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的飞雁

绕着地球走一圈,原来世界可大可小。人和人如此相似,又非常地不同。。。
正文

小儿在东京上International Preschool (四)完

(2006-11-24 07:21:43) 下一个

东京的夏天骄阳似火,潮湿又闷热,但却是儿子在Preschool最为快乐的时期。学校因陋就简,在门口的小院子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游泳池。那是一个充气式的塑料大浴缸,浴缸上绘着多彩的图案,里面再注入清水,就成了让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游泳池。下水之前老师们总是细心地为小朋友们一一涂上防晒油。从report book 上我得知儿子对water play 的无比热爱,便把这一游戏引进到家里。我常将浴缸灌满水,让儿子在里面玩个痛快。

学校里来了两个新朋友,都是男孩。他们的到来改变了英语班女孩多男孩少的状况。儿子尤其兴奋,并很快和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两个男孩都比儿子小,一个叫Shun,比儿子小九个月,另一个叫Yoji比儿子小两个月。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儿子十分得意。又因为在学校已经呆了大半年,他对那里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都已熟悉,所以时常指点给新来的两个男孩看这看那。小孩子喜欢模仿大孩子的行为,Shun Yoji渐渐成了儿子的小跟班。两个小家伙回家告诉妈妈他们喜欢和大哥哥玩,他们的妈妈因而决定将原来每周送两次改为送三次。

男孩多了又带来新的麻烦。两三岁的孩子们,尤其是男孩热衷于跑跑跳跳,加上精力旺盛,似乎一刻不能停止。上英语课的时候,几个男孩子似入无人之境,疯狂地奔跑着,尖叫着。而他们的行为也大大影响了其他的孩子们。Jessica常常要费尽口舌才能使他们安静下来。我虽然没有亲历这一幕,却从Jessica的记述中感受到了当时的情景。那个时期Jessicareport 中总是重复出现“attention span is shortlistening skill is a bit low”。但是Jessica认为只要儿子仍然还能回答她的问题,就应该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孩子们的情绪好象和炎热的天气合拍,几乎整个夏天他们的热情都处于癫狂的状态中。对儿子来讲,每天可以戏水和玩沙,和熟悉的伙伴一起疯狂就是最大的快乐。

当天气渐渐转凉的时候,Yuji的妈妈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Yuji因此不能常来学校了,他的妈妈要照顾两个Baby,再每周送大儿子来三次学校,实在太为难了。Shun的年纪比儿子小得太多。尽管他十分喜欢儿子,每当看见儿子来,总是高兴地叫着儿子的名字,眼睛笑成了一条细缝;可是儿子开始觉得无聊,或许是因为少了一个年龄相仿的玩伴,他有点提不起劲。

日子静静地流走, 儿子和我讲话时掺杂的英语越来越多。比如他说“Mama, I want to have milk! 我们去看train 好吗?This is a big car……..。同时他能够认识二十四个英文字母,并用英语从一数到十。每次走在街上,看到路边的汽车,儿子就跑上前去拼读上面的字母,什么“T-O-Y-A-TA, N-I-S-S-A-N, H-O-N-D-A….” 乐此不彼。那年十月底我们去Hawaii度假时,儿子看见Hotel门口停了一辆Toyota,立刻兴奋地大叫起来:”T-O-Y-A-TAToyota,和Tokyo的一模一样!“一个路过的小伙子恰好听到,举起大拇指对儿子说:”Great!”Hawaii的人如同那里的天气,开朗而热情。扯远了。

和英语相比他的日语实在令人失望,基本上没什么长进。听一位一起学日语的中国同学讲,她五岁的女儿上了大半年幼稚园,日语进步极快,已经可以给她做翻译了。我听了只有羡慕的份儿,我曾问过儿子,他能否听得懂日语。儿子却答非所问地说:“我不喜欢日语!”。真是奇怪,难道英语和日语对他来说有什么区别吗?一定是我学日语的消极态度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儿子的喜好。

秋去冬来,寒风吹走了夏日里的欢歌笑语。儿子的学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坏消息一个个传来,先是戴眼镜的男先生被调去了学校在横滨的centre;然后由于生源不足,亏损严重,校方决定大幅度削减员工的薪水。Jessica不得不另外兼一份职,才得以维持她和一个六岁女儿的生活。与此同时,儿子常常向我抱怨学校里都是小Baby,他觉得很无聊。因为我们在日本的工作合同只有三年,眼看再过一年半就要到期,所以我不想再换学校,让儿子在这里将就读下去。毕竟再去寻找新的英语学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对儿子的不满我并没有全然放在心上。

然而接下来的情形发展却不容我乐观下去。儿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癫狂,他在教室里不断地奔跑和尖叫,上课时没有兴趣听Jessica讲什么,经常拒绝参加通常的唱歌和跳舞。回到家后依然向我抱怨在学校没有人和他玩,来的都是小Baby等等。Jessicareport里使用了”wild”一词来描述儿子的行为;进而Jessica认为儿子的能量过于充沛,建议我给他安排一些校外体育活动,如soccer, swim, tennis等等,以消耗他那过剩的精力。

忽然间我明白儿子已经无可抗拒地长大了。是的,翻年就满三岁半了,理论上讲可以进幼稚园了。而Preschool所招收的孩子大多为三岁以下,学校侧重的是对孩子的看护和照料,而不是对他们的教育。三岁半的儿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照料自己,比如大小便已能自理,会自己穿套头衫,穿鞋;吃饭完全不需别人帮忙。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Preschool 却没有能力来满足儿子的要求,甚至不能提供一周五天的看护。如果继续让儿子呆在这里,他的不满只会以一轮又一轮的癫狂爆发出来,而他旺盛的精力却没有正当的途经发泄。

思量再三,我决定为儿子重新物色一所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让儿子象其他的适龄儿童一样每天都能去幼稚园。我的这一决定令Jessica非常失望,作为Preschool最大的客户,我们的离去对经济状况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学校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Jessica我则怀着深深的负疚感。这一年多来,因为有了她的沟通,才使得我可以和校方交换意见,并放心地把儿子放在学校。Jessica启蒙了儿子对英语认识,同时她的细心周到和耐心的教导对儿子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她的努力使得儿子成为一只羽翼丰满的小鸟。如今长好翅膀的小鸟正期待着冲向广阔的蓝天。这大概就是为人师表的悲哀吧,而且很快也将成为我的悲哀,因为儿子终归有成人的一天,终有一天他要离开父母,去闯荡自己的生活。

我却不能阻止儿子的飞翔,就象我不能阻止他长大一样,我已别无选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