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网上无名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夏日权当读书天 - 说说最近看的几本书

(2005-07-13 16:16:16) 下一个
夏日权当读书天 - 说说最近看的几本书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在这本书中,余华仍然保持着平实的语言风格。不同的是少了血腥,多了深情。我看的是台湾版,前面某人作的序并不喜欢,在我看来是没有序出《卖血》一书的亮光来。拿文学作学问的人,难免会犯类似的毛病,要显得很深刻地去分析,可就是老忘了用心思和感情去体会。比如在文革中许家的和解,评者看到的是内部批斗的讽刺意义,我看到的是心里缓缓渗出的一缕温暖。正是因为这样,这本书是悲伤的,但是当中的暖意惹人落泪。血除了代表生命,更已经在代表一种商品。当如此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窒息无奈。可是作者能在我们残留的呼吸瞬间传递给我们一些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生机,因为许三观在卖命一般地卖血的时候,他除了继续卖命,没有别的机会。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总是有一个机会,唯一的机会,就是去卖命。 这个东西叫感情,一个余华没有让它成为商品的东西,所以我从余华笔下的荒谬和压抑之中,看到的反倒是童话一般的纯净。 我看的版本中有余华的自序,关于写作和作人,写得也非常好。可惜在网上搜不到,其它版本的自序倒是都在:http://xs1392.novelsky.com/ 哈金的《光天化日》 跟《许三观卖血记》类似,《光天化日》对我来说,也很像由一小篇一小篇的童话所组成,或者说是,寓言。这个短篇小说集里面大多数的故事,都是真实却伤感的,可每读完一篇,我都觉得心里很安静。比如“新来的孩子”,明明笔走得无奈,可我读完了躺下睡觉,竟然在想,平淡而无奈的世界里面藏着的是多少可爱的小小快乐啊。 在这本书里,哈金想表达的远不止这些。所以他被冠以“大师”的称号,也所以如果不是这样,那该有多好。 他的书中,我读的第一本是《等待》,然后是《疯狂》,以前都评过。现在到这个集子,感觉是慢慢好起来了。刚刚拿到《新郎》,看完之后才有评价。但至少希望比《等待》好点儿。 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的朋友圈子里,很少有看得上这个人这本儿书。我读它都有点儿偷偷摸摸的感觉,怕人笑话我怎么什么小屁孩儿的东西都追。 可我实在是很好奇,一本书如此之火,总有它的道理吧? 于是偷偷看完了,而且看得挺上瘾。 它显然不是什么巨著。是典型的那种在网上特常见的连载又有不少人追的小说,情节曲折,文字煽情,叙事清晰。我觉着我的同龄人很多不喜欢它,多半儿是因为没看过它。而没看过,多半儿是因为不屑于看。对于这种不屑而言,它其实是一本挺好的书。 我觉得它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个好处,就是它的作者不仅有些思想,更可宝贵在于他是个真诚善良的孩子。我喜欢这样的作者。他们是对现在那帮子吃喝扯蛋的所谓作家圈子的讽刺。那些人互相出书,互相吹捧,颇有点儿轮流坐庄炒股票的意思。他们尽可以看不上年轻而单纯的这些新人,也尽可以把自己当个大作家看。但事实是,幸好文坛不只有他们这种人,否则他们的圈子早晚得变成影视圈子,而他们就得变成那包养人的主子或是被包养的明星爪牙。 韩寒的《三重门》 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也读了《三重门》,可惜它实在写得够臭,让我不得不推翻自己的理论。原来一本书没有道理也会红起来,真够斜兴的。 可能有人会说,他还小呢,你不能要求太高。可这事儿得这么看,它火不就火在他的作者年龄小又写得好吗?也就是说,尽管这孩子小,可他不比咱大人写得差。那不就得了,可不是我要求高了,对吧? 要我说这个小韩吧,您要不就长点儿本事,写好点儿,别费劲巴拉跟人家钱钟书学了半天还学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要不您就长点儿志气,不要仗着自己年纪小做文章。还别怪我瞧不起你,中国教育制度这些东西,你这小玩儿闹目前真没那本事看得清楚说得明白,不如再多活几年多学点儿有用的文化知识再说吧。 林语堂的《风声鹤唳》 人说这是一本可以同《飘》媲美的巨著,我觉得一点儿都不为过。它通过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写了一个时代,一个永远。同样是用英文写作的华人作家,哈金过于张狂 - 他的笔法并不给人这种感觉,但他书中的意境可以看出他对外在东西的不能割舍。与之相比,林语堂叙事有真正的从容,因为他的意思是广阔的,不必利用局限的情节和字句来计较。所以读罢《风声鹤唳》,我就更加体会到著作和小说的区别。 到底什么区别? 当我们读完最后一个字,将书合拢来,走到厨房去给茶杯里加回水,从最后这几个字回忆过去,将几天来读这本书的前前后后都想一遍。然后坐下来喝刚添好的茶水,同时相信这一口茶呷进嘴里时正在回想着的这些东西,一定会跟自己到老。 每个人都有他/她的这本/些书,比如对我,有《百年孤独》,《红楼梦》,《尘埃落定》,等等,等等。 王安忆的《长恨歌》 提起《尘埃落定》,就顺便说说这本获奖的书吧。王安忆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可这才华在《长恨歌》里所表现出来的,未免过于小家子气。《长恨歌》的题材好,本来有希望被写成《风声鹤唳》这样的好东西,可惜被王女士写得有些劲儿劲儿的。所以里面的故作姿态不是王琦瑶的,而是这部书整体拥有的。(请注意,我此处特意模仿了她的劲儿,也显得劲儿劲儿的一把。) 要说它的走红,其实真是托了张爱玲离世的福,赶的时候好,写的时代又对上了号。当然了,王安忆的文笔好得没得说,平淡从容招人喜欢。只是我个人觉得《长恨歌》不够大气,配不上那个矛盾文学奖。 “84 Charing Cross Road” by Helene Hanff 同样是女作家,同样是淡淡的笔触,而且没有跌宕起伏,《查令十字街84号》却有着一种很大气的东西,文字当中有一些,可更多的是在感觉当中。这本书的好,我贫乏的语言没法说周详,但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很好的影评,写出了我要说的意思。虽说它是电影评论,但因为书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所以文章所表达的情绪是一样的:   “如果你爱书,喜欢手指摩挲书页的踏实温暖的感觉,和隐隐的油墨的清香,如果你喜欢在陌生的城市独自凭吊古老的街巷,细心聆听逝去岁月空洞的回响,如果你懂得欣赏和享受“花落如雨,人淡如菊”般温婉散淡的友谊、并不激烈的爱情……如果,如果在适当的条件下你是个有些怀旧的人,比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像现在我的窗外响著寂寞的雨声,或者午后慵懒的太阳透过碎花的帘子照进来,比如刚刚放下一本让你会心的书,在音乐中休息一下眼睛,书中的某一段话不禁让你生出“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叹,比如你刚刚告别二三知友踏著月色归来,口里仍有陈年老酒微熏的余香,那么你一定会喜欢这部电影。把这张碟放进你的碟机,会有一种久违的熟悉而陌生的情感,像那淡淡的书香,透过柔和的影像丝丝缕缕地飘散过来,将你幸福而温柔地淹没。” 全文参见:http://ent.163.com/edit/020618/020618_123522.html 这本书我看的是英文版,所以不知中文翻译会是如何。去年“见招拆招”在文化周刊上面有一篇文字提到它的翻译,很有意思。今年春天译林出版社的译本终于出来了,所以把“见招拆招”的文章连接也放在这里作参考,并引用一句作结语:   “全书只有几万字,一忽儿就读完了。当我读到海伦写给书店最后一封信的最后一句话时,心为之一紧:“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全文参见:http://www.huash.com/gb/hscb/2004-09/08/content_1256977.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网上无名 回复 悄悄话 握手,握手!:)
棕色季节 回复 悄悄话 我很喜欢林语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