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政府一个决定可能使中美日的软力量逆转!

(2007-03-12 13:00:39) 下一个
中评社香港3月8日电/加拿大海外中文网3月8日载文《2007:中美日软力量出现逆转的分水岭?》,摘要如下:

  2007年的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国政府所做的一个决定,可能是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软力量出现逆转的一个分水岭。

  在这次会议上,拥有全球1/5人口的中国宣布,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中国总理温家宝承认,中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但他也作出承诺,将于2007年尽量达到这些目标。

  必须指出的是,温家宝提出的目标,也许十分温和。可是,中国中央政府的态度,却是较地方、社会公众和工商团体先走了一步。若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更可看见温家宝就环保问题较经济发展更重要的表态,是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重要的,幷不是中国实质上可以做到多少,而是中国领导人在意识上较美国领导人更能捕捉到国际趋势和人心所向。

  若把这一段时间的国际政坛做一个横切面,也许就可发现全球公众对世界未来发展的愿景。这一年春天,人类刚经历了一个异常温暖的冬天;有科学家发现,北极熊溺毙在海上;他们推测原因是冰块融化、冰层变薄,使北极熊找不到立足之处而溺毙;讲述温室效应对地球威胁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夺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通过环保问题的承诺,温家宝正带领中国跟国际社会的期望接轨,而国际社会上较有能力和远见的领袖,刻下也正跟温家宝在做着同一件事。在温家宝就环保问题作出承诺的差不多同一时间,德国总理默克尔3月1日也在柏林敦促欧盟实现其气候保护的目标。

  跟温家宝讲话形成对比的是,美国的布什政府对环境保育的态度,却是较民间更为保守。美国政府拒绝执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早已成为各国环保人士的公敌。美国总统布什1月23日对国会发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演说,环保人士指出,布什提出的建议“远落于美国社会大众与工商团体之后”。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可是,在解决环保问题的态度上,中国却摆出较美国更积极的姿态。正因如此,中国领导层作出的承诺,反而让国际社会更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环境保育的诚意。

  也是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中国和日本在亚洲的角色和地位也可能在2007年出现微妙变化。就在温家宝承诺在环保上下功夫,在政制上渐进改革的前后数天,日本首相安倍先在3月1日声称日军在二战期间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说法“没有证据”,复在3月5日表示,即使美国国会通过二战慰安妇问题的决议草案,日本不会为慰安妇问题再作出道歉。

  温家宝和安倍的发言,虽然没有表面的关联,但安倍的发言,实际上让日本在亚洲地区陷入进一步的孤立;相反,温家宝的发言,却是拉近了中国跟邻国的距离。

  历史学家黄仁宇着有《万历十五年》一书。该书提出,万历十五年(1587年)虽然看似无足轻重的一年,也即如其英文版的书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但实际上此一年却是中国发展至尽头而步向衰落的一年。同样道理,若我们以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方式研究2007年的中国人大会议,也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