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专家:中国改变了世界 "中国威胁论"是错的!

(2007-03-04 07:55:49) 下一个
新华网专稿:不久前,德国发展研究所所长迪克·梅斯纳在波恩一次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改变世界”的报告。梅斯纳认为,中国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新兴市场,而且也是全球政治经济变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在国际政治的所有核心领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经跻身拥有自己观点和利益的大国之列。西方世界今后必须同中国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必须放弃自己的很多特权,必须学会顾及中国和亚洲的利益。这一报告引起了西方舆论的广泛关注。日前,本网记者就此对梅斯纳进行了专访。

中国是全球力量结构变革重要推手


《记者》:请您具体阐述一下,为什么说中国改变了世界?中国如何改变了世界?


梅斯纳: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强劲发展,加之国家规模巨大,这使中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像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快速发展,但由于它们国家规模小,所以对全球发展进程的影响也就很小。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例如,近20年来,中国出口额急剧增长,中国在矿产和农产品领域的进口也快速增加,对这些产品的国际价格上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改变了国际“进出口交换比价”,致使原料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增加,而使原料进口国的外汇问题加剧;今天中国拥有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4%,因此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改变世界的例子还有很多。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国际政治的所有核心领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显然,中国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新兴市场,而且也是全球政治经济变化的重要参与者。全球的力量结构将因此而持续改变。


《记者》:不久前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心议题是“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结构”,也注意到中国和新兴国家如印度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您所谓“中国改变世界”也应是这种世界力量结构性转变中的一个部分,应如何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看待中国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梅斯纳:目前,全球力量体系正面临巨大变化。东西方对抗结束后,一些西方人开始谈论“历史的终结”,如美国学者弗兰西斯·福山。这些人认为,西方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将成为统治世界的唯一力量。但是由于伊拉克战争和布什 政府滥用武力,又有人开始讨论,今后几十年可能由美国这一超级大国主宰一个单极世界。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中国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到2020年,印度也可能变得像今天的中国这样重要。这两个国家的崛起可能给世界力量带来新格局。在这种格局里,要想维护全球的稳定与安全,美国、中国、印度、欧洲以及俄罗斯和巴西必须和睦相处。


  西方世界必须学会顾及中国利益


  《记者》:最近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以“中国王朝”为主题的封面文章介绍中国的发展,是否也表明国际特别是西方世界普遍认识到中国发展对世界的意义?


梅斯纳:在美国和欧洲,人们会慢慢认识到中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大国。但是这种认识还不能带来新老大国在世界政治中的自动合作。


  《记者》:德国听众和媒体对您“中国改变世界”的结论反应如何?


梅斯纳:在欧洲的公共舆论中,我们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觉察到中国在逐步崛起。过去我们一直关注的是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苏联解体、南斯拉夫解体及其导致的巴尔干半岛战争、欧盟东扩等。也就是说,欧洲主要关注它自己,并且事实上欧洲在过去15年里的确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我们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变革知之甚少。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才让我们欧洲人认识到,我们大大低估了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巨大活力。我认为,今后欧洲同中国的关系应该和我们同美国的关系一样重要。我还认为,没有中国参与,我们就解决不了如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非洲的和平与稳定等问题。我的论点让很多听众吃惊。毫不奇怪,200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世界秩序”正面临适应现实的巨大压力。


《记者》:您提出应像重视对美关系一样重视对华关系,但事实上欧洲现在与美是盟友关系,而对中国则存在不信任,如对华军售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梅斯纳:今天欧盟同美国的关系当然仍比同中国的关系更紧密。跨大西洋关系曾是而且现在仍是欧洲外交政策的核心———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这样。然而这种情况将慢慢改变。欧洲急需制定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共同的对华战略,以便使自己在国际政治中能够发挥有效影响。例如,我们研究所就建立了“全球管理学院”,来自欧洲、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以及南非的年轻高素质科学家和未来的政治决策者在这里一起合作,讨论全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为上述国家如何以新型模式开展合作出谋划策。这样就能产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相互理解的网络。这是创造共同利益的前提。


《记者》:在德国刚刚举行的G8财长会议上,德国财长提出G8应接纳中国作为平等成员,您如何看待?


梅斯纳:G7或G8并不能反映世界上真实的力量情况。我们的财长施泰因布吕克说得有道理:G7或G8必须向正在新崛起的国家持续开放,以便为这个组织赢得信任,并使它具有全球行动能力。


《记者》:世界特别是西方应如何看待和适应“中国改变世界”这个事实,中国又应如何在改变了的世界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梅斯纳:在众多国际政治领域,欧洲和西方世界今后必须同中国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西方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放弃自己的很多特权,因为中国已经跻身拥有自己观点和利益的大国之列。作为欧洲人,虽然我们不必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学会顾及中国和亚洲的利益,例如顾及它们在国际政治中增加话语权这样的合理要求。


中国则需要承担更多全球责任。中国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内部改革,同时还要制定全球战略,做一个“友好的国际邻居”。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认为,中国的内部转型过程对全球政治和全球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让很多中国决策者同西方观察家一样吃惊。西方和中国都面临适应这种变化的巨大挑战。


“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


《记者》:对中国的发展,西方特别是美国出现了所谓“中国威胁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与非洲发展关系充满担心,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梅斯纳:确实有这样的威胁论,比如说中国产品正占领西方市场,中国在对美国和欧洲的贸易中存在巨大顺差。结果是美国和欧洲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然而这样的威胁论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和亚洲的经济活力给美国和欧洲开发新市场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欧盟出口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中国和亚洲则提供了全新的富有前途的市场。


还有一些西方政治家担心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和他们展开竞争。事实上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也的确给全球的政治生态带来了适应压力。但是,今后世界政治格局会因此而更加公平合理。中国能够承担全球责任,并且它已经开始这么做 了:例如通过支持联合国维和部队。如果西方的传统大国和亚洲新崛起的大国能够取得利益平衡,那么世界面临的问题可能就会有更多肩膀来承担。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的竞争,特别是中印和中俄对比,西方有许多人认为印度更有后发优势?


梅斯纳: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合作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这两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对地区和世界施加影响时会相互竞争,因而它们之间有可能产生冲突因素,例如当涉及到能源获取或对该地区有关组织施加影响时。所以,西方必须乐意看到中国和印度之间相互接近,但同时肯定也担心,这两个大国的密切合作可能会使世界力量的中心更加偏向亚洲。谈到中国和印度的前景,我认为,目前印度在经济上整整落后中国10年。但印度实行了稳定的民主制度,并且印度的民主已经证明非常具有适应性。中国目前在经济上领先印度,但也面临一系列必须克服的挑战,例如社会迅速老龄化,这就需要建立社会保险体系去应对。面对快速的经济变革,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必须变得更灵活,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其中,并应该重视个体要求——对中国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另外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在恶化。中国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榜样,同时它的未来又面临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在过去25年里已经证明,它能迅速进入学习过程,这种能力对未来也很必要。


  中国须更加适应全球化挑战


《记者》:一些德国人称,中国不再需要德国的发展援助,因为中国已经能够承担起大型航天计划。您的观点如何?


梅斯纳:欧洲应该和中国展开多渠道合作,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利益:例如为了尽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们需要建立更多技术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让今后的政策制定者相互理解,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大学合作伙伴关系;为了战胜威胁全球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环境和能源政策方面更加紧密地合作;为了相互理解不同的历史传统,我们需要加强文化合作。欧洲应该在空间、环境、技术和发展政策方面扩大同中国的合作,因为我们今后肯定需要比现在更为紧密的合作网络。这里,发展政策在一段时间内还将做出它的贡献,因为发展政策集中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对中国也有用。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发展政策必须是平等合作。中国已经不需要施舍和救助,但是需要合作,需要同国际伙伴共同学习——反过来欧洲也需要这样。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新近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和外交实践?


梅斯纳:在历史上,“老大国”的相对衰落和“新大国”的崛起几乎总是伴随着冲突甚至是战争。目前全球的力量变化也正在一些地区引起紧张关系。在这种变化中,稳定、和平和安全不会自动产生。西方必须清楚这一点,中国(今后还有印度)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国际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变化。西方和中国之间(也包括西方国家之间)的一些价值标准将会产生冲突,因此必须让它们相互适应。一些西方人认为崛起中的中国具有挑起争端的意图,这是毫无道理的。事实情况是,全球的力量变化本身就孕育着冲突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和对话,增进信任,并建立共同的机制,以消除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在这些方面,欧洲和美国做得还不够,中国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中国的外交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它必须更加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解决朝核问题中,中国发挥的作用积极而又重要。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积极经验。中国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对维护地区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中国也支持苏丹政府,因为苏丹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这方面中国就像几十年前西方国家所做的一样,因为我们的政府也曾和中东富产石油的国家合作以保证我们的能源安全,却不关心这个地区的高压政治。这种能源安全政策导致了世界的长期不稳定。


有人担心,西方和崛起中的国家在原料和能源方面的争夺将导致新的地缘政治和新旧力量的冲突。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然而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国际合作、公平的多边主义和利益平衡,否则像气候变化、全球贫困和国家动荡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将无法阻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