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夏目漱石的汉诗和日本现代文学

(2009-04-13 08:52:33) 下一个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夏目漱石写的汉诗:
                  唐诗读罢倚栏杆,
                  午院沉沉绿意寒。
                  借问春风何处有,
                  石前幽竹石间兰。
日本文学巨匠在不精通汉语发音的前提下,写出如此韵律极好的诗歌,使人难以置信。
      
                 我们在提到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学作家时,先挂在嘴边的或许是川端康成和他的名作《雪国》,还有他的《伊豆的舞女》,几十年前山口百惠出演了同名电影要比原著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另外一部电影《沙器》,原著是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代表作。于是乎电影帮助我们了解了日本文学的一面,由于历史的情节,国人针对日本的文化提不起足够的兴趣,这也情有可原,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本身的价值存在,王朔先生曾说过,三岛由纪夫的文笔非常华丽,国内尚能挑出一,两位和他媲美。于是我特意找来一读,确有同感。鲁迅先生在日留学时非常爱读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的作品,我想这对他后来形成的鲁迅文风是有影响的。

                 只着眼于日本现代文学,夏目漱石无疑是为旗手,还有森鸥外,芥川龙之介,这三位都是川端康成的前辈大人物,他们的作品为后来的日本文学奠定基调,为战后一批著名作家受到世界文坛的关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漱石是他的笔名,取之于唐代《晋书》里的《漱石枕流》的典故。他青年时代就爱好汉文,汉诗的创作,都编收在他的一本诗集《木屑集》里,漱石出身贫困,一岁时父母因家境将他寄养给外人,但他学习天资聪明,二十一岁考入东大英文系,三十而立后获得公费赴英国留学的机会,直到三十八岁出版他的大作《我是猫》以前,他一直是一位称职的英文教师。以后好作品一部接一部,《三四郎》被日本文坛誉为永恒的青春文学,一九一四年出版了《心》奠定了他在日本现代文学的最高地位。他通过人物在爱情,金钱方面的抉择,辛辣地批判了近代日本社会的黑暗面。在明治维新这个使日本社会由封闭的封建岛国迈向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理念的时代,夏目漱石和森鸥外所倡导的反自然主义文学,将矛头对准了社会平庸面,揭示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挖掘了人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现代日本历史其中最大的毒瘤是二战。那么二战在日本现代文学里留下多少烙印呢?因为我们也有文革这段将思想扭曲了的时代。于是我留意地去寻找,但结果很是失望,那个时代的作家好像无视他们所处的困境,八十年代后有些边缘作家写起了战争小说,这些小说依然像士兵一样排在今天的图书馆里,但他们已经不是在追忆战争而是荒诞题材里的荒诞奇想。和二战同时代的川端康成在他的前期作品里有一篇《禽兽》,是揭露日本战后,整个社会在赞美美国一边倒的风潮中,冷静地站出来“只有自己才是从悲哀的日本中回来的人”。与《禽兽》相仿的,许多作家在战争年代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提起笔为军国主义高歌。在二战前期,大多数作家为打破日本民族危机,纷纷主张回归古典,《文学界》《日本浪漫派》的创刊为他们提供了舞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迎合时局的国策文学开始登场,最有代表的是火野苇平写的《麦和兵队》,但确有大多数作家站出来与“大东亚共荣”背道而驰,著名作品有伊藤整的《得能五郎的生活和意见》,中岛敦的《山月记》,《李陵》等。战后随着新宪法颁布,在自由民主的气氛下,出版业迅速发展起来,志贺直哉和川端康成的力作陆续问世,促成了新日本文学会的成立,这标志了日本文学的后现代时期的到来。
 
                    一九九四年,大江健三郎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标志着日本后现代文学时期的结束。在这漫长的五十多年间,我觉得有些作家是不能忽视的,三岛由纪夫的名作之一《金阁寺》,是日本高度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的徒弟林常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事件。据林常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颇受好评,获第八次读卖文学奖。在一个极端相反的观念--死与颓废表现《金阁寺》上。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这将现实的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这样就容易达到这种孜孜的追求--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美,即"死与颓废"的美。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司马辽太郎是一位专写历史题材小说的大作家。《窃国故事》,《凌云壮志》说的是日本明治时代的历史事件,长篇小说《殉死》以甲午、日俄战争中侵犯中国的日本陆军统帅乃木希典为主人公,基本上肯定他为天皇效命和殉死,同时也讥讽了他刚愎自用,指挥无能的一面。一九八零年写了中国历史小说《项羽和刘邦》。司马辽太郎善于以历史事件构成波澜壮阔的艺术画面,并采用多线索推进的写法,叙述长达数十年的历史,前因后果清晰可见。

                     井上靖是日本后现代文学非常重要的作家,他的的确确在大江健三郎之上,井上靖的作品在现代日本文学中质和量都堪与夏目漱石、岛崎藤村比美。他的作品抒情性和故事性并茂,在历史小说、连载小说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井上靖擅长写历史小说,除了写日本、朝鲜的历史题材以外,更多的写中国历史题材,其中有《天平之甍》、《楼兰》、《敦煌》、《苍狼》,生动地描写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社会风貌以及两国的文化关系。井上靖创作态度严肃,文笔凝练,刻画人物能在一般描述中突出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描写情节,能于平铺直叙中显示深婉雄浑的美,让人掩卷之后为之神往。他在晚年的最后十年间收集资料,完成了他最后的力作《孔子》时,已高寿八十。
 
                   从夏目漱石的汉诗到井上靖的《孔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影响了日本文学的成长和发展。再追寻近代,江户时代小说盛行和宋话本,明清小说在日本被翻译有直接原因,比如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就取材于中国《古今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日本在近现代也出现很多研究中国文学的人物,比如青木正儿对元曲,水浒的研究,吉川幸次郎对杜甫的研究,竹内好对鲁迅的研究等等。由于日本早于中国接受资本主义文明,日本现代文学应该是同时吸收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并加以合理地消化而成长起来的,在此同时,它也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上述的鲁迅以外,郭沫若,郁达夫,夏衍,田汉等都是在日本度过了他们的学生时代,而开始文学创作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