至8月赫鲁晓夫集团与美、 英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 。这个条约的实质,已被诗人毛泽东看空,它本质上想剥夺其他国家为抗拒少数核大国的核讹诈而进行核试验的权力, 并进而维护几个核大国的核垄断地位。
接着诗人又以戏谑的笔调一转,“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对赫鲁晓夫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因为赫鲁晓夫曾于1964年4月1 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电机厂演说时,将他所谓的“共产主义”总结为“需要有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这种“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后来在全中国范围内成了一种“苏修”的代名词,也成了国人讽刺“苏修”的口头禅。
全诗最后二行, 诗人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雷霆万钧之力对“苏修”当头棒喝。
对于其中“不须放尼”一句,从来就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好, 另一些人又认为不好。笔者认为,这一句用得极好。尤其在通读全篇之后,更有此感觉,诗人在这里以一句让人想不到的话对敌人给予了愤怒的痛斥。而且纵贯古今, 无一人敢将这四字入诗,只有毛主席敢,他用词句决不瞻前顾后,忐忑不安,而是君子坦荡荡的心胸。没有他这么大的气魄,谁有胆敢这样写呢? 这不仅是一个发明创造,也是塑造人心灵的一个伟大的飞跃,其中意义极为深远。zt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水巷人家 回复 悄悄话 好看。
很多人谩骂毛,如果毛是鲲鹏的话,他们就是苍蝇了。
jk 回复 悄悄话 大气魄!同感。写得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