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个巴掌拍不响:论朱杨案

(2009-01-27 02:09:38) 下一个

首先对朱的行为表示一下愤慨;其次对杨的去世表示一下哀悼;最后对不到两年时间又出名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表示一下同情。

这么多天,我一直没有对此案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一直认为,当我们掌握的情况足够少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权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案件,这是一个神智正常的博士生,在公开场合蓄谋杀害一位女同胞,而且用了“斩首”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所以,这并不是一桩简单的案子。

网上提供了无数的关于她们俩的信息,里面有真有假,而我们是无法区别其中真假的,但是我们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去分析真伪。无数有着善良的民众大骂朱丧心病狂,而某些熟悉朱的人却大惑不解,为何他会走此极端?那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诚然不可否认,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一个心理没有问题的正常人,不会走出如此的极端,这必定由于长时间的心理疾病或者说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和缓解,在某一个极点上造成的爆发,也就是说,他的心理问题,绝对不是三两个月就造成的,必定是多年养成。作为一名从小就很优秀的学生,我非常理解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存在的一个共同的心理障碍,那就是:我从小优秀,我不可以不优秀。于是学习好,在家长、老师、长辈们心中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这种概念已经深深的进入他们的脑髓中,他们不可以,哪怕只有一天“不优秀”,所以不断给自己压力,不断去努力学习,久而久之,闭塞的心态就产生了。

我认识的优秀的人有很多,一种活泼开朗,一种沉默寡言。在我做老师的时候,就深深的感受到,外表活泼的学生,就算再调皮,也出不了格;而那些平时表现很好但是很“闷”的人,一旦出个事,就是大事。我想,很多很多老师应该都有这种感受。

我也相信,桔生淮南则为桎,但根本原因在于“桔”,而“淮南”只是加深了这种变成“桎”的可能。朱到了美国,压力更大了,学业更紧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再次过上了高三的生活,而且又是一个人在外,这对他多年来的心理积压必定产生即将爆破的危险,就象一个一天天涨大的气球,这个时候更没地方放气,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压力,使之失衡,气球就会立刻爆破。就在这个时候,杨来到了美国,她给朱最后弄破气球的那点压力。

之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杨真的只是到了美国之后才认识朱,只是在朱拼命追求杨而被拒绝了之后,朱是不会下此毒手的。因为朱虽然心理上的压力到了快要爆破的时候,但这个小小的打击不足以击溃他。朱和杨在咖啡馆喝茶,然后突然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菜刀,袭击杨,并且斩首,这说明朱此刻已经对杨有了深深的恨,才将所有的怒火发泄到她的头上。

网上有很多关于杨的传闻,总结一下如下:杨此前在加拿大学习2年多,还工作了,然后回到北京;朱和杨此前在网上认识,因为在杨的好友里,有一个人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杨有很多男朋友,据说在加拿大就有四个,北京也有,并且都付出了金钱,等等。

这些消息,有真有假。但是我相信一点,就是他们俩绝对不会只认识两周。此前已经说了,如果只认识两周,追求未果,就算朱的心理疾病再厉害,也不会动此杀机,毕竟除了这次行为之外,他还是一个表面看行为正常的博士生,他对杨如此的怨恨,只有一点,他付出了很多,最后什么没有得到,才会产生巨大的积怨。

杨是不是如传闻那样有很多男朋友,我们没有必要去调查追究,这对一个已经离开人世的仅有22岁的女孩,显得太刻薄了,也不符合中国人“人死为大”的传统习惯。但是,杨在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必然有失当的地方。毕竟,他们见面只有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以前她接受了他多少?感情发展的程度?这些迷只有他们俩知道。

突然我就想到,现在社会上很多很多的女孩,“左右逢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个案子会不会对她们有所触动呢?人活着,还是应该本份一点的好,努力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妄图走捷径,也要选择一下哪些可以走,哪些不能走。想起了那句话:出来混,早晚要还。

最后,对杨表示一下哀悼;对朱表示一下愤慨;对他们俩都表示一下同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