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丘峦:佐利克离职对中美关系的影响(ZT)

(2006-08-22 18:01:54) 下一个
说出“台独就是战争”警句的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已经辞职。佐利克是美国国务院第二号人物。佐利克对华主张接触,而非压制,他首度提出中国是美国利益的相关者,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主轴,中美关系亦得以稳步发展。因此,佐利克的辞职,颇令台独势力鼓舞,甚至也使日本的右翼分子兴奋。于是,一个问题面对着中国:佐利克辞职会影响中美关系吗? 佐利克对美中关系的发展堪称建树良多,形象言之属于“益华派”。他是白宫中有名的既非“鹰”又非“鸽”的“新保守”派,早年作为美国贸易代表,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与中国谈判,努力推动了中国“入世”进程。佐利克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期间,完成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分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工作。佐利克自称“中国入世的最坚定支持者”。描述中美贸易关系时,佐利克的名言是“美国不能对中国货关上大门”。“中国不是又一个‘日本株式会社’──只出口不进口──中国卖东西,同时还买东西,”佐利克如此说服美国国内反对中国入世人士,“美国人将买到更多低价中国商品,同时也获得更多机会向中国出口。” 佐利克算得上是美国高层少见的“知华派”。媒体评论说他比赖斯更猓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早在1980年他就第一次访问中国,20多年后他不能不感叹中国的翻天巨变。而佐利克对中国历史的猓解也令人惊讶,他2002年4月9日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演讲时,洋洋洒洒,从中国“五四运动”谈起,将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一一数来,说明中国要国富民强,就要主动迎接全球化,进行改革开放。佐利克对中国问题猓解之深,表现在台湾问题上,他直言不讳地说“台独”意味着战争,其根本原因在于与那些坐而论道的国会议员相比,他对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有更清楚的认识。 既为“益华派”,就表明中国对佐利克的印象良好,对佐利克的建议与意见会非常重视,也听得进去。既为“知华派”,就表明美国通过左利克能够更加客观地观察中国、制定理性的对华政策。由此即可知,佐利克在美中关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沟通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日前在回答记者关于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辞职问题时说,佐利克担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期间,重视幷弧酢趼力于促胶?美关系的发展!酢貊椒⒔估锬相互瞭解和信任做出了积极努力,中方对此表示赞赏。“我们希望幷相信!豸馈跛先伞觥踮新的工住踮位上继泄巍酡展中美关系和两估锬互馈跸作发挥弧酢貅用。”可肌酢跣方对佐馈跛的评价是比较高的!跚负翔肯丁跄?font color="#ffffff"> 由此也可知,佐利克的去职,对美中关系是重大的损失,影响一定有的。至少有一点,如果佐利克继续在原来职务上工作下去,美中之间今后的大风大浪的孕育或者爆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减低,甚至有可能进入比较长期的稳定时期。当然,如果继任者继续维持佐利克的思路,问题也不大,但是变数多了很多。国际舆论一直在试图断定佐利克的思路或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分水岭。这随着佐利克的退出,分水岭的意义还能继续存在吗? 当然,绝对不可以认为佐利克去职将会严重影响美中关系。佐利克所代表的绝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如舆论认为,佐利克去年9月在纽约美中关系委员会上的演讲《中国往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确实不是他的即兴之作,而是代表了布什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最新最全面的思路,即通过以接触为主,辅以牵制,推动中国走向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自由化,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发挥有利于美国的作用。据说,当时这个演讲本来是要由赖斯做的,后因为赖斯临时有事,才由佐利克首创了“利益相关者”。这不仅是佐利克的发明,更代表了布什政府的想法。 用一个比喻,布什政府是对华政策框架的建筑者,佐利克不过是装修师而已,在很多局部方面装修师有修改权、可以发挥一定的创意,但是框架结构是绝对不可以动的,动了,就不安全了。 美国着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2005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对美国现实主义的对华战略有很好的概括:第一,为阻碍中国成为一个单纯的竞争者,美国将通过联盟系统在东亚地区保持充足的军事存在,防止中国发起挑战;第二,美国将通过引入其他地区力量的方式加强其由多边安全和经济组织构建的联盟体系,使它的盟国即使不愿惹恼中国,也不会变成美国的对手;第三,不能排除美国试图通过武装台湾来平衡崛起的中国的意图。 李侃如的概括,这就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最真实的框架:遏制中国是其政策基础。当然,在遏制的基础上,接触是不可少的。佐利克需要努力的就是接触这一部分了。无论佐利克想或者不想,他都没有能力改变美国对华政策遏制的一面。如此看来,佐利克的去职,对美中关系不会有根本的实质性影响。 (原载“中评社”)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