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休憩栈

欢迎您来心灵休憩栈歇歇脚。
正文

真爱走一生──保罗.班德医师的故事(九完)

(2009-04-13 16:23:27) 下一个

奇女子──班德婆婆

        若要介绍班德,而不提他的母亲,就像一个句子,少了句号,因他的母亲影响班德至深。他每一本书都提及自己母亲的事迹。我想他从自己母亲身上学到一项人生最重要的功课∶爱只能在个人之间传递。

        班德婆婆原成长於伦敦郊区,出身豪门,却跑到印度偏远地区宣教。六十九岁那年差会要她办理退休,她照办如仪。但退而不休,因发现还有些地方没有宣教士,又跑去传福音。在没有差会的支持之下,自己爬到那些山区,盖了一间小木屋,又继续工作了二十六年。

        印度生活很困苦,她营养不良,患斑疹伤寒、痢疾、疟疾等病是家常便饭。她又曾马上摔下来,头撞石头,导致双膝以下瘫痪。七十五岁那年,她在山区工作,又跌了一跤。臀骨破裂,躺了一夜才被人发现。班德力劝她退休,举出一堆理由,诸如∶独住穷乡僻壤不安全、她平衡感不良,脚又瘫了,随时需要紧急治疗,脊椎、肋骨都断过,压著她的脊椎神经根部,又有过脑震荡、大腿骨折、外加手发炎得很厉害。结果,班德吃了闭门羹,她说∶「总的说来,神要我去的地方,我若不去,留著这副老骨头,又有啥用?」

        她仍然是骑著一匹老马背著名药箱,踏遍山区,找出那些被遗弃的、不可爱的、病的、瞎眼的人医治他们,并且讲述基督耶稣的故事。这样又工作了十八年,直到九十三岁,才很不甘心地放弃骑马,因摔下来的次数太多了。热心的村民用吊床把她抬来抬去在各镇上,就这样又作了两年的宣教士,於九十五岁时去世。

        她在班德去美国工作的前一天,找班德谈後事,因为她知道今天是母子最後一次见面。她要求班德绝对不可用棺木埋葬她,她最讨厌浪费木材做棺木,只要铺盖一卷,挖个坑,撒上鲜花,埋了即可。

        班德曾提到同情怜悯(compassion)这个字的拉丁文字根有「同受苦」的意思。班德认为自己父母虽然没受过甚麽训练,但他们对印度村民正体现出这个字「同受苦」的真义,来传达耶稣基督的大爱。我相信也正是由於这份大爱与母亲美好的榜样,使班德奋不顾身向淋疯病患也活出「同受苦」的真义。

 

末了的路

        他与妻子在一九八○年中期退休,搬到西雅图,继续在华盛顿大学担任荣誉临床整型外科教授;同时担任总部在伦敦的国际淋疯宣教组织(London-based Leprosy Mission International)的负责人。二○○三年六月十九日,他扛著一箱书,失足从家中楼梯摔倒,脑部有好几道深深的伤口。脑中有一块血凝块,从动手术取走这血块之後,他就没有再清醒,於七月八日回到爱他的天父怀中,享年八十九岁。(全文完)

 

参考资料

(一)Philip Yancey, Soul Survivor.(中文版《灵魂幸存者》,学生福音团契出版)

(二)Paul Brand & Philip Yancey, Pain: the Gift Nobody Wants, 1993, Harper Collons.

(中文版《疼痛不受欢迎的礼物》,智库文化出版社出版)

(三)Paul Brand & Philip Yancey, Fearfully and Wonderfully Made.(中文版《神的杰作》,更新出版社出版)

(四)Paul Brand & Philip Yancey, In His Image.(中文版《神的形像》,更新出版社出版)

(五)Christianity Today, July 10 new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