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霧倫敦

(2008-03-02 17:49:01) 下一个


霧倫敦

    
       
還在小學讀書時,就聽老師講過倫敦的大霧;但那時候我對倫敦的印象並不深,因爲西半球的一切畢竟是那麽遙遠。所以,揚名世界的倫敦大霧,對於童時的我,僅僅是一個依稀模糊的概念。

    上初中后,偶然讀了一本名為《霧重慶》的書;這是以劇本形式寫成的作品,但字裏行間無不令人有感于山城的嬌嬈。雖然那時我未曾涉足這座西南大都市,但歌樂山下晨霧繚繞的意境頓時在腦海中呈現。於是,從滔滔長江的彼岸,我的思緒又飛到萬里之外的泰晤士河畔,飄悠在想象中的空間裏。有時候,我會坐在我們村頭的小河邊,望著遠處的天際出神。英國首都那浩瀚的霧海,自那時起便常常在我那童真的心扉中翻騰、蕩漾。

    正是懷著這好奇的心情,我來到了歐洲著名的都會倫敦。那時恰好是十月下旬,天氣開始轉冷,但還未下雪;雖然陽光不足,卻仍未見大霧。漸漸地轉入深冬,氣溫劇降,大雪紛飛。待大雪停時,全城大街小巷已淹沒在白色的海洋之中。

    又過了幾個星期,氣溫稍爲回升,但空氣潮濕。有天早上起來,打開窗簾一看,對面不遠處,一團煙云像輕紗似的挂在低空,並輕輕地爬過樓頂,繼續向地面飄悠、蔓延。原來是一片大霧。下午四點許我乘車路過滑鉄爐橋,只見橋下水面霧雲簇擁,浩浩蕩蕩。濃霧中無法看清對岸街景。河邊幾棟地標式的建築物,猶如騰雲駕霧似的時隱時現,如夢如幻。若不是我早已遠離了童年的幻想,也許還真以爲自己處身神話世界。霧倫敦,霧中的倫敦,果然別有一番風味。

     初來倫敦時,我留宿在西區一條叫做教堂街的街道,宿舍距海德公園不遠。大霧次日清晨,我提著照相機來到公園,企圖捕捉霧煙中紅葉翩躚的景色。那時的海德公園,遊人沒有現在這麽多,加上已是隆冬時節,顯得寧靜安然。由於大霧尚未盡散,空氣清新但水分很重。沿著小道而行,只見兩旁草地露珠點綴,一番鄉土氣息;一陣輕風吹來,霧氣扑在臉上,徹底的沁人心脾。

    第一次體驗到倫敦的大霧天就這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後來連續多年,每逢冬末初春,幾乎都有大霧朦朧的日子。有時一連幾天,有時僅在一兩個小時之間,或僅只在局部城區出現。每當踫到大霧天氣,麻煩也就格外的多。嚴重的會導致出門不便,交通堵塞,甚至機場關閉。記得有一次從雷丁返囘倫敦,半途遇到大霧,鋪天蓋地。那時已是晚上八點,路面濕滑,車外伸手不見五指。四號囯道上,所有車輛都打著高燈,但還是提心吊膽;在很長的路段上,沒有人敢超過五英里的時速,可謂爬行而進。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晚上的“狼狽”樣子,還真的歷歷在目。

     然而,這十多年來, 雖間或遇到霧天,但像過去那種濃霧繚繞的景象已不多見。關於倫敦大霧的“來蹤去跡”,地理氣象和環境污染同是其中因素。作爲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從十八世紀起的百多二百年間,英國成了全球製造業的中心,倫敦成了超級熱力發電站。大英帝國盛旺時期,泰晤士河沿岸兩旁廠房林立,濃煙滾滾。冬天,海上漂來的霧水和煙囪排放出的煙雲在空中“狹路相逢”,久而不散。久而久之,此番景象便使這座城市出了名;倫敦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霧都”。

    冷戰年代,西方工業東移,倫敦由工業基地逐步轉型爲金融中心。近年來在環境治理方面的努力,使這座城市漸漸恢復了她的青春。如今,鋪天煙雲的景象已成歷史。聽説還有人在泰晤士河見過早已“失蹤”多時的魚種。最近我踫到幾位來此出差旅遊的國人並問及他們初訪倫敦的感受;奇怪的是他們中竟沒人爲她的建築而驚訝,但卻都異口同聲地公認這裡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環境保護比重慶和國内任何大城市都好得多。

   上星期天細雨毛毛,我路過格林尼治公園順便停車到子午綫旁邊的觀景台去走了一會兒。站在這兒可以看到倫敦新、舊兩個金融區以及源源東去的泰晤士河。以前我常來這裡散步、賞景,有好幾囘還正好碰上大霧天氣。在這個角度觀賞霧雨中的古城,會令你倍感悠然寫意。如今重返此地,獨立寒冬,我看見草木依然青綠蔥翠,綠得教人陶醉。不知怎的,眼前的一切又勾起我對以往的懷念。平心地說,我至今清楚地記得初到英國時那種甘苦半摻的日子,是因爲我時常想起那些依稀朦朧的霧景。壯觀乎危害乎,觀者自取其意,對我來說,倫敦的大霧,綺麗、神秘、迷人;但像遠離的戀人,從今以後也許只能在記憶中出現。

 

2 March 200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