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在家生产经历(产前准备、生产纪实篇-完) (图)

(2007-08-18 22:12:47) 下一个

面试二 Jackie
面对面见了Jackie才知道,哦,她就是那样的性格,温和沉着,不急躁,说话清晰。在后来的生产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这几样性格特征是多么重要:我的确不需要助产士给我喊号子,也不需要情绪高昂的气氛。

这次面谈我老公和婆婆都一起来了。Jackie的生产中心其实离我婆婆家开车十分钟都不到。顺着交通主要干道往右拐进一条稍小的岔道,就能看见右手边枝叶掩映中的一幢平楼,虽然不华丽,但花木围绕。周围也没有住宅,一圈停车位然后就是高高的树,可谓自成一体,很有私密性。拉开门就见一位着布裙的中年女士,浅浅的笑容,头发灰黑夹一些银丝,我直感就是她。

我们然后坐下来交谈,问题,回答。得知Jackie曾经做过十几年妇产科护士,由于深感许多不应该发生的手术和其他生产问题,她最终决定返回医学院,取得助产士硕士学位,开了自己的生产中心。现在她担任休斯敦地区助产士协会的会长,致力于美国妇女生产革命运动(现在主要是传布“在家生产”的理念,最终走向“从医院生产转向在家生产“,像荷兰一样,70%都是在家生产)。她的生产中心,布置得也很软性:客厅一半是办公区,电脑、文件什么的,一半是会客区,舒服的沙发,茶几上有几本在家生产的实拍相册,墙上挂着很多合影,其中一张是Jackie五个儿子。客厅还有一个玻璃门隔间,是个小型的图书馆,与怀孕、生产、育儿三部曲有关的书籍、DVD、录像带,甚至相关的一些用品,象孕期服用的FLORADEX, 新妈妈乳头酸痛抹用的Lanolin,哺乳用的枕头,背宝宝的背巾等等,应有尽有,咨讯、样品,我后来是受益匪浅啊,学到很多东西。客厅过道后,两个分叉,一边是助手办公区,卫生间,一边是大孩游戏室,两个检查室,然后一个大房间生产用。这个大房间布置得就像家居一般,不是说放盆花之类,而是大的按摩浴缸、queen size的木床,床头柜、灯,贴花纸的墙等等。我在这个生产中心看到的唯一带有医疗特色的装备是一张检查床。仅此而已。

这次面谈也不仅仅是我们问问题,Jackie也是有问题问的,像我们的家族病史啦,我的孕育史啦之类的,主要是看我是否适合在家生产。她说一般有过剖腹、孕多胎、过预产期两周、孕妇贫血、胎儿臀位等这些情况,在医院生产是要安全些的。大多数的正常怀孕(指孕妇健康、胎位正),其实在家生产更安全(指顺产率高,
感染率低)。万一有情况,Jackie也有一位后备医生(back-up OB),就在生产中心附近的医院--如果我选择在生产中心生的话。

然后我们谈了费用问题。在家生产一般是3500刀,鉴于我是孕七月才转过来的,就3000刀。这个费用包括产前检查一直到产后六周。预产期前的一次检查、接生、和宝宝出生后的两次血液采样(出生第二天和第一周)她都会到家里来。我们唯一要额外出的费用是购买一个接生用的kit,就是到时垫在床上或地板上的吸水垫子、消毒手套、橄榄油等等之类的,40来刀。3000刀是保险公司和我们一共要付给她的费用,其实到最后我们收到的账单也就200刀(自己掏腰包)。这个费用是非常之低的。

我们都很满意Jackie,就决定不再面试其他的助产士。然后我打电话给我的OB, 她也爽快,把我的病历转给了Jackie。我就正式开始去Jackie那儿看产前检查了。

虽然每次检查我得上高速开45分钟车到Jackie那里去,不如以前走路5分钟到家门口的医院那里去那么方便,但我真的一点也不后悔我的决定,因为每次到Jackie那里去,我都心情愉快,她总是微微笑着,让人觉得如沐春风。我们之间没有隔着一个护士来起承转合,每次检查都是她:验尿她会指着试纸上的各种颜色告诉我它们指的是哪种指标,检查宫高她会报给我听,拿个相应大的宝宝模型给我看,比划给我这时肚里的宝宝是怎么躺着的。。。跟我聊聊天,问问我婆婆的情况等等,就像一个朋友,不过度热情但让你觉得体贴自在、被关心。在这里我感觉到自己是作为一个女性被“同情”对待的,而不只是“病人”。

检查过后我一般不马上走,而是到她的“图书馆”流连忘返。通过从她那里借来的书籍和录像(见附录一),我对美国“生产”的真实情况、助产士的实践有了系统化的认识,了解到了妇产科医生、助产士的医学训练背景是怎样影响一个生产过程的,也了解到了产妇本人作为生产主体,其身心准备对生产的关键性作用,生产这一事件对女性本人的内在影响,还学习到了宝宝按摩对母子感情、宝宝心智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这些知识为我从心智上自信地、平静地迎接生产起了很大作用--虽然还是那句老话:生孩子的当时,是身体做主。

我相信一切都会顺利:I’m in good hands.




生产:
预产期5月6号。5月8号早上大约八点醒来,慢慢翻下床站起来,一瞬间感觉到破水了,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喷涌”,而是顺腿而流。我和老公都很镇静,特别是他,我告诉他“破水了”后,因为担心木地板被流出的羊水弄湿,站在原地不敢动。老公过来伸手把我牵到浴室,边说“一切我会清理好的”,这让我心里很安慰。

然后我就冲澡,出来后向爸妈宣布了消息,妈妈马上蒸了鸡蛋和肉,我就回到床上捧着碗吃,打算休息好以迎接前面的“hard work”—这俩词经过Jackie经常说,已经深深嵌入我脑中了, 我已经做好思想准备:生产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确实轻松,没什么痛感。一边老公给Jackie打电话了,报告破水的消息,主要是让她作好不久要接生的准备。我“听到”她那边问羊水的情况,老公说“是清的,暂时没有流很多”,鉴于此,加上我的宫缩还没上来,Jackie就没马上过来。我也不慌张,反正是在家里生,丫头你就慢慢来吧。我边就想起了昨天的一些征兆:在走路时,感觉到大腿根的神经时不时地被压一下,尤其在临睡前向大床走趋势明显,甚至“她”整个头部压在我的宫底。晚上更做了一个有关她的梦:她已经是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了,黑黑的齐耳童发,眼睛像极了我的,而面部其他部分像老公--我记得自己是仔细端详了她的。真有意思,“有人”会给自己报告要生的信息啊。这个孩子一定很健康,不多不少怀到足月要出来。“她”也很体贴,把时间选在周末过后的周一,让她的父亲好好地休息了两天。如果是今晚出生,一家人就可以一起迎接明天的和煦清晨了。

但是我的美好期望没有实现,一整天都没动静,甚至羊水都没再流。我估计是女儿的头像瓶塞一样把宫口堵上了。这是可以想象的。因此也不紧张,就是等待的过程有点熬人。一天里在家打转转,试图启动人家都避之不及的阵痛。一直到晚上十点,在老公陪我出去散了一圈步以后,阵痛才开始出现,规律,但间隔很长,10-15分钟一次。阵痛出现后我手里就一直捏个手机,用计时器功能来监控间隔。老公认为还要一段时间才会宫口开大,现在打电话给Jackie,只会吵着她休息。
我们就关灯躺在床上数阵痛。阵痛来的时候,我就告诉老公。他从背后抱着我,握着我的手鼓励我,到后来不知是由于他先期而至的父爱使然,还是由于他本人是医生的缘故,每到阵痛来时,他用手摸我绷得紧紧的肚皮,摸就要出生的宝宝的躯体轮廓,我还真感到有点难受:本来阵痛就弄得我浑身紧张,自己已经像受伤的母兽,敏感地容不了任何碰触。但是我在心里想:老公他在提前跟宝宝交流呢,也许宝宝通过这个能感觉到爸爸妈妈都在期待她,会和妈妈合作,好好地出来吧?

老公熬不住,睡觉了。但是我睡不着。因为身体是我的,宫缩来的时候我当然有感觉,感到痛,虽然不是撕心裂肺、刀割的痛。但是这个痛真的是可以忍受的,因为我知道我的女儿在里面,是身体在做准备,是子宫肌肉在拉伸,好形成产道。我就一直这么想着,在黑暗中盯着手机屏幕,等待着一波又一波阵痛袭来。最后躺着让我感到把握不了痛了,不,应该说是把握不了自己的身体了,想想叫醒老公,除了让他同情一把外,对身体里的痛也起不到实质性的减轻,还是自己扛扛吧。我就起床了,走到客厅里,驻扎在木摇椅里。摇啊摇,你别说,这个摇还真 帮助很大。要不是婆婆睡在客厅里(她想第一时间看这个孙女,我父母现在用着客房),我想呻吟两下也会让我好过许多。可是我得忍住。就这样在黑夜里,一个人忍了五六个钟头。这时的阵痛大约是5-7分钟一次了。

5月.9日上午,打了电话给Jackie。她和助手来了,带来了我要求的Birth Ball,问了一些情况,用Doppler听了胎心,然后内检了一次(本来只是查是否还有羊水,“顺便”查了宫口开的情况。让我想象一下就惧怕的内检就这样完成了。--好! 而且这是整个产程中的唯一一次内检。),告诉我大约开了3-4指,今天晚上应该能见到宝宝了。她说先行返回,因为干陪着恐怕也没什么用。她让我在宫缩规律到3分钟一次时再打电话给她。我心理上是欢迎这一决定的。因为确实如此。我直觉上知道离真正需要她的时候还有一些小时。我不想让她们干等着,那样自己也不自在。我们一起吃了妈妈做的中饭,然后他们离去了。

下午三四点开始吧,宫缩的强度开始让人有些受不了了—需要用呼吸和其他个性化的方式来抗住和通过一浪一浪的宫缩。

我先是在Birth Ball上坐了一些时候。坐在这个大圆球上,一是感觉屁股底下软软的,又有一种通透感,比坐在床上、椅子上都舒服,二是我可以活动腰以下部位,特别是臀部,这样在阵痛来临时,可以自己掌握节律,旋转、摆动,来适应痛的活动。这时我是很难想象在医院里躺在高高的产床上,被各种导管、线“缚”住的状态的。这时最需要的是一种动的自由。

宫缩越来越强和频繁,我开始试验各种方法来把握住自己:冥思法—坐在球上,面对墙,闭眼、呼吸;转移注意力法—还是坐在球上,拿本书,一行一行地读;
求助法—叫来老公,胳膊揽着他的脖子,向后仰,宫缩来的时候,就像仰泳一样开始在半空中“游动”。。。后来我转移到木摇椅上去了—这时觉得大球太晃了,我需要一个稳固的空间,需要身体背部被支持。不游泳了,但是在阵痛袭来时,我要把自己吊在老公身上让那最强的一波通过。结实的木扶手和可摇动的椅身也大大地帮助了我和宫缩的“合作”。

老公一度想试图通过与我一起呼吸来帮助我。这也是医院产前学习班上主讲护士大力推荐的一个镇痛方法:由丈夫或助产者引导呼吸,因为恐怕产妇当时头脑混乱惊慌,不知道要做什么。我的体会是:由他人引导呼吸—大大地错!呼吸对镇痛是有帮助的,但是得由产妇本人顺着她身体宫缩的节律来做才有效,不然反而打乱自己的阵脚。我就是这样。甚至老公一开口说话,我就觉得什么都乱了,阵痛就加倍地痛—主要是心里慌引起的。我是闭着眼睛,想象海水,自己随着浪一波一波地浮动,实在痛的时候,发声呻吟。痛吧,痛吧,来吧,来吧,我就这样跟你一起游泳,跳舞。真的,阵痛不是尖锐地、撕碎的痛,它是一种螺旋的,涌动的力量,你可以与之共舞的—如果你允许自己,放开自己的话。感谢老公,在当时非常理解地顺从了我,用他的力量在场支持我扛过了阵痛。

后来,到了大概是宝宝开始向产道进军的阶段,我感到肛门处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逼迫。大量液体涌出来,身体开始控制不住地发抖—我也不去试图控制。老公帮我垫上了birth kit里的垫子,我心里面就完全放松了—地板不会弄湿了。在间歇时间我还指挥老公把放在婴儿房里的garden tub放满了热水,因为我听说阵痛很强的时候,泡在热水里会对缓解痛有奇效,而且甚至宝宝都要在水里出生。辛苦老公了,在两个房间穿梭,一下子被我唤过来,一下子去看水放满没。水放好了,然而我再也不愿离开那张摇椅了,好像它现在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Jackie和她的助手已经到了,她们来时,我正控制不住地发抖,感到身体下部被强力压迫。Jackie说,看来我处于很“tense”的状态。用doppler隔着肚皮听了胎宝宝心跳,确定一切进展正常后,她告诉我“You and baby are doing very well”后,没再说很多话,和助手一起在房间里准备:把垫子在床单上下都铺好,确认给宝宝准备的包在哪里,读我头天晚上写好放在床头灯下的Birth Plan(见附录二)等等。她铺床的时候说,万一我想回到床上,一切就绪了。她接生的人里面,有在水里生的,有在过道里生的,有扶着椅子蹲在地上生的,有坐在专门的生产凳上生的。。可谓五花八门了。她铺床只是以防万一。如果我想在摇椅上生,是可能的。我也差点认为自己要在摇椅上了。

但是不多久,我要求老公把我抱到床上去。因为我感到浑身紧张,像满弓的弦,下意识里我知道这样紧张的身体状态不利于生产,因为我在“对抗”,而不是“合作”。被抱到床上后,有了依靠,确实有所放松,就集中精力PUSH了。

我开始push,完全是听从自己身体的指挥—痛感好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向外冲”的力量,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唯一想到能做的就是“助它一把”,于是就开始push了。这是一个没有想到的经历:我以为一定要助产士检查宫口开的情况,然后告诉我什么时候push。我的助产士在我宫缩开始到push,就检查了一次宫口,还是因为查羊水顺便的。在整个过程中,她对胎儿的监视,主要是两点:一是老公打第一次电话时,问羊水状态,二是现在每隔5分钟,用doppler隔着我肚皮听胎心跳。就是这个,也足以“烦”我了,我现在知道“母兽”这个词的含义了:一点碰都受不了。不知道在医院生产被各种导管、仪器监护,然后被医生、护士查来查去的感受会是如何啊。我想起二嫂几年前在国内生时,医生频繁来查宫口,她烦的、难受的样子,正是那个样子让我从此惧怕内检。但是在助产士这儿,宫开几指好像不是那么重要啊。后来我老公说,就是的,小孩要什么时候出来就会出来的,查宫口又不会帮助宫口开快,完全是医生为了估算时间,安排自己的工作节奏,多少还是有点从医生的主导欲出发。

Jackie保持着听胎心的频率,跟我说胎儿在我PUSH的时候心跳还加快呢,这说明她状况很好。我就非常放心而信心十足地一心push了。在push的时候,那种需要用心灵、需要闭上眼睛专心致志去合作的痛感变化了,主要是传给你“力”的信息,而不是细致感官的刺激。我感到自己被这个巨大的力往外吸,像体外有个黑洞似的—这就是子宫这块身体最强大肌肉最极致的状态。我很快就知道怎么配合来帮助子宫本身主动的push来用力。PUSH了好几次之后,也意识到用力的点不对:不是往肛门用力,而是往宫口用力,那才是宝宝的出口呀。这样我的push就开始见效:Jackie和老公开始传给我评论:见到一圈头发了,好样的!再接再厉。

我侧身左躺着,右腿被Jackie或是她的助手扶着抬高,自己则闭着眼睛,把头埋在老公怀里埋头苦干,PUSH那个我并没感觉到的“头”,一路都是眼睛闭着:我知道自己在家里,在每天睡着的床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熟悉的;爱人在身边,关切地帮助着我;受过专业训练的助产士和助手在旁边,我的宝宝不会掉在地上。我闭着眼睛,进入了“自己的世界”,那是一个“意志指挥一切”的世界。一旦睁开眼睛,它就模糊了—太真太现实的世界反而分散我的意志。后来谈起这个经历,朋友说我是进入了“自我催眠”状态—据说有人在阵痛时接受催眠术会完全感觉不到痛—从开始PUSH后,我真的不感到痛,后来在push间歇时,甚至感到短暂的睡眠状态。我告诉Jackie我怎么想睡觉(心里耽心会不会耽误宝宝),她说这是自然机制使身体分泌了一种化学物质,使我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恢复一些体力。这样我就放心了:就算真的睡过去了,也是对生产好的。但是当子宫的那股力上来的时候,人自然就搭起精神来了。

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沉醉”,然而,时不时地被老公“喝点水”的声音提醒着回到现实世界,睁眼找到递过来的吸管吸两口,又闭眼潜回到“自己的世界”。老公和助产士Jackie在这一过程当中,非常配合,没有半点惊扰:老公躺在我身边,充当我的横梁,又及时给我补水;Jackie声音温和平静,除了在我PUSH后告知进展,表扬我好样的,继续努力之外,没有废话。那个助手是根本没有声音。我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我知道大家都在支持我:我的手心和脚背,不知被谁握着;我的受压迫、被拉扯的肛门会阴处,被热毛巾捂着—仅这几部分人与人之间的触接,已让我感到,全部的身心都能交付出去,只剩下精神集中PUSH。

经过大约近两小时的PUSH,我有点烦了,想结束这没完没了的重复,于是鼓足劲,啊,我的宝宝终于探出头来了!老公后来模仿给我看宝宝是怎样头转了一下,然后张口打了个哈欠(不出声的—还没用肺呼吸)!接下来就容易了,只一下,宝宝就滑出来了!Jackie把她举起来,说:“You got a fat baby!” (后来称知道是7 bl 11ounces)。我看到她,大叹:“MY GOODNESS”!心里的话是:我的女儿到了,真地来到了,她是真的,活的一个小人儿!



女儿被毛巾一裹就放到我的胸口了,母女开始眼神交流。不久她开始啪啪地啜拇指,我还傻乎乎地问:她为什么啜手指?老公一句点醒:她要吃奶呀!我感到幸福地不得了:我当妈妈了!

老公一直在我身边,和我看着女儿,我们欣赏着她,说着话。这儿胎盘娩出了,Jackie帮我再按摩了几下,说是有助于排出淤血。老公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好”,意思就是可以把孩子抱走了,去洗澡,量身高体重什么的,然后给等不及的奶奶、姥姥、姥爷看一圈。老公和助手就忙着这些事去了。这边就留下我和Jackie。我想冲个澡,结果一站起来就晃神了,好一会才回过来。这就是孕后期贫血对生产的影响。Jackie说我当前就呆在床上吧,她让我老公弄来热水,她用毛巾帮我一块一块地擦身体。我那时真觉得暖心极了:长这么大,只有我妈做过这事呢。然后她扶我躺下,告诉我还有一件事要完成:缝针。因为有轻度撕裂,老公解释说,就像手指之间裂开,还需要靠缝线固定两边肌肉,这样愈合好。缝了四针,老公在旁边跟我说话帮助分散注意力。我想起面谈时问Jackie会不会剪会阴帮助宝宝出生,她说:开剪往往使裂伤更大。真庆辛一切顺利!然后想起胎盘来,问老公要来看一看,结果他说已经种在我们为纪念女儿诞生买的无花果树下了—动作还真快啊!

Jackie和助手在家里吃了饺子,然后离去了。留下我们一家人。婆婆走进来,很郑重地向我道喜,说:你做得很好。祝贺你成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妈妈在门口,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说:妈妈,煮碗面给我吃,好吗?

女儿回到我身边,面也吃完了,夜也深了,十一点吧,一家子就关灯睡觉了。我开始了做妈妈的辛苦但快乐着的生活。

 后记:产后Jackie到家里来了两次:第二天来取宝宝血样,观察我的身体情况;一周后再次来取宝宝血样,并送给宝宝一柄刻有她名字的小银匙。宝宝医生在第三天时应我的要求作了home visit。我的产后恢复很好:生产当晚开始自己给宝宝换尿片(宝宝睡在大床边的摇篮里),第二天起床冲了澡,第三天在后院太阳底下亲手给宝宝洗澡,第五天宝宝的脐带就掉了。。。产后六周我开车带着宝宝去Jackie的生产中心作了产后检查,子宫恢复良好。产后没有便秘问题,排尿在一个月内有点松,但很快就恢复了。奶水在第二天正式上来,一直很好,女儿现在还没断奶。
 感想:
1. 我感到很幸运自己能在家生产。在国内,即使有这个想法也是没条件实现的。这一点,我要感谢美国化自由的社会恩惠。也很幸运有那个朋友的出现,不然我恐怕也是随了大流。也幸运碰到了合适的助产士,使生产体验非常地美好。做医生的老公也一直说:Home birth is so much nicer!
2. 我总结的在家生产的优点:
由于环境熟悉,产妇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精神放松,很利于产程进展;
生产个性化,产妇有主导权,这符合生产的特点—本来孩子就是从娘胎出来的嘛;
家庭环境由于活动简单,比医院更卫生;
宝宝一出生就在浓郁的家庭环境里,对其心理发育是个最佳的开端;
在家顺利生产,使产妇在心理上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很快进入母亲角色。



 附录一:我看过的与生产及新生儿有关的书
1.Methods of Childbirth (讨论在美国的生产)
2.Ana May’s Birth Book (美国著名民间助产士Ana May在田纳西州的接生故事)
3.Baby Catcher (专业助产士Peggy Vincent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接生故事)
4.Birth from Within (从心灵上准备生产)
5.Transformation Through Birth (生产对女人的蝶化)
6.Nurturing Touch at Birth
7.Infant Massage
8.Your Amazing Newborn
9.Scientists in the Crib

附录二:我的生产当天计划(BIRTH PLAN)
1. 勿给宝宝滴眼药水
2. 宝宝出生,立即抱给母亲;推迟家庭其他成员进入产室(除配偶外),直到母亲与宝宝相处一段时间,且胎盘娩出
3. 由宝宝父亲剪脐带
4. 推迟对宝宝的剪脐带、称重及体检等新生婴儿常规事项,直到母亲觉得是时间为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