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虔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死亡欢乐进行曲

(2007-05-17 08:35:55) 下一个

当我想到我正在学会如何去生活的时候, 我已经学会如何去死亡了. 
                                                                           ------ 达. 芬奇

那天, 菲律宾裔同事Cynthia 对我说: “我和家里人全都讲了, 我死的时候, 大家要高兴, 我不要看到一滴眼泪. “

不禁想到, 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 有着既神秘又积极的死亡文化.  中国人上意识也好下意识也好, 相信死后生命的某种存在.  如若不是这个信, 就不会有粽子, 不会有龙舟, 不会有端午节.  上古时楚国的招魂巫文化, 从形式到精神在我老家一带仍有遗风.  我见过那长长的竿子绑着白色的带子,  追悼者嘴里念念有词, 不, 几乎是在唱着招魂的歌. 

另一种形式的招魂, 是到某个类似有特异功能的人那里去,  通过那人的特异功能来与往生的亲人沟通.  那师傅一般都是互不认识的, 住得非常远, 去一次还很不容易的. 就这么距离遥远的人, 到了他那儿, 他就知道你要找的是谁, 往生者的兴趣爱好和对家里的种种知识等等. 我听了许多这样的生动的故事,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  但是我满信的.  前不久还看到美国CNN的报道, 美国也有这样的人才, 帮人沟通阴阳,  解除思念之苦.

最雄壮的死亡文化,  大致要属于出殡式了.   当头大匾,  写着这位了不起的故人是几代大父/大母.  我不清楚那代是怎么算的, 总之五代七代是常见的, 最多的好象见过十一代.  花圈比大,  更有各式匾幅,  绫罗绸缎….最后是军乐齐响.
几乎过几天就有人出殡, 当然并不是队队都这么宏伟阔气.  记得老家的人笑着说: 这哪是什么哀乐, 简直是进行曲!

本来就是进行曲啊.  来的时候是进行, 去的时候也一样.

另外不是还有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的说法吗? 

Cynthia的想法, 应该和她的宗教信仰有关.  在教会里,  有哪位教友离开了, 基本的气氛是明媚的甚至是欢愉的.    

当然, 勿庸置疑,  死亡经常留给生者各种哀伤痛苦, 艰难和负担.  死亡是个综合课题, 有许多问题必须在家庭, 社会等方面做细致的有提前量的工作.   同时, 有一种比较积极乐观潇洒的死亡观, 包括相关的宗教信仰,  会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缓冲生死之间, 阴阳之间的突变以及它所带来的各式负面影响.

读到一首德国抒情诗人乌兰德 (1787—1862) 的小诗: <幸福的死亡>, 有喜悦, 有甜蜜, 有平安, 有神奇, 有希望: 

爱情的喜悦, 竟使我丧生
我就在她的, 怀抱里葬身;
由于她的吻, 又使我还阳
我从她眼中, 看到了天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贝卡,是, 其实这诗并不是真的在写死亡,但是放这里,我觉得很合适,很美丽,很明媚。 谢谢你的分享。
林贝卡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这首德国抒情诗人乌兰德 (1787—1862) 的小诗: , 有喜悦, 有甜蜜, 有平安, 有神奇, 有希望:

爱情的喜悦, 竟使我丧生
我就在她的, 怀抱里葬身;
由于她的吻, 又使我还阳
我从她眼中, 看到了天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