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网上无名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过去的小玩意儿(附图)

(2006-12-06 14:30:17) 下一个

从天涯转来的,原贴作者是ernie老师,标题及链接是:“过往的一些小事物”
因为很多有趣的内容和图片来自跟贴,为了方便查看和收藏,我在这儿整理一下。
原贴仍然在续,我也会跟着续。。。



  “过往的一些小事物”,我主要想谈的,是一些基本上已经从我们的视野消失的小事物。举例说,水烟斗,作为用具已经消失,但在影视里出现的机会还是不少,这就不算“已经从我们的视野消失”。又比如木屐,过去曾经在闽粤一带,几乎人脚一双,踢踢踏踏穿街过巷的传统木屐,业已消逝,但经过“改良”,钉上橡皮脚掌,形状变成倭式方形人字夹脚带的,如今又流行于市,所以也不算。再比如“节约领”――一种衬衫的假领头,虽然基本上没有人穿,但据说小摊头还是有得卖,所以,也不算。说了这几个例子,估计可以想见大概。
  
  一.“商业数字”
  
  儿时在广州,这种“商业数字”在商业上广泛应用:特别是水果摊,竖写账本的记帐。如今看看,觉得它们“象似性”很强,极容易学习掌握。其实在当年,小贩即便是文盲,写出来也是运笔如飞的熟练,毕竟是“商业数字”啊。
  例如,标价5角9分,会写作:
  〥〩
  ▲
  这个▲代表“角”,它的尖头,一般放在〥和〩中间的下方。
  
  又比如:标价5元8角,会写作:
  〥〨.
  ●
  这个●代表“元(圆)”,它一般放在〥和〨中间的下方。
  
  应用实例:一堆苹果,上面插放着一块竖立的长方形小木牌,写着苹果的标价。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国立台湾师大附中九十一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一历史科试题》,就有这样一个题目:
  
    一、单选题 (共60分,每题二分,不倒扣)
  
    2. 王威翰为宋代「附中宝号」商人,为了便于记帐,他使用商业数字,请问若他买进598本的书籍,他该如何记帐?
  
    (A)〤〧卄 (B)〣〤〧 (C)〩〢〦(D)〥〩〨.
  
  明眼人一看便知,答案应该是(D)〥〩〨.
  试将其它几个选项“翻译”如下:
  
  (A)〤〧卄 4 7 20 (B)〣〤〧 3 4 7 (C)〩〢〦 9 2 6
  通过这几个例子,看官对这套“商业数字”,大概已经可以自行“破译”了。


   这些数码的结构其实很简单:
  
  1,就写一个竖; 2,两个竖:〢 3, 三个竖:〣
  
  4,是个交叉:〤
  
  5,写成〥,其实只是 5 字写得草和快
  
  6,写成一点加一横,其中的一点,代表了5: 〦
  
  7,写成一点加两横:〧
  
  8,一点加三横:〨
  
  9,写成“久”的草体:〩
  
  20,两个“十”字:卄


  二. “硬壳盖帽”






  
  这种帽子,一度流行于东南亚如越南,泰国,柬埔寨。。。我国闽粤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颜色多为白色,硬壳,造型有点像英国军队传统的头盔。亚洲绅士天热时戴上这样一顶“硬壳盖帽”,配以浅色夏布长衫,施施然迤逦行来,当时便似一个翩翩公子了。越南独立前,法国人入乡随俗,也会戴上一顶,配以短袖西式服装,便是一副殖民者姿态。49年后的电影,这等打扮,配上一副墨镜,一望而知便是“坏人”:特务、狗腿子之属。当然,还有可能是乔装的“好人”,如电影《红色娘子军》里的洪长青,便衣深入海南;估计《51号兵站》、《英雄虎胆》、《三进山城》、《独立大队》。。。这类老电影,会有“硬壳盖帽”出现。但我不知道这种帽子到底叫什么名字,所以图片也无从搜索。必也正名乎!盼书友有以教我。

  这种盔帽原本是欧洲人带来的,俗称“法国盔”“面斗”,原本是白色或近似白色的,旧中国也很常见,孙文和老毛都有戴着这种盔的著名照片,(《三毛》漫画里也可见)。
  总之绝非越南专利,不过把它弄成绿色倒是越南专利。


   三. 小小的玻璃动物
  
  小时候,姐姐有一套玻璃动物。她很为宝爱,放在小盒子里,用棉花垫得好好的。取出来看看也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可是,这种玻璃动物很是小巧。时间长了,就难免小马缺了前蹄、小鹿儿缺了腿什么的。
  
  后来我长大了,在北方见到这种玻璃动物,也买了一套,一直珍藏着。历经“苍狗看云,红羊数劫”,还有幸完好地保全至今。
  
  印象中这种小小的玻璃动物原产地是北京?我不清楚。只是,我好久没见到有卖这么小的玻璃动物了。
  
  



  四. 折纸游戏
  
  前两年到美国,跟着朋友在西南部转了一圈。到Arizona 州府凤凰城( Phoenix ),寄寓在附近一位友人家里。居停主人的小男孩叫西蒙,上小学二年级。西蒙长得很瘦,看到家中来了客人比谁都高兴。他拉着我们看他的藏品:各种汽车的模型玩具,制作很精致,价格不菲,堪称全套“美式装备”。我忽然想起儿时玩的纸折“飞机”,于是问他要了张纸头,折了一部滑翔机,和他一起到后院“试飞”。我把飞机向空中掷出,它稳稳地在空中盘旋了好几个大圈子,把西蒙乐得闭不起嘴。然后,我们轮流放飞机,孩子兴奋得又叫又跳,大人们说:难得看到他这么高兴。
  
  第二天早上,我们还在用早餐,西蒙得去上学了,他特意跑来和我说:“我大概下午三点半就可以到家”。我明白,孩子十分委婉地表示,希望我们今天到外面去,最好早点回家陪他玩。于是我说:“好,我到时在家等你!”孩子满意地去上学了。
  
  晚饭前,我又挖空心思给他折了一些别的纸折玩具,有尖头飞机,轮船,小艇(带蓬地和不带蓬的),衣服、驼背人,仙鹤等等。其中有些可以通过“反演”而互相变换。记得儿时还会折一种小“皮球”,可以吸入粉笔灰,用手挤压,粉笔灰可以喷出来。当年课间休息,同学们会以次互相嬉戏。如今,再想不出怎么折的了。
  
  晚上,西蒙在餐桌上摆放了这些纸折玩具,把爷爷、奶奶以次,家中所有的主客都拖来观赏。大家一起又回忆了许多曾经会折的纸折玩具,其乐融融。
  





(网友“永恒不再来”):真是唤起了我遥远的记忆啊:
  折纸玩具: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好玩的,物质的贫乏导致孩子们没有过多花哨且昂贵的玩具,最多的就是用纸折各种小动物和生活用品,记得我最拿手是小船,还看见过有人用很薄的纸张折出一个中空的东西,吹口气就成了一个小气球--当然不能飞:0
  "东南西北"我们也是在里面写不同程度的坏话,比如"驴子","猪头"等等,然后选择东20下或者多少下,然后做选择的这个人就很开心的被耍了.







   五.“玻璃丝”编织的小物事
  
  所谓“玻璃丝”,其实是一种直径不足0。5mm的空心塑料管子,有各种鲜艳的颜色。起初,女孩子当它红头绳,买来扎辫子,后来,不知哪位心灵手巧的发轫于前,一时流行用“玻璃丝” 编织各种好玩的小物事,也许曾经风行全国。
  
  比如说,用红色的“玻璃丝”,可以编成10公分大小的小金鱼,不仅颜色、造型都逼真酷肖,而且通过抽出不同长短的“玻璃丝”,甚至可以模拟鱼鳍的动态,让人想象到鱼游春水,活活有生气。自然,还可以用红色的“玻璃丝”编成大虾,绿色的“玻璃丝”编成蚱蜢,等等。囿于见闻,记忆中似乎多是鱼虫一类,真切可爱。
  
  这些装饰性的“玻璃丝” 鱼虫,可以放在桌上观赏,也可以穿在自行车钥匙或其它钥匙上;可以“美人赠我双鲤鱼”,传情达意;可以作“别时针线”,暗逐郎行远。“玻璃丝”是载体,是 “硬件”。尽管这“硬件”的名称和质地其实都很“软”,它所承载的“软件”,却可能很“硬”,丝丝缕缕,传之久远。
  
  也有用“玻璃丝”编织的用品,如钱包、大小网线兜等等,一度在大街小巷,争奇斗艳。
  
(网友“永恒不再来”):玻璃丝制成的各种小玩具:我家在北方,这边普遍比较流行就是输液管编制成的.通常都是医院有熟人,向他们要那种轻微病人用过的输液管,回去也还是会用开水烫的,意在消毒.还有手巧的人家用带颜料的水煮过,我就亲眼见过一个阿姨编织出了一条橙黄色的金鱼,眼睛用的就是调节输液速度的那个滚轮,鱼鳞层层,还有鱼鳍.长颈鹿我也见过的.记得还有好心的阿姨做好了送给我,真后悔没有留下几个来...

   六. 劈木柴
  
  前几年到过欧洲有些小城镇,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时会看到房子旁边一些堆跺齐整的木柴,估计是烧壁炉用的。这年头,大城市里的壁炉,也许早就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和摆设,倒是乡间还能享受这种温煦的奢侈。不过,看到那些堆放整齐的木柴,我还是有点艳羡,不觉想起自己过去劈木柴的经验。
  
  儿时在广州,是拿张小矮凳,坐在马路旁边劈木柴。小矮凳旁边,摆着已经锯成长短一致的木头,我的任务,仅仅是把它劈成约两公分粗细的木条子。工具是一把“柴刀”。这“柴刀”比较厚重,刀刃也不锋利。左手扶着待劈的木头,右手用柴刀找准切入点,用力先把柴刀嵌进木头里,然后左手提起已经嵌入柴刀的木头,左右手一起用力,往地上劈。大多数情况下,劈柴能享受到一种势如破竹的成就感。最怕遇到“扭纹柴”,就是木纹不直,而是弯弯扭扭的,很难对付。所以,以前粤语也把不听话、难管教、爱闹别扭的小孩称作“扭纹柴”。
  
  劈好的柴枝,要用一个竹箍箍紧,这样便于搬运。先把众多柴枝横放入竹箍里,然后把整箍柴竖起,再用柴刀继续楔入柴枝,直到排布足够紧密。最后的工作成果,就是堆起来一箍箍的木柴了。
  
  长大后到北方,也有一段时间,需要自己劈木柴。那边不用“柴刀”,而用一把长柄的斧子。把木头竖放在地面上,眼睛找好切入点,然后抡起斧子,果断地劈下去,往往一斧到底,木头应声劈裂,很是爽快。即便遇到“扭纹柴”,也就多劈两下子而已。天寒地冻,在院子里劈木柴,不多时就浑身暖热,要脱下棉衣,才能继续挥舞板斧了。


  七.茶籽头
  
  茶籽头,又叫“茶籽饼”,样子和颜色都有点像云南“茶饼”,但看上去十分粗糙。尽管有两公分厚,却很容易掰成小块。掰成小块放在脸盆里,注入大半盆热水,略为搅拌,茶籽头迅速化开,似乎就变成一盆冒着热气的红酱油。
  
  过往的生活简朴,茶籽头很便宜,使用也方便,女人们都喜欢用这“茶籽”洗头。星期天上午,家门口放个方凳,拿脸盆到对面杂货店买点茶籽,回来冲入热水,就欣然在大街边上洗开了。当时,这也是广州的一个街景。我不曾尝试过用茶籽洗头,心中多少有点纳闷:这么黑的水,岂不是越洗越黑?
  
  许多年过去,如今,人们早已用各种名牌香波呵护秀发,电视广告似乎每天都少不了这样的镜头:美女把长长的秀发,潇洒地飘甩着,以此展示某洗发水的功效。茶籽头早已成为历史,也许,已经没什么人知道。
  
  几年前,忽然在报上读到一则消息,据说,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用茶籽洗头,乃是清洁和维护秀发的最佳办法。
  
  我不知道市面上还有没有茶籽头。

(网友“bluebonnet”)茶籽洗头没听过,但听过用皂角当肥皂用的。




   八.灯芯
  
  一位同事鼻子出血,仰头用面巾纸捂住鼻孔,我想起儿时的灯芯。那时,如果鼻子出血,大人总是拿来一小束灯芯,让把鼻子堵住。
  
  灯芯,是家家户户常备的,用来点油灯。把一条灯芯放在灯盏(像个小碟子)里,加上一点灯油,就可以电灯。到灯芯将近点完,用小竹子略微往外挑挑,随着几声逼勃,星星灯火洒落,油灯又欢快地大放光芒。“昨夜灯花,今朝雀喜”,给平静的日子增添不少喜悦和向往。
  
  灯芯,在杂货店里是一束束一扎扎缠绕捆扎,外面用红纸包住出售。买回家里,放在放灯盏的台子下面抽屉里,随手取用。一束灯芯,约有20公分长,手感温软,洁白可爱。用红纸包住,为的是吉利。
  
  后来,才知道熟药店也有卖灯芯,不过,那是当药材用的,不那么洁白整齐。南方湿热,人们用灯芯草煲汤、煲凉茶,据说有清热利尿功效。“灯芯花,淡竹叶”,小孩都会唱。小孩积食,用“灯芯花,淡竹叶”烧点汤喝下去,可以清热消滞。

灯芯草

  






   
  九.灯筒
  
  这里说的“灯筒”,是指煤油灯的玻璃灯罩。儿时见过不少“灯筒”,见得品类最多的,是在地摊上。有威武雄壮的,有斯文淡定的;有长身玉立的,也有痴肥如玉环的,不一而足。当时城市里用得最多的,是“蚊子灯”:蚊帐里看到蚊子趴着,用小小的“蚊子灯”开口处轻轻罩上去,蚊子便会投入火中。
  
  儿时在广州,孩子们都听说过“李灯筒”的故事。“李灯筒”是从前广州的一个大军阀,名叫李福林,早年在两广总督衙门当号手,因犯事被开除,之后用墨涂黑了玻璃灯筒当手枪行劫,江湖上人称“李灯筒”。1924年被孙中山任命为粤军第三军军长兼广州市长。
  
  长大后,曾经有机会远离城市文明,这才和灯筒有了长时间的亲密接触。点煤油灯,时间长了灯筒会被煤油烟气熏黑。我喜欢擦拭灯筒这活儿,会很有耐心地把灯筒擦得光洁无暇,然后,把灯点上,除了中兴的光明,分外灿烂喜人,还享受到擦拭灯筒的成就感。那时,大家都珍惜能够独自使用一盏煤油灯的机会。一灯如豆,心中灿然,读书写字,常到深夜。
  




供应古董-宋龙泉双鱼纹灯盏(图)




   供应宋青瓷盘龙浮雕灯盏(图)



(网友“bluebonnet”) 看见蚊子栖在帐上,端着它悄悄靠近,被灯罩顶端冒出的热气一熏,蚊子就掉到灯罩里去了。
  




   九 工尺乐谱
  
  儿时在广州,有亲戚和邻居喜欢玩民族乐器的,看见他们摆放在乐器旁边的,都是一些怪里怪气的字,原来这就是“工尺乐谱”。一位长辈喜欢玩扬琴,有空便敲敲打打,一帮乐友,嘴里哼唱着“工尺乐谱”:尺、工、合、士、上。。。。。。唱的非常带劲。这位亲戚,保有许多“工尺乐谱”。那时,“工尺乐谱”合乐器在市民中相当普及:大街小巷,楼下楼上,经常看到一群爱好者在练弹练唱,也是街头一景。

  资料(转载):
  
  几百年来昆曲的音乐载体是以工尺谱的形式出现的。工尺谱是我国音乐特有的记谱形式,早在明、清时代便有《太古传宗》、《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成书;以后又有《昆曲粹存》、《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集成曲谱》、《与众曲谱》、《粟庐曲谱》、《粟庐曲谱外编》等相继问世,这些都是我国戏曲音乐宝贵丰富的遗产。
    
    工尺谱的音高符号是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表示当今简谱的1、2、3、4、5、6、7;用带勾的上、尺、工、凡四个字加上合、四、一共七个字表示简谱低八度的1、2、3、4、5、6、7、七个音;用带立人偏旁的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表示简谱高八度的1、2、3、4、5、6、7、七个音。而声乐作品绝不可能有三个八度的音域,因此也就足够了。将曲词标好工尺后再点上板、眼,一支曲牌就谱成了。
    
    但工尺谱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一拍当中如果有三个音,假如是6、5、3、工尺谱上就不能分辨前两个音符是十六分音符还是后两个音符是十六分音符,这是其一;另外工尺谱能表示4却不能表示#4,能表示7却不能表示b7,这样在众多的北曲曲牌中凡是有近关系转调,也就是调式交替的曲牌,演唱和演奏将比较困难,如果在齐唱或齐奏时同时出现还原4和升4和同时出现还原7或降7,那将极其刺耳,非常难听了。
    
    另外,工尺谱的普及程度远不及当今的简谱。所以现今各昆曲剧团所用的曲谱大多为简谱或线谱。由于上述原因,将工尺谱翻译为简谱的工作很早就开始进行了。如 1926年出版的《昆曲新导》、1936年出版的《怡志楼曲谱》、解放后1982年出版的《振飞曲谱》、1987年出版的《侯玉山曲谱》、1990年前后出版的《马祥麟曲谱》、2002年出版的《兆琪曲谱》及《振飞曲谱下册》等等,这些简谱译本为昆曲的传承和普及,为音乐工作者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附图是粤曲谱




 十。 蓑衣
  
  每次读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一蓑烟雨任平生”。。。我都会想起家乡的蓑衣。烟雨迷蒙的远处,一位农夫,头戴笠帽,身着蓑衣,驱着一头水牛,正在田间劳作;或者穿着蓑衣,荷着锄头,走在阡陌田垄的雨中,正在回家的路上,远处的一排房子,墙上贴着不少牛粪饼,不时听到狗吠声。。。这都是当年乡村的实景。
  我们家乡盛产竹子,那蓑衣,是用竹叶做的。尽管疏疏朗朗,却是真的能够挡雨。穿在身上,暖洋洋的,一点都不会感到闷气。最可爱的是,还有儿童用的小蓑衣。看到大人孩子,都穿着蓑衣,走在雨中,又另是一番人情味。
  
  那笠帽由竹篾编成,中间夹几片箬叶,里面衬有油纸,外面涂上清漆,再用黑色的清漆写上主人的姓或者名字。比如某人的名字叫阿明,帽子上会写着“明记”。犹记刚上中学时,一天下雨,一位同学戴了顶圆顶笠帽来上学,帽子上写了个姓名。顽皮的同学,下课后就嚷那帽子上的名字,结果帽子的主人动怒了,原来那是他妈妈的名字。。。
  
  图为江南的蓑衣,是棕丝编成,荷我们家乡的不同。




   十一。 手炉

(网友“非匪”)



 如今女孩子的手炉(hand warmer)不一样了:)

(网友“bluebonnet”)






   十二。 “抓子儿”
  
  这种游戏也许消失多年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游戏该叫什么名字。我看到过的,是几个2公分见方的小小布袋,里面装着沙或者米,缝合成方形,就叫“子儿”。拿起一把,往桌上或者床上一撒,然后,抛一个捡一个叫“吃一”,抛一个捡两个叫“吃二”,……以此类推。捡的时候,不能碰到其它不相干的“子儿”。
  
  这种游戏甚至可以随时在地上玩:只要选几个比较圆一点的小石子作“子儿”。

(网友“永恒不再来”):抓包:这个我小时候最在行,一共七个小小沙包,按照"123","222","321","24","42","33","15","51","一条龙"的口诀在抛上去其中一个的时候按照口诀的顺序抓住其他的沙包,同时不能碰到其他的,碰到或者没有接住或者漏掉都算输,就要换其他人玩了.
  
  不知道楼主还记不记得跳房子了.就是在地上画九个框,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然后扔一个沙包或者其他的替代物到你要跳的那个数字去,然后你就要单脚或者双脚跳过去并跳回来,如果沙包没有扔到位,或者跳的时候踩到线就算输,要换人.

(网友“故园遥望”):“抓子儿”,我们北京土话发音为“CHUA(3声)子儿”,从我妈妈小时候就很流行,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小石块儿,羊骨头(羊拐那就比较高级了),实在没有土喀啦都能玩。到我们小时候还常能见到高手,多是女孩子,只见手上下翻覆,子儿起落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我老公臭美说他小时候也玩得相当不错(待考证)。


   十三。 石笔和石板
  
  石笔大约1公分的口径,15公分长。石板,大约30×15 cm ,周边木框,里面夹着一块“石板”或者薄铁板。旧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用石笔在石板上练习写字,写出来的字,像钢笔那样粗细。写满了,可以用小小的“粉笔擦”(废布头卷成)擦去。和粉笔相比,可以写更多的字,灰尘不多,手也不脏。石笔和石板,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书包里必备的文具。
  
  石笔很脆弱,容易跌断,但不影响书写,只不过增加了“石笔头”,降低了一支石笔的利用率。石板上记载的,永远是孩子们稚气的笔划结构组成纯真可爱的汉字,就像小朋友的蜡笔画。
  淘气的孩子,自然会在石板上乱画,典型的是这样一幅漫画,你跟着指令,就可以画出来一个戴眼镜的人头:
  先生打个大问号
  0 = 0
  先生说我对(打个勾,成了鼻子)
  先生打个小问号(画在耳朵处)
  1=1 (这是嘴巴和两撇胡子,或者算是“法令纹”)
  先生说我对(打个勾,成了下巴)

(网友“bluebonnet”)现在的小孩子有了轻巧一点的磁画板,与石板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没有石板牢靠。



(网友“故园遥望”):石板和石笔我小时候还用来着,一度是学校要求必备的学习用具。我也来贡献一个画小人的歌谣(嗯,虽说有不雅用词):
  有个丁老头儿(写个丁字,鼻梁有了)
  借我俩鸡蛋(在丁字一横下,竖钩左右各画一个圆,眼睛)
  我说三天还(丁字上写个“三”字,皱纹)
  他说四天还(丁字下写个“四”字,嘴和牙)
  去你妈的蛋(画个大圆把上述统统包住,脸)
  我说三天还(在大圆左边画个反的数字3,左耳朵)
  就是三天还(在大圆右边画个数字3,右耳朵)
  
  “我还用过一种写字板,底板是蓝色或者红色有粘性的油墨纸,上面覆盖一张薄薄透明的腊纸,黏合在底板上。但那笔,只是一根尖头的木笔,“写”在板上,就呈现有颜色的字。写完了,把那张薄薄透明的纸掀开,字都没了,又可以重新写。。。”
  这个,我女儿现在还用着呢,连笔都省了,拿手指头划。:))


  十四。 用背带背孩子
  
  用背带背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只在广东福建流行过。那时,农村不用说了,便是城市,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用背带背着孩子走路和干活的。除了孩子的妈妈或者其他长亲,很常见的还有5岁孩子背着1岁婴孩的,这也是当时城乡的一道风景线。这样的一个景象,也许多少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贫穷、孩子多、经济落后。。。
  
  传统的背带,包孩子的核心部分,上面绣得红红绿绿的,有花,如牡丹;有画,如吉祥鸟;有字,如“吉祥富贵”。背带有两条长长的带子,用来将孩子十字交叉捆在身上,带子上偶尔也会看到绣着花的。用背带背孩子,大人可以腾出双手干活,有时一边干活,一边用最甜蜜的话语哄着孩子,甚或和孩子“聊天”,诉说一些什么。
  
  不过,从来没看到过大男人用背带背着孩子的。
  
  有一种说法,说是用背带背过的孩子,会变成罗圈腿的。军训学习“立正”,两膝的内侧,怎么也无法并拢,也许会因此多挨一些打。但是,罗圈腿和背带,是否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是很难认定。说概率较高,倒也许是事实。
  
  后来,东南亚的归国华侨,为城市“引进”了印尼最传统的SERENDANG,是用一大块花布,把孩子兜在怀里。这样的母亲,显得又洋气又潇洒。穿街过巷,恍惚一簇美丽的花儿作流动展览。城里人立即跟上,纷纷仿效,传统的背带,于是迅速式微。但是在乡间,背带还是继续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见说如今又有人寻购背带,市面上要卖到80 元一根云云。
  

  十五。 纱纸
  
  纱纸的纸质洁白,细韧柔软,拉力强韧,以前在民间有广泛的用途。
  当学生的,会用纱纸捻成细线钉簿子。以前的帐簿、毛笔字练习簿等等许多簿册,都会先用锥子穿洞,再用纱纸捻成的细线装订。传说彭祖命长,是因为他的名字被误写在“生死簿”的装订纱纸里面了,所以点名总是点不到他。当然,这是极小概率的事件,但极小概率不等于零。现实生活中,偶尔也会出现过类似情况。我想到一个例子,是作家无名氏。
  
  49年后,无名氏的作品几乎立即遭禁。他原是国民党军官子弟,一家人都去了台湾,其兄卜少夫更是“文化特务”。然而,他在杭州也只是失业,甚至在文革中都没有受到过冲击。
  
  纱纸,又叫桑皮纸、棉纸、纱皮纸,是以山区特有的构树皮、纱树皮、野生植物皮、植物胶等为原料,手工作坊经过21道工序特制加工而成。纱纸曾用于包装茶叶、茶饼、药材、参茸,捆扎钞票,以及制作灯笼、、灯罩、纸扇 、风筝等。传统的盐焗鸡制作,就是用纱纸把鸡包好,再用盐焗的。
  
  制作最简单的四方形风筝,先用两支竹篾扎成骨架,将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份之一处,再将竹篾贴在纱纸或者其它纸上,然后慢慢屈曲,直到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
  
  第二天就要走出国门,下午三点,小黄到要好同学家里辞行,顺便制作了一只纱纸风筝,还给拖上两条长长的尾巴。他是家传的手艺,制作娴熟而精湛。次日,小黄把自己放飞,从此再无消息。那一年,他刚初中毕业。
  
   十六。 小动物饼干及其它
  
  儿时零食,可供品种少,可得度也低,兼顾嘴馋和糊口充饥,我比较喜欢饼干。记忆中,有三种小饼干,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小动物饼干、香烟饼干和“肚脐”饼干(“肚脐”饼干上面加上红色或者绿色的一朵糖花的,现在还有,叫“宝石饼干”)。
  
  当时,这三种饼干都是用“黑”面粉最粗糙地制作成形,售价也最低。这样,极其有限的零用钱,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第一,可以买到较多的量,第二,吃的时候,可以“自然分解”,延长心理享受时间。比如吃小动物饼干,可以先吃大象的腿,同时要自己承诺,另一条腿要等一会儿再吃,或者可以先剥开成两片大象,慢慢享用(吃香烟饼干和“肚脐”饼干往往都用这个办法)。这三种饼干,从小伴着我看书,一直伴着我到高中毕业:一边看,一边吃,自以为是最大的赏心乐事。有好书看的时候,常会有“恨无饼干”之叹。
  
  大概因为“低档”,这三种饼干不知什么时候起,早已退出了市场。但是,只要有可能,我身边总是备有饼干,而且,伴随着吃饼干的,永远是看书,一般不会“白吃”。上网后,自然还增加了“看网”。好看的书一卷在握,咬上一口饼干,至今还是美味,不独是儿时怡寄。只不过,风辰雨夕,偶尔还是要念起那三种已成“过往”的饼干,不免怅然。忆华年,思往事,是不必一定要锦瑟才能起兴的。



上几个图片:



公仔纸

  









ZT:
  
  关于丢沙包,e兄可能没看见过我们那种丢法,另一个名称——打野猪,不知e兄可曾听说?就是我所说的丢沙包。
  
  年少时,学校里一些学生在放学后总喜欢去公园的草坪或者是收割后的稻田里玩这个游戏,不仅是锻炼敏捷,也是锻炼反应能力与身体的柔韧性。我先仔细道来~~~
  
  沙包,全部是自己做的,一般是用厚实的棉布,先做成小点的圆形袋子,装上大约200克左右的沙子或者是大米。基本还是用黄沙的比较多,接着封口,最好是完全的圆形,丢起来也不会左飘右飘,类似网球大小,然后在外面再裹一层海绵,再包一层棉布,实际到最后成型的,已经有拳头大小了。
  
  人数不限,基本我们会有两个班的男孩子在一起,30来个人,先是阴阳掌定出多数的‘猎人’,两次后,一般会有6-8人做最后的生死决断,石头剪子布一轮下来,就有3-4个人乖乖地去当‘野猪’了。‘猎人’们人手一只沙包,站成一大圈,先在中间场地把书包围成半个篮球场大小的范围作为‘野猪’活动的场地,再用绳子围出投射圈,而‘野猪’呢,他们有两个方式去赢,一个是他们靠躲避中接住沙包丢回去,被打中的‘猎人’就算是被‘野猪’给拱死了~这个是非常需要敏捷与反应能力的,还有快速的思考能力、判断力。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接住沙包后不丢回去,直接放在脚下,‘猎人’一旦没了沙包就算输。常常有那么几个身体非常灵活柔韧的家伙,一边快速闪躲,一边玩出什么的“鱼跃前翻滚”、“铁板桥”、“旋风翻滚”、“回旋翻滚”等等一些戏剧中武生经常表演出来的动作。同时也不忘记眼明手快地抓住就要打中自身的沙包,要么就打回去,要么就先放在地上。‘猎人’其实也不好过,按照规定,一只‘野猪’可以挨上5只沙包后才算被打死,而‘猎人’只要挨上一只沙包就要淘汰,坐在一边等候下一局的开始。而且还要到处跑来跑去地拣沙包再打‘野猪’。——‘野猪’丢回来的沙包可以抓,就看有没有人妨碍你了~~基本上,由于‘猎人’人数比较多,刚一开始的时候,总是要撞在一起,结果就是被‘野猪’给拱死~~不过到后来就精彩了,准头好的‘猎手’基本能完成猎杀任务,而‘野猪’不是被杀死就是要被累死(跑不动了,只好趴在地上‘吃’沙包)~~
  
  通常,只要天气晴好的下午,我们都会玩到快吃晚饭时才回家,也不管父母会不会再给我们吃一顿‘竹笋炒肉’或是‘爆栗子’,开心就好,其实在那个年代,父母对孩子还是相对宽容的,毕竟只有这么点好玩的嘛~~~而且又是一起在玩,危险行也不大,被沙包打中眼睛也不是太疼,就算身上被稻草割开了,口水涂一些后又疯开来。有时,大冷天的,玩得兴致一起来,打个赤膊也是大有人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阿小名 回复 悄悄话 友情提示一下,这个贴子更新了。。。
网上无名 回复 悄悄话 烟花同学,生孩子那篇是我转的,原作者是窈窕淑女司令。我妈妈她老人家还健在,不过替司令谢谢了,一定把你宽慰的话转达给她。。。
烟花三月下扬州 回复 悄悄话 看了你这篇“生儿生女”的文章,我一定会转告我想生女儿的朋友,谢谢了!
对于你母亲的不幸去世也请节哀,所有的人都会有那么一天,有的人则是提前走了而已,想我母亲也是一样,虽已有十九年,但每次想起,也会情不自禁泪如泉涌。幸福地活着,应是对母亲最大的回报!!
网上无名 回复 悄悄话 草,你又表扬错了。这篇是转贴的,为了你还特意注得清清楚楚,你可又那么马虎。花眼了看来是。:)
孤草 回复 悄悄话 你那些商业数字的字码怎么打上去的啊? 佩服。我只知道二十是那么写的。

关于玻璃小动物,煤油灯, 玻璃丝编织, 硬壳帽,石笔,勾起来好些回忆。 你这一篇要写多长时间啊? 我也想过把以前见过的好吃的,好玩的,乱七八糟的,理一理,写出来,可是一想到庞大的搜集整理工程,就放弃了,我看还是你能者代劳吧:)
网上无名 回复 悄悄话 我看那个记账的特别有意思。我是文盲,只会画“正”字。

特别想找玻璃丝编织和石板石笔的图,可惜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找到。石板是个好东西,写字的感觉极其细腻。石笔摸上去也滑溜溜的。

抓子儿中的上上品是羊拐,再往下是猪拐,下下品才是子儿。

原贴还有个站筒的图片,过去看孩子用的,性能相当于现在的playpen。我没见过,开眼了。可惜图贴不进去我的贴子,把连接放这儿吧:
http://t1.baidu.com/it/u=1109328393,2074996503&gp=0.jpg
aircraft 回复 悄悄话 我以前也最喜欢小小的玻璃动物,还喜欢用玻璃糖纸叠小人,小酒杯。
阿小名最能干,每次来都有好东西可以看。:)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我想起来小时候,我吃完巧克力,就用银色的包装纸,叠一个小酒杯,能玩上半天。那个丁老头儿的歌谣我也会,还有玻璃丝,沙包。。。太多回忆了。童年的好时光,想起来,真是又是忧伤又是无比的怀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