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应有情----伊斯坦布尔游记(三)

(2009-05-18 20:37:55) 下一个

(三)皇宫展览馆

离圣索非亚大教堂不远,是昔日的皇宫,现在开辟为展览馆的托浦卡皮宫。托浦卡皮在土耳其语言中,是炮台的意思,来源于皇宫外的大炮台。从1478年到1856年,近四百年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他们的妻妾嫔妃,就生活在这个宫殿里,使它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中心,也为今日的伊斯坦布尔最引人注目的古迹之一。

从旅游介绍上读到,一个令这个皇宫很出名的原因,是它庞大的后宫。虽然伊斯兰教允许一个男人最多可娶四个女人,但对他们的苏丹来说,这四个的规定,是不具备约束力的。历史上记载过,最多女人为一个苏丹所有竟是一千二百之多!更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竟然也有和中国宫廷中太监一样的男侍。对大多数从西方来的游客来说,这大概是很有吸引力的噱头;但对读过、看过、听过太多古老中国宫中风云的我,自然而然地有些反感,尤其是想到那一大群的太监。另加上有几个重要的分馆不开放,我们就放弃了进去看一看的想法。和孩子们商定好,去另一个皇宫博物馆,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宫殿--多玛巴切宫,参观。

多玛巴切宫建在面临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湾,外观设计参照法国卢浮宫,基本是欧洲风格,看不出穆斯林特色。内部装璜和照明,是由当年著名欧洲艺术家设计监造。为装璜这座宫殿,用了十四吨黄金和四十吨白银,可谓挥金如土。这个工程,使奥斯曼帝国欠下了大量外债,加速了古老帝国没落的步伐;尽管从表象上看,这座19世纪中期的建筑,拉近了奥斯曼帝国与当时文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什么是真正的先进文化呢?”我这样问自己。

在乘船去观赏博斯普鲁斯大桥的途中,我们看到多玛巴切宫临海一侧的外景。当时,并没有感受到它的豪华。但当我们置身于皇宫中,特别是走进中央大厅(庆典大厅),后,竟被它的雄伟,精湛和华贵,震撼得无以言表。不敢相信,从外表看,它只是个二层楼的建筑。不敢相信,它建于19世纪,建于帝国已经开始日落西山的末世。我暗自庆幸我们在这次游览的最后时刻,参观了这个皇宫。这样,从1500年前的圣索非亚教堂,到400年前的蓝色清真寺,再到150年前的多玛巴切皇宫,我们贯穿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

第一个皇宫,建于500年前的托浦卡皮宫的大门。和下边的图,1856年完工的多玛巴切宫相比,就看出时代的变迁了。




第二个皇宫,多玛巴切宫的正门,现在是政府的办公部门。进皇宫博物馆要从侧门进去。




对外开放的侧门和皇宫卫队。他们和皇宫一样,只有“秀”的意义,还真能指望他们打仗?




在海上拍的皇宫外景。她不是很显眼的,开始没看着,差点误了拍。




新皇宫的后宫。这里住过多少嫔妃,介绍中没讲,我也就不敢瞎猜和瞎说了。




接待大厅。看看镀金的椅子和东方的传统红色,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接待大厅的另一侧。这个大瓷瓶晶莹圆润,可就是不让走进点仔细看看!




什么时候你知道的,中东人(阿拉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还用壁炉,而且还是如此漂亮的壁炉?花案和色彩很有民族特色的。




下面这图,是苏丹的茶具。土耳其人爱喝茶,对茶具很讲究。在街上和市场里,经常可见外卖送茶的,而且多数时候光是送茶。茶并不便宜,多于2美元一杯;而那一杯只有麦当劳小号咖啡的一半。土耳其人叫茶就是中文的“茶”音,可见渊源在中国,是丝绸之路的成果。我喝过几次,不对口味,还是中国茶好喝。




苏丹的金器。什么都不说了,人人都想当皇帝,大概就是为了这些珍宝和后宫数不清的女人。




苏丹也读书。真想过去看看他们都读些什么,儿子亦然。




办公区到中央大厅的过廊,谁能不喜欢这种格调?




下面的四张照片,就是令我惊叹不已的中央大厅,它长四十五米,宽四十米,高三十六米,四周是五十六根镶金的柱子,顶棚布满精致的雕刻,中央穹拱如七彩花屏。这个大厅只用于苏丹正式的国事和外交事务。第一张图上的沙发和屏风,就是苏丹的位置。这个大厅不许女人进来,就是王后太后也不行。她们只有得到苏丹允许后,从顶部的几个琉璃窗口,遮住脸往下看,假如有什么表演的话。


大厅


玉柱


雕梁


彩屏穹顶


最后,为游客导游的帅哥,为大家讲了大厅里高悬的水晶大吊灯的掌故。这个吊灯直径超过五米,重达四吨半,上有二百五十个蜡烛台。建皇宫时,人们被告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为表达对苏丹的尊敬,决定赠送这个超大的水晶灯。世界上最强大的大英帝国女王,赠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灯,多么自豪和荣耀啊!等土耳其从奥斯曼王朝中走向民主共和后,人们在苏丹的文件中,发现了天大的秘密:奥斯曼王朝为水晶吊灯付钱给大英帝国的账单!




出了宫殿,看见一座精巧的铁门,正对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让我突然想到,海峡的那一侧,就是亚洲,就是我们古老中国所在。建造和使用这个宫殿的时代,正是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最后时期。比奥斯曼帝国更悠久,更强大的中华,同奥斯曼帝国一样,也是在新强权向前发展时,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中国曾经有个圆明园,被英法两个强国放火烧了。我在想,如果没烧,是不是比眼前这个更雄伟,更绚丽?






“伊斯坦布尔游记(一、二)”在 “红痴史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jzjz 回复 悄悄话 喜欢新皇宫的花园和环境, 内部装饰则有点过犹不及. 好文好图!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闲人Filiz的评论:谢谢你篇篇都看,都评:)
闲人Filiz 回复 悄悄话 照片拍得真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