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古传八段锦立功图诀述秘

(2009-03-07 16:51:49) 下一个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902465231104/

   传授/郝文圣  整理/史明 

八段锦是中华养生术中优秀的一种健身方法。从古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其间曾经过无数人的改编,练法也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坐功和立功两大类。坐功则保存着我国古代另一种席地而坐的迹象;站功则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且各有传承。坐功重在养心,立功重在练形;坐功以杜绝妄念为要,习之无所苦而颇不易致;立功以高下如法为要,初习之时,四肢不免酸痛,然两三个月便可纯熟,目前国内流传较广,而又便于集体演练。笔者曾随先师陈盛甫教授习坐、立功八段锦,后又随先师郝文圣老先生习傅山(道教龙门派第六代“真”字辈)医学及诸导引按摩功法,郝师未言明是否道教内传,只言其家传且无文字记载。此文所述即根据郝师所传,并参考清·娄杰所辑《八段锦坐立功图诀》进行整理,由于此套功法与世传有所不同,故特将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并在编末附无名氏之原始八段锦图谱供读者参考。

八段锦立功谱文(功诀)

手把碧天擎(擎天式);

雕弓左右鸣(关弓式);

鼎凭单臂举(举鼎式);

剑向半肩横(负剑式);

擒纵如猿捷(猿蹲式);

威严似猛虎(虎踞式);

更同飞燕急(飞燕式);

立马告功成(立马式)。

说明:

此套功法除与其它八段锦相同的八正式外,尚有出手入手十式,恰与天干数相合,并且穿插于各正式之中。举凡文中所言停顿者,初习以三息(一吸一呼为一息)为准,以后可逐渐增加愈久愈妙,其名正式,尤宜多停数刻为佳,其辅式以天干数标之。

下面笔者详细介绍此套功法

甲字式

原注:小臂直,大臂微斜,手掌平,指尖离身寸许,微向后胯。

说明:先师郝文圣老先生传授时,只是口传心授,无文字表述,此据清·娄杰所辑《八段锦坐立功图诀》一书所增,特此说明,后不再賛述。

具体动作:面南背北,成并足姿势站立,顶头竖项,挺胸收腹,沉肩坠肘,敛臀松胯,舌抵上腭,下撮谷道,静息凝神,鼻吸鼻呼,意守丹田。稍停片刻后,两臂微开,手腕内旋使手心向地,掌与地平,指尖朝身,虚腋撑肘,指尖离身寸许,微向后胯;同时,开两足跟,再开两足趾;再开两足跟和两足趾,使足尖朝内微抱如内八字形。呼吸自然,双目向前平视。如图甲所示。

要点说明:

此式中含有无极式,须心无杂念,静心凝神,调匀呼吸,尤其是搭上下鹊桥时,不可妄用拙力,应微微用力即可。两足开后,其间距与肩同宽,(初练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两脚间距,尤其是老年人做为体操练习更应如此,否则会站立不稳。后同不再賛述。)使井泉穴相对(肩井穴与涌泉穴),三穴一线(即百会穴、丹田穴、会阴穴),颈后大椎穴微微前顶,此皆道家实修珍秘,不可小觑之。两掌根有向下搨按之意,双手指尖微微上翘,从而使手之三阳和三阴经脉得到修炼,使气血畅通无阻。而且是道家“玄阴掌”之初式,修成后可使掌心凸起,触物搨按劲猛无比。惟练时须采日月之精华,宇宙自然之清气,意境幽远,分步而为,久久功成。

乙字式

原注:提手至耳后,掌心向前。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脚下姿势不变;双手腕外旋,使掌心朝上,然后缓缓由胸前托起;当托至心口平齐时,双手腕内旋,使两掌向上划一顺时针立圆,两手提至耳后,掌心向前;两大臂与肩平齐,上臂弯曲,掌指离耳寸余。目向前平视。如图乙所示。

要点说明:

此式重在提托,故呼吸配合相当重要;提托时,意念在双掌劳宫穴,两掌有发热发胀之感;当手提至两耳侧时,双掌意念有推撞之意;久而习之,掌力大增。初习时,两大臂要尽量抬平,以打开腋下的极泉穴;两前臂微屈,中指尽量回翘,掌心涵空要有外凸之意;但不可将动作做出,意念行之即可。虽为初习,亦不可过于僵硬,尽量求其柔顺。

丙字式

原注:蹲须身子挺直,胯与膝平如坐马式。两臂要直,其宽窄高下视肩为准。手掌要平,指尖微翘,十指相对约离二三寸。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下体脚下步势不可移动变化,身体慢慢往下蹲坐成坐马式;同时,两手以指尖轻触托摸耳外缘,然后随身体下蹲之势,双手向前缓缓向前推出,两臂伸直与肩平,掌指相对,尽力旋展。目向前平视。如图丙所示。

要点说明:

耳为肾窍,腰乃肾之府。两掌指触抚耳轮以震动肾经;四平坐马,膝胯相平,腰身正直,均为腰功之必备。中医认为:肾常虚不足,宜缓补之。肾须温养,故动作宜缓慢,不可过于迅猛。双掌前推时,应含推撞之意,两手掌 根尽量前伸,且有暗劲相助。定势后,双臂姿势不变,意念配合呼吸,用掌根微微向前用力,但不可用拙力。式子虽简,含意颇深,久练自会劲力充盈。初习时可能姿势不达要求,只要坚持研练,自会达到动作要求,符合要领。

丁字式

原注:两掌相对,手指朝上。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坐马式下体姿势不变;两掌臂同时由前向外、向下划弧合抱于体前,两臂伸直,十指弯屈,两掌相对,手指朝上,如掀如搬巨石一样,全身合住用整劲。目向前平视。如图丁所示。

要点说明:

此式运作时宜缓忌快,两手臂伸展环抱时划弧要圆活顺畅,缓缓行之,力达双掌;两臂要伸直,两掌指相距约三寸左右。不沉肩、坠肘、圆脊,以意行气,气行力至,要力注掌指,要有掀、搬、抱、托之意。

戊字式:

原注:提手时,肩不可耸。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身体缓缓上起仍保持内八字站立姿势;同时,两臂随起立之势,双臂屈肘,掌指相对略有间隙,由下向上顺胸前向上提起,缓缓上提至与口平齐,掌心指向上,掌指相对。目向前平视。如图戊所示。

要点说明:

手向上提 与身向上起应相互配合,同时进行,不可割裂开来。上提至口时,两大臂应与肩平齐,肩要松沉不可上耸。两小臂有拧翻之劲力,打开两腋下极泉穴,使劲力直达掌指。手有托举之意,脚向下蹬踩,头向上竖顶,整个身体形成上下争力,意念贯注于双掌。

第一段:手把碧天擎(擎天式)

原注:大臂横平,小臂直竖,手心向天,方正为度。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下体内八字站立姿势不变;两手同时旋翻转在体侧肩上划一平圆,手心向上,掌指指向头部两侧,十指遥遥相对;两大臂与肩平齐,两小臂与大臂相互垂直。目视前方。如图1所示。

要点说明:

两掌以腕为轴,左逆右顺划圆要平而顺,双手十指尽力向头两侧伸展,应松沉肩部。两掌有向上托举之意,十指有相吸相斥之感。应力求松柔圆顺,不可太过僵滞。

己字式:

原注:十指朝上,大小臂垂直。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下体内八字姿势不变;两掌外旋,使两手掌心对额,十指微屈,两掌相距约五六寸,大小臂略垂直,两手如攀重物,目视两掌心。如图已所示。

要点说明:

两掌旋腕划圆要圆活自然,两大臂略比肩低。意念双手如攀巨物,掌指用力,高及额。久练此式,力贯双掌指,可有撕拽之劲;且十指劲力强盛。

庚字式:

原注:两臂直,十指尖相对约离二寸。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双手缓缓向下攀至颊前,然后双腕内旋双掌顺势伸臂向前推出,屈体下蹲如丙字式;然后再继续做丁字式,戊字式。当戊字式做完,双掌提至与口平齐后稍停,双腕内旋,翻掌使掌心朝下,并向下按;两臂伸直,两掌下按于身前,掌指相对约离二寸,下体姿势仍保持内八字站立式。目向前平视。如庚图所示。

要点说明:

做庚字式时,气亦应随手之下降而下沉,双掌向下应有搨按劲,十指微翘,力贯双掌。

由前述动作解说可以看出:这一段是个小组合,以后每段均如此,而且不断重复其主旋律,这是其它八段锦套路所没有的。在练习过程中,加强了意念活动,比其它八段锦的体操形式又高出一个层次。

第二段:雕弓左右鸣(关弓式)

原注:两臂要平,左射目注左手,右射目注右手。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下体内八字站立式姿势不变;两手由下向上提起,手腕边外旋边向上提,当提至与口平齐时,手心朝上,两手在体前交叉,两肘下垂;然后,两肘平抬,头向左转,双手分开;右手向右缓缓屈指后拉,左手立掌,掌指上,掌心朝左缓缓向左推出,双手如弯弓式。稍停后,双手复缓缓回收至体前交叉,继续做右式,动作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目视前推手前方。如图2所示。

要点说明:

在这一式中,双手上提吸气,分开后呼气,呼吸要深长,动作应缓慢,前推之手尽力外伸展,目注于食指尖。此式有开胸肺,顺气血,通经活络舒筋,增强臂力之功效。此式在传统形意门内功中称为“蛇形功”,其用意,用力,读者可参考相关书籍更能体会此式之精妙。

辛字式:

原注:两臂舒展,掌心向前。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身体转正,双目平视前方,下体姿势保持不变;同时,两臂向左右方向伸展开来,两臂与肩平齐,旋腕使双手掌心向前,五指自然舒张,大拇指朝上。如图辛所示。

辛字式稍停后,可将两手提至耳后,如前所述乙字式,然后接着做丙丁戊庚四字式动作。此即第二段。

要点说明:

做这一式时应虚腋、沉肩、坠肘,五指各分,且尽力用暗劲外展。意念贯注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劳宫穴;其二是五指尖。虽然意念部位不同,但其结果却基本相同。这一式可以做为一个特殊的桩功来练习,如少林门的展翼桩、地功门的天地日月桩,均与此大同小异,千万不可小觑其功效。在地功门天地日月桩功中,意守部位为两掌劳宫穴,两臂尽量外展,从不自然而求自然,当两掌有热、麻、胀感觉后,加强意念,此时两掌变厚变大,可与天地相接,达天人合一。此时你会感觉到自身已不存在,融入天体之中,逍遥自在。但此时切不可为外景所惑,应一气贯穿,微守丹田即可。此属初步功成,练到此可保君一年四季不用求医部药,其详细功法体系容有机缘再叙。但切须牢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会成功。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读者自行体悟,自可妙悟玄机。

第二段功法中仍然不断重复其主旋律,形成一组动作功法,不断加深,提功炼意,使自身修为更进一层。

第三段:鼎凭单臂举(举鼎式)

原注:胸要少挺,目微上视。

具体动作:前式稍停,由庚字式转成戊字式,双脚内八字站立姿势不变;当双手由下缓缓上提与口平齐时,双手腕内旋,右手翻转掌心向下,五指微屈,尽力向下顺胸前按压;左手翻转后掌心向上,五指微屈,由口前向头顶部尽力托举,两手背上下遥遥相对。目微上视左手。如图3所示。

要点说明:

双手举按要尽量展臂用力,以两手掌根处着力为佳;两掌背遥相对,形成二争之势;吸气时,目微上视,可清泄阴火;此式宜慢宜缓,不可过于僵直,以便舒筋活络,打开手臂穴道。对治疗高血压疾病甚有帮助,但须严格按动作要领去做。

壬字式:

原注:翻掌时,目注上手。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双掌猛翻,双掌心遥遥相对,目视左掌;然后,左掌顺胸前划落,右掌沿胸前上提,两掌缓缓相合于口前;同时,缓缓屈体下蹲成坐马步式。目视前方。如图壬所示。

上式稍停,随即起身,下体仍保持内八字站立姿势不变;同时,左掌右掌内旋,向头顶上撑举;左掌沿胸前下按,双掌背遥遥相对。至此,举鼎式方告完毕。前式稍停,继续按前法做壬字式,当两掌相合后,蹲身成坐马步式,双掌亦同时向外翻推成丙字式;接着继续做丁戊庚三字式动作。至此,第三段结束。

要点说明:

翻掌时,动作要干脆利落,快而不僵;相合时,动作宜缓宜慢,掌成阴阳,掌心相对,两劳宫穴相应,两掌间有相吸相斥之感,使气息相连,通经活络。久而习之,可使手之三阴三阳经脉通畅流利,自无肢节阻滞之疾。

在这一段中分左右而行,动作较多,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故而宜缓宜慢,配合呼吸,以意行气,气行双掌,久练功自出矣。

第四段:剑向半肩横(负剑式)

原注:臂肘稍屈,掌心向上,头顾左右足踵。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由庚字式转换成戊字式。下体内八字站立姿势保持不变;左臂缓缓向左背后插转,右臂缓缓向头顶撑举;上体姿势尽力不变,头向左转,目后视右脚后跟。上动稍停,身转正后,右臂缓缓向右背后插转,左臂抽出向上缓缓举于头顶上;上体姿势尽力保持不变,头向右后转,目视左脚脚跟。左右势法相同,惟方向相反。此即负剑式。上式稍停,身体转正,双臂向左右两侧伸展,高与肩平齐,掌心向前,一如前辛字式;稍停之后,继续接做乙丙丁戊庚五字式动作。至此,第四段结束。如图4所示。

要点说明:

此式旧说由庚字式后接练负剑式,可师传时却是庚戊同做后接练负剑式;旧说做辛字时,动作直接转换。可余师传却是两臂回合于胸前,而后缓缓舒臂展伸。特此说明。

练负剑式时,臂肘虽云稍屈,但亦应力求伸直,此即:曲中求直君莫忘,展开两臂气力增。背后插转之手,掌背紧贴上举手之腰部,掌要平;初习时,上体可随势左右旋转,待习练日久,旋转幅度会越来越小,颈部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大,头颈旋转会更灵活自然。

第五段:擒纵如猿捷(猿蹲式)

原注:前抵两臂宜直,宽窄高下视肩为准。拳出掌回,坐马不变。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由庚字式转换成戊字式,双手由下经胸前提至口时,双掌变拳紧握。然后,屈体下蹲成坐马式。双腕内旋,使拳心向下,展臂双拳用力向前撞击,力达拳轮;随即双拳变掌,手腕外旋,使掌心朝上,屈臂收回于胸前;然后,双腕内旋,握拳向前撞击,如此三次。当双掌收回于胸前时,翻手外推如丙字式,继续接练丁戊庚三式。至此,第五段结束。如图5所示。

要点说明:

握拳之法练习时有两种:其一是螺丝拳,如形意门中常用此握拳法;其二是握固拳,即大拇指扣于掌心,其余四指覆之,诸多道家实修功法均要求如此,读者可参阅拙作“十二段锦养生术”。各有其用,各有其妙。由拳变掌时,双掌可原处左顺右逆划一圆,然后回收。双拳前撞时,速度要快,劲力要猛;双掌回收时,动作宜缓,应圆活柔顺,不可僵滞呆板。自始至终,冲拳回掌,目随手之出入而视之,其它各动,要求同前。

癸字式:

原注:十指交叉,尽力上举。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由庚字式转换成戊字式,当双掌由下经胸前上提至与口平齐时,双手十指自然交叉,然后双腕内旋,使双手掌心向上,双臂缓缓向头顶上尽力上举。目平视前方,如图癸所示。

要点说明:

双手交叉上举时,动作宜缓宜慢,有托举之意;亦含顶撞之劲意。双臂尽力伸展,双掌尽量用力,力达双掌根,掌心微外吐。

第六段:威严似猛虎(虎踞式)

原注:屈身掌及地,左右绕足行。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下体内八字姿势不变,双掌仍然保持十指交叉,身体弯屈向下俯身,双掌外旋随体下俯,双掌向下在体前按压至地面双足之间。少停顿,双掌自然分开,双手仍掌心向下,顺足尖沿脚外侧向后摸至足跟处,然后再逆转回至原处。稍停顿后,身体缓缓上起,双手翻转掌心向上亦随其上提与口齐;然后,屈体下蹲成坐马步式,双掌内旋翻转,使掌心向外推出,如丙字式。继续做丁戊庚三字式。至此,第六段结束,如图6所示。

要点说明:

初习此功时,由于肢体僵硬,可下按至膝,双手分左右摩膝;如果患有风湿或类风湿膝关节炎,久练此式定可活动自如。随着习练的时日久长,自可渐至地面。惟在膝部时,以手摩触膝眼穴、阳陵穴为佳。可逐步及三里穴、丰隆穴、昆仑穴等相继施为,逐渐行之,其效更佳。习练时,一定要缓慢,不可过快;双掌应尽力下伸,但不可上下起伏,尤其是患高血压病症者更应注意,切记!双手绕足行是指左手绕左足,右手绕右足,双手可抱足前和足后,视自身功力而定,不可强行练习。

第七段:更同飞燕急(飞燕式)

原注:臂与肩平,掌心向下,微开肩。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下体内八字站立式保持不变,由庚字式转换成戊字式,双手掌心向上,由下沿胸前上提至与口平齐;然后,双腕内旋,使掌心向下;随将两臂向左右伸展,使两臂与肩平齐,掌心向下;立身中正,两臂微向后仰,如紫燕斜飞。目视前方。如图7所示,此即为飞燕式。上式稍停,屈臂使两手提至耳后,如乙字式;继续接做丙丁戊庚四字式。至此,第七段结束。

要点说明:

此式之双掌要尽力向左右伸展,要松肩虚腋,不可僵滞,更不可抬肩耸肩;身体正直,不可前俯后仰;双臂微向后仰,具开胸肺,顺气活血,通经筋舒之功;两臂外张直接牵动手三阴和三阳经脉,并且使背部肌肉群得到锻炼,从而使头项肌亦有所发展,直接作到脑后玉枕和夹脊二关;十指外伸展,须用暗劲,不可用僵劲。若双臂不外张,则为少林之展翼桩,不可小觑。

第八段:立马告功成(立马式)

原注:足踵离地,用力下顿三次。

具体动作:上式稍停,由庚字式始,前脚掌着地,足跟离地,使身体上起;然后,保持庚字式姿势不变,用足跟用力顿地三次。目向前平视,如图8所示。

上式做完后,仍保持庚字式姿势,轻闭双目,调匀气息;然后,双臂缓缓放至体侧,略略走动数次;接着,再继续左右踢脚,左脚向右侧踢,右足向左侧踢,左右各踢十余次;然后,左右两脚再向左右外摆踢腿,各摆踢十余次;做完踢腿后,再以两手前后摔动十余次;然后,调匀呼吸,收功。至此,第八段结束。

要点说明:

足跟顿地时,应用地面的弹力,连续顿足三次。此式之目的是振动足三阳和足三阴经脉,使气血通畅,流利无阻,身体安康,袪病延年。所谓:健康始于足下。此为八段收功,故其为一组手足活动动作。踢腿尽量高踢,且手臂可伸展与肩平齐相互配合,如同武术训练中的基本功一样;前后摔臂时,如果不轮转,以肩关节为轴,前摔时掌心朝前,后摔时掌心朝后,可用力亦可不用力,视练功目的而定。若双手轮转,可原地,亦可配合步法做乌龙盘打。总之,举凡武术动作中的基本功均可在这一段练习,其锻炼相当广泛。

从这套八段锦整体结构来看,以文象起,以武象结束。故而练习完了以后,调理气息就显得非常重要。学者不可不知。

调理气息之法,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如道家内传“逍遥步”、“仙鹤步”,“引气归元功”等均可参考行之。切不可骤然停止,以免气血瘀滞有伤身体!切记!

至此,八段锦立功全部述毕。

说明:

1、这套八段锦功法动作难度较大,读者在练习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可选其中的任一、二段进行演练。初习时,姿势可放高点,待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可放低架势,但呼吸和意念要领不能变。初习时,如不能很好配合意念和呼吸,可以将其做为体操去练习,但后再逐步加之,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这套功法与其它功法不同之处,时时注意呼吸,刻刻留意意念。意识活动贯穿于整个功法之中。至于意念活动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应根据自己实修过程中逐步调节,以适中为度,总在似有似无之间。

3、读者在修习时, 对传统中医针灸学稍加涉猎,明白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循环之理,并对人体气血进行有个常识性了解,以便于实修。笔者将逐步整理部分针灸学歌诀供读者修习各种功法时参考。

4、功法作用可参考文后所附“原始八段锦图诀”,相互结合,相互参考。

附注:

目前,立功八段锦在全国各地习练者众,流传的套路也相当多。据笔者所知,就有七八种之多,但大多以无名氏的原始八段锦发展起来的,并且结合了中医传统理论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为此国家为提高全民健身实效,特出版了一套丛书光碟。八段锦衍变不在本文所述范围,笔者当另撰文研讨。

 原始八段锦功诀(简图附后)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本文在整理过程中,由于手头资料匮乏,之恩师已做古,虽笔者数易其搞,但水平所及,故当有许多遗漏和谬误,尚请名家巨子斧正,以利功法的完整与系统。谢谢!

此文曾经在武林杂志上发表过,读者可以参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