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多伦多

西 风: 多伦多华人作家。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由韩寒和作协的口角所想到的……

(2008-09-29 16:06:10) 下一个

由韩寒和作协的口角所想到的……

作者: 西风

文学城“两只黄鹂四条腿”的博客里一篇文章“打死韩寒和解散作协的文化革命” 详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9&postID=33705

我就拣重要的片断先把问题和矛盾抛出来。

1 韩寒说“假如我是作协主席, 下一秒钟我就把作协解散了。”
2 作协主席觉得韩寒用得这个句型比较好玩,因此借它造了一句,假如我是韩寒他爹,下一秒钟就掐死他。同时也给大家做了一翻指点, 这是一个虚拟语句,很好玩, 别当真,当真就不文而俗气了。

博主有一段文字解说: “作协主席认为韩寒这样的生存状态完全是浪费才华,毫无出路,大概只有作家而后仕达,仕达然后作文才是唯一光明大道,所谓“文”之大者, 为国为民。 作文是为了国家人民生计, 为官是为了国家人民生计,即使斗嘴也是为了国家人民生计。 做一个作家协会的主席,就是衡量为国为民做贡献的高度, 然后又为了这个忙碌,作县长,市长,主编,党委书记, 顾问,专家。。。把国家大事的方方面面都关怀照顾到了。”

3 韩寒说:“您哪,还是忙你的写作吧,那些事没您照样有人做,说不定没有了您别人干得更好,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

4 作协主席说了,不占茅坑怎么为国为民?你再胡说我替你爹打死你!

以上是我借抛“两只黄鹂四条腿”博主抛出了事件,下面我说说我所想到的,没有系统,胡乱侃侃。一点自己的想法。

我个人在文学领域是个还没有受孕而生的无名堂之流,其实在这里没有我说话的份,但多少也看过象余华,老舍,钱锺书,林语堂,鲁迅,等名家作品,颇有些心得。曾经又看了韩寒写的一篇:“巴金文采很一般”为标题的采访一类文字。觉得韩寒的文字功力当然也不可斗量,之所以能毫无顾忌的品论作协和巴金,他有他侍才狂傲的原因。作协运作有自己的弊病,比如凭借一些文字一举成名后,参加了更多的社会事务,没有集中精力再出好的作品,但把持住在文坛的地位毫不放松。而且一定要想办法保证这个机构的权威性,塑造一些大师形象作为镇山的法宝,更要建立一种不能“欺师灭祖”的观念。这样以来,文学新秀很难得到承认,这固然让初生的新秀很恼火,因为没有进入作协的圈子,文人的生存很艰难,(现在的韩寒是例外,他现在已经得到了大量读者和出版商的认可,情况另当别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华人吃文字这饭碗尤其艰难,僧多粥少,很多机构对于草根文群是不怎么认可的,在加拿大我就听到文化前辈告诫说:想干这一行的人大都有些病。我听了感觉说到了要害。仔细想想,情况的确如此,怪才作家王小波文集里也有过这样的话语: “当你想当画家时,就应该怀疑自己是色盲,想当音乐家时,就怀疑自己是聋子;想当思想家,就怀疑自己是个大傻瓜。如果没有那样的毛病,你就不会想当那种人。”生存现状的艰难仍然不能阻挡这么一群奋勇向前的“精神病”。这个情况很象三国演义里边描绘的:明知当武将是拿着脑袋赌博,但还是一个个奋勇杀敌,争先立功。大概剿灭对手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快感吧。文人武将莫不如此,。因此才有了“文人相轻”这句俗语。可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正因为比武能分出胜负,无论有没有观众和裁判,所以做武将的从不互相贬低和轻视,如果不服就披挂铠甲,生死相见。武将可以这样,文士却不能,清朝以前举行科举考试,这是考核文人的一个最权威的程序,但你不能说:获得科举及第的状元就一定比名落孙山的秀才更出色。要论当时及第的那个时刻,当然榜上提名的也决不是庸才,但以后大多数也难出好文章了。因为他们以后要走的路是被派去当官吏。当了官员自然要为俸禄做事,慢慢的也就江郎才尽了。这些是造成他们在文坛上消失的主要原因。韩寒说,你忙你的写作吧,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他是在写作这个方向上劝作协会员。

作协是文学的官方机构,他们想建立一种一牢永益的权威性,自然容不得这个后生的:“欺师灭祖”。

要我说:韩寒也应该尊重一下作协和文坛前辈,用不着太激进,因为能进作协的这些人,相信也不是拿钱捐来的名头,想当初也是凭着真才实学拼进文学领域的,你说他不死抱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桂冠,他后半生吃什么?你韩寒纵然现在风光无限,才思敏捷,但创作这个领域是吃青春饭的,当青春已逝,谁还给你发饷,所以不能太锋芒匕露。在戏曲里的古训:不能“欺师灭祖”也有他的道理。作品能千古的人无须说当然是少数中的少数。像钱锺书、罗贯中、曹雪芹,老舍等都是极其杰出的文学大师。像巴金、冰心、矛盾等人的作品以后看的人少了,自然就不能千古,你也不必太苛刻攻击他们,在文学领域里“文无第一”么。但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一定不是靠官方扶持和圈子保护能千古的,这个你应当有信心,好像现在网上的一篇文章点击率高,不能说明这个东东就是个好东西,点击率和阅读率还有一点差别,点击率和阅读率高也不能说是好东西。点击率、阅读率和真正的好评率是正比关系,但不成正比例。

前一段时间多伦多一些报纸和杂志尝试搞文学大赛,但最后也都不了了之,因为文学大赛就能吸引来好的稿子么?文学大赛的评比就一定权威么?我想这些都是业界的应景之为,筹办者的居心怎样都很难推测,怎么能指望找到好的作者和作品呢?

文学是一门文字和思想的艺术,因为是艺术,它自然有他的魅力和价值。唯愿这个领域的伯乐能不昧良心就是这个这个领域的幸事了。

(写于 2008 年 9 月 27 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