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原创随笔 《对郭沫若质疑《兰亭序》真伪之再思考》 第四章

(2022-06-12 04:46:05) 下一个

       

                

             元代以前,“神龙兰亭”之名不见记载,但我们从宋人的记录中,仍能找到一些“神龙兰亭””的线索。唐兰先生考察宋代的《兰亭序》版本,认为神龙本《兰亭序》与北宋收藏家苏耆收藏的第二本是同一系统,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苏耆家的第二本于元祐戊辰(一八零零年)被米芾收藏。米芾关于这本《兰亭序》的书法特征,有着细致的描述:“……毫发备尽,'少长’字,世传众本皆不及。'长’字其中二笔相近,末后捺笔勾回,笔锋直至起笔处。'怀’字内折笔抹笔,皆转侧褊而见锋,'蹔’字内'斤’字,'足’字转笔,贼毫随之,于斫笔处贼毫直出其中,世之摹本未尝有也。”除此之外,米芾还在此本《兰亭序》后作有题跋,但是,米芾的题跋后来却被移到了另一本所谓褚遂良临本(兰亭八柱第二本)上。米芾所记苏耆家第二本《兰亭序》的这些特征,与现传神龙本《兰亭序》是吻合的,然而它们却并非同一本。
       

          宋代《定武兰亭》刻石的收藏者薛绍彭曾有一段题跋说:“旧见《兰亭》书,锋铓者与所传石本不类,世多疑之,尝以唐人集右军书校之,则出锋宜为近真,盖石本漫灭,不类其初也。”薛绍彭题跋中所提到的《兰亭序》,“锋铓”、“出锋”云云,也正是神龙本《兰亭序》的显著特征。薛绍彭将这本《兰亭序》与唐人怀仁所集《圣教序》进行比较后,认为这本“出锋”的更近真,而《定武兰亭》一类的石刻本则相差较大。
       

                另一关于神龙本《兰亭序》的线索,是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所记姜夔《稧帖偏旁考》:“'永’字无画,发笔处微折转,'和’字口下横笔稍出,'年’字悬笔上凑顶,'在’字左反剔,'岁’时有点,在'山’之下,戈画之右,'事’字脚斜拂,不挑,'流’字内'云 ’字处就回笔,不是点,'殊’字挑脚带横,'是’字下'疋’凡三转,不断,'趣’字波略反卷向上,'欣’字'欠’右一笔,作章草发笔之状,不是捺,'抱’字'已’开口,'死生亦大矣’,'亦’字是四点,'兴感’之感,戈边直作一笔,不是点,'未尝不’,'不’字下反挑处,有一阙,右法如此甚多,略举其大概,持此法,已足以观天下之《兰亭》矣。”
       

              姜夔的这段文字,比米芾所记更为细致,从姜夔的描述来看,也只有神龙本系统《兰亭序》更符合这些特征,姜夔认为“持此法,已足以观天下之《兰亭》矣。”实际上他的观点已经和薛绍彭完全一致,言下之意,只有符合这些特征的《兰亭序》,才更接近真本。从以上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在宋代众多的《兰亭序》的版本中,一直有与现传神龙本《兰亭序》特征一致的版本流传,尽管我们并不能断定它就是现传神龙本,但至少说明神龙本《兰亭序》这一版本系统流传有绪,并不是宋末杨镇或明代丰坊向壁虚造。至于说神龙本《兰亭序》在两宋间其名不彰,影响远不及《定武兰亭》,完全因为它是墨迹本,仅被少数人收藏,秘而不宣,不像定武本那样一再翻刻,流传广泛,南宋时,成为士大夫家的必备法帖。
       

               最早将《兰亭序》与唐代书法进行比较的是宋代书法家、收藏家薛绍彭。喻蘅先生认为:“薛绍彭所说的'当时集王者’,无疑是指怀仁集右军书《大唐三藏圣教序》。”……“薛氏主张拿怀仁集书的标尺来检验,' 《兰亭》体类此者宜近真 ’这一卓越的见解,是当时解决聚讼问题的最好办法,他并不因为自己拥有定武原石而贬低别本,他指出'近真’的特点是'锋铓’、'出锋’,恰恰是定武本所无。”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立石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六七二年),是弘福寺僧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精心选辑而成,怀仁所用王羲之书法的来源,应是出自高宗御府,高宗御府收藏则源自太宗皇帝在贞观年间的大肆购求。这些王羲之书法,经过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鉴别,大部分应属可靠。在怀仁集刻《圣教序》时,《兰亭序》真迹已埋入昭陵,因此怀仁如选用《兰亭序》中的字,也应是贞观年间弘文馆拓书手所作的响拓本。朱关田先生《<兰亭序>在唐代的影响》一文中即持此观点。喻蘅先生在比较《兰亭序》与《圣教序》后认为:“大量字迹集中摹自《兰亭序》,构成《圣教序》的基本骨架。试以著名的唐摹墨迹和定武佳搨与《圣教序》集字作比较,只有冯承素'神龙本’与《圣教序》最相近,冯本可供参证的字多达八十八个,而其他摹刻本则相去悬殊。”
              
               《圣教序》中选用这么多神龙本《兰亭序》中的字,特别是神龙本《兰亭序》中独具特色的字,如“群”、“趣”、“迹”、“左”、“是”、“或”、“时”等,(图八)《圣教序》中对应的字在细节特征上与神龙本《兰亭序》高度一致,亦可说明神龙本《兰亭序》绝非后世伪造,而是可以追溯到唐高宗时代。至于神龙本《兰亭序》与《圣教序》相似的字在细节上存在的一些差异,应该考虑到现传《圣教序》最早的是宋拓本,已经是后来晚唐的重刻本,因此,出现一些差异也是正常的。怀仁所用《兰亭序》为弘文馆的响拓本,则神龙本《兰亭序》或其母本也应为弘文馆的响拓本,是当时太宗皇帝赐予皇太子诸王近臣之一本。
       

          

              另一件唐代书法,是小楷名迹《灵飞经》,《灵飞经》的流传,多见刻本而罕见墨迹本,所以一直未能引起人们注意到它与《兰亭序》的关系。从清末翁同龢所藏四十三行本残纸《灵飞经》墨迹本中,发现不少与神龙本《兰亭序》特征极为相似的字。而《灵飞经》因是小楷,与《兰亭序》在书体方面还存在着差异,但仔细观察,《灵飞经》中的许多字在用笔时却流露出十分娴熟的行书笔意,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字与神龙本《兰亭序》中的字竟极为相似,几出一人之手。《灵飞经》的书写者曾深入学习过神龙本系统的《兰亭序》,熟练到几欲乱真的程度。
                
              据启功先生介绍,《灵飞经》上原有“开元”题记,袁桷、董其昌题为钟绍京书。在唐代开元年间学王羲之书法的高手,非普通士人所能。从《灵飞经》与神龙本《兰亭序》的比较,也可证明神龙本《兰亭序》在初、盛唐的存在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作品与神龙本《兰亭序》的比较,可以看到怀仁集《圣教序》所用的唐贞观年间弘文馆拓书手所摹的《兰亭序》与现传神龙本《兰亭序》是同一系统。无论董其昌对《灵飞经》书写者的考证是否正确,但至少是唐开元年间学习过神龙本《兰亭序》的书法高手。笔者认为神龙本《兰亭序》和王羲之可靠的书法作品如《丧乱帖》、《平安、何如、奉橘帖》、《远宦帖》等等一样,同是唐摹善本。尽管其“神龙”小印并不一定是唐中宗时代所有,而是出于后来的收藏者所加,这种“真迹伪印”(此为疑伪)的现象并非神龙本《兰亭序》一例,因此,在主证据充分的情况下,不应被从证据所迷惑。
       

           写到此,笔者由衷感谢宋代的薛绍彭先生,是他大胆地对照《集右军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来考证神龙《兰亭序》 的真相,为后人抹去覆盖在《兰亭序》上的陈灰,开拓出一条踏实与之接近的光明之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