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沦落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让我们好好珍惜在文学城的相逢吧。
个人资料
yijiba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当年台湾小学的语文教材

(2007-06-01 08:41:15) 下一个

想当年,这个当年是五十年以前喽。台湾小学一年级的国语教材第一课就是,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读书。尤其这几个多笔画的繁体字“学” ,“读书”,把我们这些小鬼治的真是不浅。这几个字写起来歪歪忸忸,还出了框框。想想从小学写中国字,还真是很好的首脑并用的训练 Motor Skill)。对我们那些本省籍的小朋友,发音就更难了。上学发成上鞋,读书发成读苏。老酥(师)主(只)有睁一眼,闭一眼。为了教会小朋友正确的发“吃饭”这两个字,老师不知重复多少次,可是得到的总是“出换”。所以只有放弃了。回上海两年,发现国内同胞讲普通话都很地道。就连福建人说普通话也比台湾人强。有没有听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那年,我在青岛化工学院访问,见到院长,是广东人,清华的毕业生,讲的就是一口京片子。老蒋到台湾后,拼命的提倡国语,所有公共场合都不准讲台语。然而台湾本地人说普通话的口音就是那么的牢不可破。我们这些外省小朋友在学校还时常取笑台湾小朋友说的普通话。还当笑话来模仿。无怪乎,有些小朋友长大之后,有了权力就要本土化,所有场合就要说台语了。我想他们从小那被取笑的愤怒,一股脑的全都给洒出来了啦。

 

后来,一年级的教材就改了,改的比较口语化。一开始就挺长的。课文是这样开始的。老师说,小朋友,你们坐好了,我来说故事。小狗玩皮球,玩一下,咬一口。皮球来了,小狗咬它,皮球去了,小狗追它。故事说完了,大家哈哈笑。我那时读三年级,看到这课文,一口气就念下来了,可是倒不觉的好笑。慢慢的读到五年级,好像一下子变的很难了。有一课课题是“武训兴学”。课文是这样的。莫叹苦,莫愁贫,有志竟成语非假。铁杵磨成绣花针。古今多少奇男子,难得山东堂邑姓武人,武先生,单名叫做训,兄弟早死,父母又不存。饥寒交迫难度日,沿门托钵受苦辛。武先生,做乞丐有深心。他恨邑人知识浅,少时失学是原因。。。(下面还有好长的一段,实在记不得啦)。我们成天的就背着这些课文。还有就是,中华,中华,可爱的中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你更伟大。四万万同胞,五千年文化。。。你看,那时后,我们才有四万万同胞,现在已经远远超过十万万喽。再有就是种苹果的李老先生。说老先生种了苹果,不多久自己走了,留下给后来的子子孙孙享用,告诉我们要有前人种树,后人纳凉的风范。

 

到了六年级,我们开始为了准备考初中而参加恶性补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师为了训练我们的阅读测验,准备了一些比较长的散文。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还有好多当年有名的散文,像朱自清的背影,许地山的落花生,好多好多。后来这些文章,我们念初中时也都读到了。老师为了我们考初中,要我们这些小学生准备的竟是一些初中的课程。 其实我觉的我们当年小学时后的语文教学还是不错的。记得有一次有位同学用我们那时的一个顺口溜,编了一个很短的阅读测验。课文是:三轮车跑的快,上面做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答案是甲。奇怪   乙。不奇怪  丙。甲乙都对  丁。甲乙都错。 可见得我们那个时候,在恶性补习的大环境下,也知道苦中找乐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roupier 回复 悄悄话 听这里三十多岁年龄段的人说,上初中时候被听到讲台湾闽南话(台语),还是要罚钱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