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四条腿

大家好,小黄鹂博客开通了。
个人资料
正文

读书作文

(2006-07-07 14:50:00) 下一个
不少朋友问我:“要读什么样的书?”

说实在的话,我对于这个话题有点害怕。 为什么呢?我可以先给大家讲讲鲁迅的遭遇。

鲁迅当时是教育部的一个官员(教育部佥事),并在北京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应该说也是当时的文化名人。但是他当时在回答“青年必读书”这个问题时,居然开出了这样一个书单:“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1]。

这个回答让鲁迅陷入了很大的麻烦,收获了很多文坛的对手。现在很多评论鲁迅的人往往颠倒了时间次序,以为鲁迅是因为华盖运才去对付杨荫榆陈西滢,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鲁迅是因为当时惹了很多麻烦才对女生运动有着很大的同情的--因为他知道说真话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困难和压力。

现在的环境要好得多,特别是我的环境比鲁迅当时的环境要好得多,但是我的骨头比鲁迅要软不少,所以不敢轻易去摸这样的老虎屁股--虽然华盖运多多少少也交了一些。这确实也很奇怪,这时候我就佩服儒家文化,因为他们对付对手的传统方法保持得很好。

对于鲁迅的建议,我觉得很难批评。鲁迅看到的古书和我现在看到的古书并不完全一致,我只觉得可以理解他的心情和处境。对照胡兰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文人的出世态度,但是鲁迅却因为家庭的背景无法出世,这些是鲁迅的最大的痛苦。

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我主要是想说明读书要读适合自己的书。 鲁迅说不要读或者少读中国人的书,我把他稍作修改,改成“少听或者不要听别人的建议”,自己的感觉和朋友之间的探讨比所谓的建议重要。

然后我们再回到题目上来。

从四大名著来说,很多人说“少不看什么老不看什么”,如果我们真得听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们什么书也看不成。

要我看来,《西游记》最适合做少年读物,因为想象丰富,适合少年的心情。年纪大了一点以后,可以读《三国演义》;年轻的时候不能太消极,《三国演义》有很多英雄可以激励自己不要太偷懒;《红楼梦》不适宜太小的时候读。

我们读书,往往好高骛远,却不住重适合不适合自己。譬如小学的时候就去学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不但当时掌握不了,后来也很难理解--因为造成了畏惧和错觉。

《红楼梦》也是同样的道理,太小的年纪不适合看。 不要看《红楼梦》里的人物全是小孩,但作者写《红楼梦》的时候已经颇有阅历。 太早的看,很难理解其中的情节,弄不好这些困惑会伴你一生。

《水浒》也是如此,需要对人情世故一定了解以后再去看。

中国的书太少,而且不成系统。老得太老,即使说新书,也已经离我们的社会太远了。譬如现在很多人骂文革--不是说文革是好的--但是反过来看一看,文革过去那么多年了,我们的文化很繁荣么?说句不好听的,文革后的文章未必比文革中的文章多了多少,很多人还是靠文革那段时间的文章或回忆生活呢。


所以我们要读适合自己的书,要写面对读者的书。


[1]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robertleeca 回复 悄悄话 我很同意鲁讯的话("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一个人如果只读中国的书,就会变蠢。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