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即若离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正文

鸡肋一样的生活(二)

(2008-10-02 17:12:47) 下一个
此刻,同一栋楼里,老李也正在给远在中国北京的老婆打电话。汇报马上将回国的事宜,并接受些指示:比方说还有最后几天需要从美国买什么回来吗?
老婆仍旧是漫不经心的:什么都别买了,北京什么没有?

一句话呛的,老李就收了声。
北京有美国好吗?老李可不这样认为。可是老婆是坚决地认定北京比美国好多了,甚至都不愿意来看他们爷俩。

老李来美国三年多了,做博士后。
大凡到美国来的人中,大抵有如下的几种。一种是出来读书,象伊媛这样儿的,好歹日子有个盼头,几年下来拿了文凭,语言也过了关,再寻个好工作,基本上就融入社会了。说融入社会,也是在中国人眼里,真正融进去没有,你可能得问问他们自己。再就是移民来的做生意的,不管官商私商,总之,并不缺钱。语言是差了点,不过他们的主要生活圈子还是在中国人中间,因此这些人热衷于办华人商会,举办华人参与的活动,做中国人的生意。大凡需要与老美打交道的地方,要么仰仗于自己的子女亲属,要么花钱雇人来做。另外一部分最底层的应该就是那些偷渡来的,或是早期偷渡客的亲属移民,这些人既没有钱,也没有文化。做的事情多半局限在唐人街,餐馆,华人巴士,华人杂货铺。还有一类人,就是博士后,他们是这个国家里学历最高地位最低的特殊群体。
老李五十了。老李到底大名叫什么没几人知道,但是大家都叫他老李。
五十岁出国来做博士后的倒真是不多。但是也不是没有。
不过一多半的这么大年纪的人,来呆上一年半载的就都回去了。象老李这样一呆就三年多,还带着儿子的,还真是不多见。

老李是真的喜欢美国。这是老李的儿子说的。
老李的儿子小李只有十四五岁。
带过来的时候可能在国内学习也不是很好,过来后加上语言的障碍,就留了一级。现在也还初中没有毕业。小孩子个子蹭得满快的,看上去是个大人样子,说起话来就还是满嘴的小孩腔。

老李挂了电话。想着要离开这个国家了。真的有好几分不舍。但是你问他哪些东西让他留恋呢?他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从来到美国就在这一个实验室里干,他就没有动过窝。
也没有想过跳槽,一方面自己英语也不好,另一方面老板也不算坏,做的东西多少也有些成果,也发表了一两篇文章。要没有这两篇文章,恐怕连回国的念头他也不敢动了,那不是要老死他乡了。想到这,老李自嘲的瘪瘪嘴,笑了。不知道是满足于自己的这点成就呢,还是对于这种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无奈。
老李接着盘算了一下,在美国还有最后的一周,因此这个周末就还要shopping一次。一来买礼物,回国的礼物,还有给老板的礼物作为分手礼,二来还有父子俩一周的食品也要采购回来。而这个周末还得抽时间去实验室看看他养的老鼠,虽然说要走了,但是毕竟老李是个善始善终的人,交班之前总归是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的。这个性格倒是和一般的中国人不同,也因此赢得了老板不动声色的喜爱,一再地和他表示,回去看看,过得不好就再回来。老李也知道这些都是面子话,不过听着也是暖呼呼的。

谁都知道老李要回去,是因为他媳妇不来。
他媳妇不来,是说美国没有北京好,尤其没有北京她那单位好。她那单位好在哪里?医院的产科医生。听说有点小红包拿拿,还有点灰色收入,也隔三差五地有人请吃饭。不过最主要还是人家之前来过一两次,来了后大失所望,美国就这德性?当然她看见的是美国中部某中等城市。直观上看也许没有北京那地方好。加上老李这几年胆小,买了辆二手车,也没正经好好学过,最远处也就能开到离公寓1公里处的华人超市。所以那美国印象也就是狭窄的公寓和乱哄哄的华人超市了。
来了一月,老李老婆就坚决要求回去了,这接机送机的事情也得老李提前去跟楼里的中国人打商量,求人帮忙,那美国梦带来的光环就彻底的在这些破破烂烂的琐事中成了个泡泡。老婆是再也不来了,哪怕儿子在电话里央求,也是狠着心肠说:让你爸回来吧,国内好好的日子不过,跑那么老远去受那个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