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多伦多

西 风: 多伦多华人作家。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桥上枪声——纪念 918

(2008-09-19 06:13:20) 下一个

参看http://www.anpopo.com/?1283
桥上枪声——纪念 918
西风整理

以前看邓贤先生写的 < 大国之魂 > 历史小说,小说以第三者叙述形式,说 < 中国远征军 > 1942 年入缅作战,到 1943 滇缅反攻曰军,直到 1945 年中日战争完结为止的历史故事。读后令人感到当年军人的英勇事迹,是历史不应遗忘的。其中有一段桥上故事写的很好,本人印象很深,特整理一下。算是 918 后对历史的缅怀。

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国军在缅甸开始收缩作战略性撤退。连接缅甸和中国的边防线上其实只有一座宽 3 米的老桥,中缅之间有一条宽阔的怒江作为天然的屏障,怒江两岸崇山峻岭,怒江之水汹涌澎拜,站在这座桥上看一眼怒江两侧,悬崖峭壁,怪石凌轹,守桥的国民党特种兵张连长手下也就只有 50 多人,他每天管理和保卫这座老桥的安全,桥的对面还有数十万英勇的国军将士每天有计划的向云南撤退,但是速度很慢,因为比抗战勇士多得多的华侨难民挟家带口,拥挤在这座桥上逃亡。

张连长直接受重庆作战部指挥,上边的命令就是当日军来到边境的时候,立刻炸毁这座唯一的进攻通道。现在桥上已经安装好了 3 吨的炸药,引爆开关就在连部,当险情发生的时候,立刻炸毁桥梁。听说日军离这里还有 300 多公里,最快也需要一周才能到达,但张连长的责任重大,一旦日军占领了这座桥,中国大后方就失去了屏障,因此张连长万分谨慎。

再说日军的先头部队拿下了仰光后,就派了一个纵队化装成难民,身上藏着冲锋枪,混在逃亡的侨民中,日夜兼程奔这座大桥行军,日军很清楚,出奇不意的夺取这座中缅通道,是实现侵华战争胜利的关键,这座桥好比三国演义中的街厅,战略要道的占领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进程和胜败。这天已经是日军先锋纵队急行军的第四天,混在难民队伍中的日军已经看到大桥对岸的国军岗楼。日军士兵一阵狂喜,看来战争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会在这天成就。

这天,合该是天佑中华,天上下着阴雨,雨点急急的敲打在守桥军兵穿的雨衣上,逃难的侨民被一辆突然坏在桥上的小卡车阻住了道路,坐在卡车司机旁的商人,戴着一副圆形的水晶石头镜,手里拿着一根精致的文明棍向守桥的兵士大发脾气

。原来下着大雨,兵士要他离开汽车,他不肯。这个商人穿着皮衣,围着貂皮的围领,在桥上撒横,他说:“老子的外甥是 *** 集团军的团长,现在谁敢动老子 的汽车,看来是不想要命了。

张连长来到桥上,看了一眼后边被堵塞住的侨民,在桥的缅甸一方人流越集越多,桥上整个被汽车阻住了流通。张连长命令车上的人立刻下车。

官商说: “老子就不下去,你们给老子把车修好,我会重赏各位,我的外甥是你们军团的黄团长。”

张连长吼到:“我是奉重庆作战部的命令保证前方数十万将士撤退,现在你在这里耽误一分钟就影响了大军的撤退计划。如果你不立刻离开汽车,我就地政法了你。”

官商:“ 借你一个胆,你也不敢。”

张连长拔出手枪指着官商的脑袋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你胆敢违反军令。我立刻枪毙了你。来人,把这两个家伙拖下去,把汽车推到桥下。”

兵士一涌而上,拉下官商,要推汽车。这个官商破口大骂。张连长命令兵士枪毙这个混蛋。于是“啪、啪”两声枪响,官商被打死在桥边。

距离大桥还有 200 多米的日军听见枪响,以为冲到桥上的士兵和国军接上了火,立刻从身上拿出冲锋枪,一阵扫射,冲向大桥。

张连长听到密集的枪声响彻天空,混杂在侨民队伍中惊恐的嚷叫让他明白日军先头部队已经来到对岸,张连长命令军兵引爆炸药,随着一阵连一阵的爆炸声,大桥轰然倒塌,掉在滚滚奔流的怒江中。来到江边的日军只能望着怒江遗憾。

这件意外的事件破坏了日军严密的作战计划,中国因此切断了日军从缅甸占领西南中国领土的计划。张连长为中华民族立下了大功。历史就是这样的意外和难以设想。

(整理于 2008 年 9 月 18 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