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独孤九式之五----偷的浮生片刻闲,浊酒一杯看人间 (图)

(2007-02-03 16:51:47) 下一个
在家里的时候,家里每年都种水稻。江南可以种两季,第一季种的是早稻或者是杂交稻,6-7月份就可以收割,早稻打出来的早米,比较粗糙,虽说吃粗粮更健康,但口感不是很好,一般当作“皇粮国税“交给政府了,当然不是白给,政府会象征性的付点钱;杂交稻的口感不错,一般留给自家吃。第二季种的是晚稻和糯稻,晚稻是在10月下旬收割,口感最好,米香最浓,大部分是自家做年糕用的,留下少量的晚米,则是过年过节或者稀客来的时候做饭吃的。糯稻的收割还要晚10来天,收割的时候一般是刚刚降霜的时候,农家很少做糯米饭吃,糯米的用途有二:一是做年糕的时候在晚米里面粲一些糯米,这样年糕的口感就柔和一些,适合年长的人吃;二是用糯米做黄酒,以前常常有村民一做就做一“七石缸“的酒,整整700斤黄酒,够一般人家喝一年的。用糯米做的黄酒口感极为醇香绵厚,后劲甚足。冬日一碗暖暖的糯米酒下肚,肚子中央犹如生起一个小暖炉,热洋洋的,说不出的享受。真是“ 掌中一壶糯米酒,熏的天上神仙愁“ 。喝惯这种酒的人,自然是对小店里沽来的酒不屑一顾了。



城市里的居民相比,农村里的人吃东西对怎么做虽然不很讲究,但吃东西的选料却是极为讲究。比如吃鱼,小水塘里的鱼一般般,自家吃也就算了,但招待客人的话,至少要选水库里出来的鱼,最好是要河里抓来野生的活鱼,但河鱼却不是天天有,一旦市场上有活的河鱼,即使价格辣手,也是抢着有人要。吃的豆腐,绝对是村里的作坊当天早上做的,不但新鲜,而且还有黄豆浓浓的清香。蔬菜是天天吃的东西,如果菜农在前一天晚上采回来,第二天一大早去市场上卖,那那位菜农老哥就惨了,要是那些当天早上去地里采来蔬菜菜农没有把菜卖光的话,他老哥那边是断然不会有生意的。

收割完晚稻后,将谷子打成米。接下来便是村里做年糕的季节。村里有一个年糕加工厂,不是很现代的那种工厂,用的是水力驱动(还很环保)。村里有28个生产小队,每队大约100来人,加工年糕前,村里的广播先通知各村的队长先去村办公室抓阄,以此来决定哪个小队可以先加工年糕。父亲是队长,但他这个队长显然当的不太合格,自从我小学起,队里分下来的化肥和农药都是由我来计算分摊,抓阄这样典型的“队长的活“当然也是我去做。别的生产队的队长都认识我,喜欢开玩笑地问:你“哥“怎么不来?这里的哥当然是戏指偶家老爸。偶自然回答:这种屁大的事犯的着我们家老大出马吗?

抓完阄后,各小队按次序去工场加工年糕,从来没有纷争。去加工年糕无疑是件让人很兴奋的事情,先将淘洗干净,用水泡一天,然后拉一车米和一车柴去加工场,轮到自己做年糕了,大人小孩还带上红糖,盐,葱,蒜苗,雪菜之类,年糕一出来的时候还很烫手,摘一小段,摁开摊平,里面裹上盐和葱或者是红糖,一边吃一边帮忙干活,穿流在熙熙攘攘挤满了人的加工场里,感受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农家乐! 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

做完年糕后,冬天和春天是吃年糕吃的最多的季节,一般人家里自家做的年糕浸在水缸里,能吃到初夏。其中最经典师爷最喜欢吃的做法当然是汤炒年糕。汤炒年糕里面,一般要加雪菜,煎豆腐,冬笋片,肉丝,腐竹,蒜苗,胡萝卜片,鸡蛋丝等等,各种材料,经过炒,煎,摊,煮各道复杂的工序,最后撒上一撮鸡蛋丝,一碗汤炒年糕便成了。

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城里办货,中午去馆子里吃,我和父亲最喜欢的便是这碗汤炒年糕了,一人点一碗年糕温一碗黄酒,下酒菜都不用另卖了,因为年糕里有煎豆腐,雪菜冬笋肉丝,鸡蛋丝等很可口的下酒菜了。酒和年糕上来后,父子对酌,边喝边悠闲的看着街上往来的过客,真是: 偷的浮生片刻闲,浊酒一杯看人间。

说了一堆废话,也该做年糕给大家吃了,呵呵,让您久等。

亚洲店买的年糕干,泡一天后,沥干,锅里放油,烧热后炒。炒的年糕都沾上点油了,撒些盐在上面。



鸡蛋摊成薄饼,摊好后切丝备用



豆腐两边煎成金黄色,煎时撒上花椒盐。煎好后取出备用。



炒肉片。



肉片炒的5成熟后,加入雪菜,笋片,胡萝卜片,黑木耳炒熟。



倒入年糕,加满水,加些盐和味精,拌均匀,煮10分钟。然后加葱花或者蒜苗,盛起后加鸡蛋丝,便可以吃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