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咀日文嚼汉字(9)精神胜利者

(2021-05-20 21:21:51) 下一个

     有这样一些人,总喜欢拾人牙慧胡编,鹦鹉学舌乱造,人与亦云意淫,不担心会被惩罚,只图眼前快活,还是过得比较得意,至少他们自己这样认为。
     他们要的就是自身利益,有利可图,就是不要面子,不要自己的尊严何妨!图的就是那一时的开心,不如想太多,自己舒服即可!好似大庭广众之下的马死驮背熊一样!
    有些抗日战争电视剧,为了片面追求观赏性,博观众眼球,哗众取宠,寻求刺激,在画面上.音响效果上,人物造型上 ,情节编排上,采取了新奇特,高大上的手段,情节离奇 ,场面宏大,高手云集,文武双全,似乎给观众制造感官刺激,视觉效果的震撼。但忽视了历史的真实感,缺乏内在的东西,简直是胡编乱造,既对抗战英烈不尊重,也侮辱了观众的智商,也没有什么观赏性。
    最近还有一些智商低下的跟潮儿们利用“抖音”等手段胡编乱造一些类似的段子。
    不久前许多段子取笑日本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日本外务大臣伊藤博文和清王朝大臣李鸿章的一副对子,卖弄风骚,故弄玄虚。
    那是一幅老掉牙的对联,老对子。早在明朝时期就有了,不过当时是安南使者进贡时出的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负责接待安南使者官员的小儿子程敏政张口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那些二十一世纪的“阿Q”,将老对子移花接木地“安装”在大清使臣到达日本之后,说什么日本人特地为他们设宴接风,在宴会之上有一个日本大臣故意站出来说:“在我们日本有一副上联,几百年来都没人能够对的上来,所以想请教一下作为汉字发源地的你们了。”
   说完便他说出了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个日本大臣说完之后便神色得意的坐在一旁,心想这个上联不仅出奇,而且还一语双关,奇马对骑,长弓对张,琴瑟琵琶四个字上面,正好八个“王”字,后面“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更是隐晦地羞辱了清朝被列强屡屡欺辱,而且还威胁将要和大清开战。
   大清使臣听完之后立刻对出了下联:“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的马关条约,李鸿章已经丧权辱国被逼的无路可走了哪来闲心考虑“对子”的事,要么就是割了地赔了款,最多就像阿桂一样,说一声“儿子打老子”,“老子在对对子的功夫上可以完胜你小日本”?
   熬有介事的胡编乱造,杜撰臆造,就象让愚氓们跳“忠字舞”,颂永远健康一样,让那些“半桶水”们跟着起哄、信以为真。没自信的人,卖弄而肤浅的人,自我淘醉的人趁机”马死驮背熊“一番!“masturbation”(意淫的注解)。
    骑奇马,张长弓,强弓射硬石,弓虽强,石更硬,若非李广难没羽。出处是一首诗:阐述李广射石的典故。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这种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段子,作者是“马死驮背熊”,但不明真相的一些人就跟着起哄信以为真意淫而迷糊,休克而失神了......。
    有诗为证:
    乱造胡编选错题,
    玄虚故弄哄猿嘶。
    有头垢扮花砧木,
    无绪从鸣目瘴鸡。

中国古代,留下了许许多多璀璨的文化遗产,对于一部分的文学知识至今还被人们所学习与探索。其中对联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大分支,极大程度的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文学发展。
众所周知,对联既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普遍性和趣味性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中雅俗共赏的存在,现代人们过年贴的春联就是对联的一种。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对联的热爱是非同寻常的。现代人们热爱对联,那么古人肯定也不例外,无论是诗人词人,还是达官显贵都偏爱对联文化。
对联在中国古代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与诗词在文学上的都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当然,对联不仅仅有着文学的价值,更有着艺术方面的价值。无论是从趣味性还是普遍性的角度,对联都更能让大众所接受。
而古人们写对联都是从小开始学习,因为对联中包含着生活的缩影,所以它不仅仅是文学的知识更是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大到诗人词人,小到普通百姓都可能说出精妙绝伦的对联。在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中,对联更是无处不在。史湘云所说的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所说的冷月葬诗魂,都是将生活中的意象运用在对联当中,而这些普普通通的意象,正是构成了对联的绝妙之笔。
大家肯定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关于古代对联的故事,无论是经典的和尚与尼姑,还是诗人与农民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今天这个和珅与纪晓岚的故事同样充满趣味性。
或许很多看过影视剧或者对历史了解比较多的人都知道,纪晓岚是古代著名的忠臣,而和珅是古代著名的贪官。但是他们两个在清朝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他们吃饭,有一道菜就是五花肉。和珅最喜欢讨皇帝欢心,于是兴高采烈地站起来,说要出一句对联,乾隆很是欢喜,让他大声念出来。这时,和珅便说出了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
这副上联其实并不好对,上联中有很多数字,而且对联又十分的应景,其中三、四、五数字又是有一定的顺序,属于典型的数字联。乾隆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到下联,于是就看向身边的纪晓岚。
纪晓岚略加思索,就脱口而出:“五两六钱七把葱”。乾隆听到纪晓岚的下联拍手叫好,聪明的和珅发现不对劲。可是他假装镇定的说“这个下联对得不好,葱哪有这么贵的?”
乾隆更是一脸疑惑地看着纪晓岚,他知道纪晓岚博学多才,定不会出错。这时纪晓岚掏出一本账本,递给乾隆说“御膳房的葱就是这个价格,我可不敢乱对”。乾隆并没有看账本,而是直接转向和珅。
当时和珅可是内务府总管,御膳房采购的食材都要经过他的批准,从中捞一把油水不在话下。此时的和珅发觉大事不妙,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便立刻跪下。和珅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想要献媚谗言的同时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更加令人敬佩的是,纪晓岚竟然将这个坑完美地避开,并且让和珅自己跳了进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纪晓岚的智慧之处。简单的几个字,就把当时的危机轻松化解,这就是一副经典对联的魅力所在。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文学形式,看似远离生活,其实都在身边。只有我们仔细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我们都有可能随时说出精妙绝伦的话语。对联文学看似遥不可及,实际上触手可得。只有我们认真地体会,领悟,就会发现文学中的趣味性,才能体会文学之美,对联更是如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