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耶稣学做工

(2007-04-29 22:10:31) 下一个
工作的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安身立命、确证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
    曼德(北京)
   
    经济学家赵晓非常关注职业伦理、关注国内员工职业观,我曾与他在一些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观调查,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你怎样看待你的工作与生命信仰?大部分员工的回答,或是“两者是完全冲突的”,或是“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大多数员工看来,生命信仰的实现与工作无关,工作只是一种谋生、取财的方式而已。
    有些员工还补充道,他们真心想做的是另外的事情,由于条件所限,只能从事目前的工作,他们将那些自己想真心投入的事情称之为“事业”。事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信仰和人生价值,值得投入生命,但职业不是,工作更不是。
    这种将工作与生命信仰割裂的职业观让我感到非常遗憾。其实,赚钱只是工作其次的目的与意义,工作的首要意义在于它确定了一个人信仰的方式,也就是说,工作是一个安身立命、确证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是一种与宇宙万物联系沟通的方式。
   
    信仰与工作分离已成常态
   
    根据我们的调查,生命信仰与工作分离,已成为当代职业人士的人生常态。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把工作当作无可奈何的生存方式,当作实现其他目的手段和工具。
    曾有一位½¬苏读者给我发电子邮件,讲述他的故事。他是个对生命信仰有追求的人,¾¬常做公益事业,但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贯注信仰上的热情。他曾做过工程师,现在做企业高层管理,他的职业生涯中充满了工作与信仰的冲突、断层和割裂,为此他长期处在心灵的斗争和煎熬中。
    我给北大、人大等大学???兄耙倒劢沧?保?行┭??底约壕褪遣幌不豆ぷ鳎??怨ぷ鞑坏揭荒昃偷窖?6裂芯可??芯可?弦岛蠊ぷ饕欢问奔溆志醯眯姆常?谑浅龉?⒖疾??褪遣簧习唷S幸桓瞿泻⒃谕?舷蛭仪闼撸??崭詹渭庸ぷ鳎?衷谡?煳蘧?虿桑?廖薰ぷ饔肷?畹睦秩ぃ?刻於几械接锹恰⒒诤藓途谏ィ??固竟ぷ鞯牟恍液腿松?奈蘖模?罱?ㄏ把芯客蹲世聿频难?剩?幌氪蚬ざ?胪蹲柿恕?BR>    为什么无论是打工仔还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无论是受教育不多的人还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待工作都如此的消极、悲观?这是因为他们正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他们的才能、志向和职业观与所从事的职业不相配,职业也与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不符合,所以职业带给他们的生命感觉只能是虚无、荒谬和痛苦,他们对待工作也不热心和尽心。
    在一次人力资源研讨会上,一位人力资源部¾¬理表示:“这两年我们招的应届生越来越少,Ô¬因在于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由于没有确立人生信仰,也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年轻人在购买衣服时可能要花半天时间,但在自己今后到底干什么,选择何种工作上却很少花时间。这种情况导致年轻人对工作的茫然与冷µ¬。
    工作具有崇高的价值
   
    其实,现代职业精神和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517年,西方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一扫中世纪的黑暗,恢复了信仰的意义,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现代职业精神从此奠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人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对西方职业观的革新起了巨大的作用。西方思想家们的言论提高了世俗工作的地位与价值,肯定工作的神圣意义,弥合了信仰与工作的分离。
    马丁•路德对当时的工作者们说:“你们的工作是十分神圣的,上帝悦纳你们的工作;借着这工作,将有祝福赐给你们。”
    约翰•加尔文给现代人指出,人应该积极地在这个世界上确证人生的意义,应该“入世修行”,因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而人的职业就是我们在世界这个“修道院”中“修道”的方式,工作具有无比崇高和神圣的价值。
    这场革新运动最美好的结晶,是催生了美国人的清教徒职业精神。清教徒就是在英国受到加尔文思想影响的基督徒,他们大部分都漂洋过海,移民到美国。美国的清教徒及其后裔的工作伦理——在工作上实践信仰的精神——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市场¾¬济的发展,使美国在短短三四百年间成为了世界¾¬济强国。这些早期伦理观念,直到今天还影响着美国职业人士对待工作的态度。
    建国初期美国人认为:“建造工厂的人就是建了一所圣殿。”美国第13任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直截了当地说:“在工厂里工作的人就是在敬拜。”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汽车时代、享有“汽车大王”美誉的亨利•福特先生对美国职业精神说得更加精辟:“工作是人类在道德上、生理上、社会上的救赎。”
    一个伟大的事业背后就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在起作用,这种将工作上升到信仰高度的职业精神和伦理观念,是西方国家发展市场¾¬济、推动企业日益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点。西方职业观由于其文化宗教背景可能并不一定适合国内职业人士,但其对市场¾¬济和企业发展有益的部分值得我们思考。
   
    职业应是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2005年6月份,我们接待了美国著名职业精神著作《爱上星期一》的作者约翰•贝克特先生。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暖气炉生产商——美国贝克特公司总裁。他在一次近200多名职业人士参加的会议上进行了演讲。
    贝克特先生说,之所以把这本书起名“爱上星期一”,是因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多数职业人士“讨厌星期一”:星期一标志着一周的工作又开始了,标志着烦躁、劳累等状态又要重复了。
    他说,他年轻时非常喜欢星期天,因为在美国,星期天是做礼拜的日子,大家穿得漂漂亮亮到教堂里唱赞美诗,亲戚朋友们欢聚在一起,非常愉悦。但是一到星期一,想起又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他就开始心生厌烦。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萌发了去当牧师不再工作的念头。
    后来发生的众多事情使他的思想有了很大改变,他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与那些牧师的神职一样具有神圣的价值。他意识到,自己不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不能生活在星期一与星期天的割裂状态中。他在演讲中说,工作就是敬拜,是你信仰的一部分,而星期一是星期天的延续,所以要“爱上星期一”。
    贝克特在《爱上星期一》一书中一再强调工作是神圣信仰的一部分,书中有一段对木匠耶稣的描述,非常耐人寻味:
    你有没有想过耶稣是如何展开他的职业生涯的?他是个小商人,也是个木匠。让我们暂时换个角度来看他,而不要把他当作宗教领袖。我有一幅以木匠耶稣为主角的大型当代炭笔素描,我把它挂在办公室老书桌的上方。他粗糙、有力的手上拿着一支简单的刨刀,炯炯有神地注视着手上的工作。当我望着这幅素描时,总是会思索他身为木匠必备的杰出特质,虽然当时的工具是那么简陋。
    有时候,我会想像耶稣在为一个柜橱做最后一道涂饰,这个柜橱是一个住在他的木工店附近的老妇人订做的。今天下午他就要把货送到老妇人家。老妇人邀请他进去坐坐,他们一块儿聊天,老妇人对木工渊博的知识和优雅的仪态甚感惊讶。目送他走出去后,老妇人心里想,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木工。
    老妇人走向前仔细瞧瞧柜橱。她发现,木工的开价很合理,尤其是对这么一件杰作来说。虽然她已老眼昏花,但还是仔细端详这个柜橱,用手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摸遍了。这件作品近乎完美。柜橱的接角、尺寸、涂饰样样细致。老妇人迫不及待地想向邻居炫耀。她的结论是:这个木匠的作品真是太棒了。耶稣代表卓越——他所从事的木工业,不过是他永存和无瑕的品行、他的属性以及他的生命和使命的缩影罢了。
    虽然我们和贝克特先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可以反思,神圣如耶稣都如此重视工作,何况我辈?我们应当将工作与生命信仰融合起来,以工作这种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意义,以工作来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工作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当我们明白并贯彻这个真理,我们将会在每周星期一早上快乐地吹着口哨去上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