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起门来自己玩

老被砖头砸碎玻璃,干脆关起门来自己玩吧。自娱自乐,但是欢迎朋友。
个人资料
正文

 ZT: 《官窑美人》 (1)

(2007-11-06 07:03:06) 下一个

此书由网友“艾米莉的幻想世界”推荐


《官窑美人》部分书摘



程庸/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6月第一版  

  〔编者按〕《官窑美人》是一部以收藏界为描绘对象的小说,描写了一个勾心斗角的悬疑故事─出身古玩世家的李茗沁一直梦想着恢复先辈的风光。没想到,他初试身手,竟然就用低廉的价格买到了一件宋朝官窑贯耳瓶。然而,他平静的生活也从此被打破:这件贯耳瓶,先是被人捧上天,说成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转瞬间又定性成了仿品,被贬得一钱不值。这其中有什么蹊跷,是不是中途遭人调包?于是,李茗沁开始了漫长的探寻。这个悬念一直延续到全书的结尾。其间,许多人物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了争夺稀世珍宝,还屡屡闹出人命。何况,还夹杂着李茗沁与两个女人的情爱故事。

  本书是诗人、小说家、文物鉴定专家程庸的心血之作。他将自己耳濡目染的一些文物市场内幕、文物圈里的世态人情,都用心写进了这部作品里。

 

  无疑,在写小说的时候,程庸是要全力展现他在文物古董鉴赏收藏方面的文化积累的,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小说家的特别之处。给本书作序的葛红兵说,《官窑美人》中的那些瓷器,都实有所据,件件都有出处。“他写出了那些瓷器的诡谲和美丽,他也用小说承载了一种文化。”好在这种知识的展示并不让人生厌,相反,它赋予了这部小说一种独特的文化气韵。   

 

  当我们拨开文字的迷雾,去探寻这个故事的核心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的诡谲和美丽建立在一种现代欲望的基础之上。这是文物的挽歌,也是现代人心弊端的缩影。

 

  小说除了文化气韵、侦探故事等元素之外,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亮点”:近24万字的长篇小说,通篇竟然没有一个“的”字(除了本书编辑一不小心在一处图片说明上用了一个“的”字)。程庸称,他此项“实验”的目的,是希望回归文言文言简意赅的风格。对于程庸的这一努力,有些读者并不买账,认为通篇没有一个“的”,纯属哗众取宠、自讨苦吃。就连程庸自己也承认,通篇不用“的”确实难受。但是,近24万字的小说通篇没有出现一个“的”字,又丝毫没有影响语言的畅达,这,也的确让人难以想象。 

谢谢您的阅读。
 
──编者


书摘:

上海。老城区有条街道,叫福禄街。这条街拥有百余年历史。除了地摊,四边每一条小街还布满了古玩商店。远远望去,旧货古色古香,文化味儿浓。秦砖汉瓦,明纸清墨,官府紫檀花梨,民间杂玩木雕,应有尽有。乍一看,倒像进了李唐古街,赵宋集市,只差行人没有裹巾披褂。各路游客混杂于此,从早到晚,人头攒动。古董商从全国各地蜂拥至此,草席一铺,席地而坐。
   
 虽出身古玩世家,但李茗沁起初对老东西没有多少兴趣,只是将家里一点存货玩赏一下。父亲早逝,母亲是大学退休历史学教授。李茗沁从工厂出来后,就在街上摆水果摊。李家后人沦落如此,李茗沁自觉惭愧。后来,李茗沁收了水果摊,就在古玩街上闲逛,“做点生意”。  

  好朋友洪长仁开了家“古月轩”古玩店。开店不久,洪长仁低价“吃”进了一批货,把其中一对嘉庆粉彩官窑卖了三十万元。

  这天,李茗沁走进古月轩,看见店里坐着一位少妇在管店。这女人五官典雅清丽,穿着考究,真像个官窑美人。李茗沁在货架上看瓷器,耳朵却听着少妇说话,听着,又回过头去看。李茗沁觉得这音色流畅地进入耳朵,清脆滋润,玉石一般糯滑,耳朵也像被清洗了一般,由这种美貌女子解说古代陶瓷,美器佳音,真是绝配。


  又是平常一天,李茗沁走进古月轩,买了一些清末民初瓷器。当他准备离开时,架子上有个贯耳瓶把他吸引住了,他拿在手上端详起来。洪老板说这个贯耳瓶是清朝仿品,到不了宋朝,但这种样式少见,一般直颈瓶、弯兽耳瓶较多。李茗沁看了喜欢,就出了一千二百元买下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