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中学

  一、中学教育概述

  1960年持续“大跃进”,要求高小生全部升入初中。“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小学毕业人数猛增,从1968年“扩社并队”开始,在“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下,我乡办起了高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县高中由16所缩减为10所,徐家仍保持高中。还办了下弓初中(与小学合并),命名为下弓中小学。

  1977年撤销“下弓中小学”撤销初中班,保留小学。1979年撤销高中,徐家中学命名为“徐家公社初级中学”。

  1983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县人民政府确定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1990年9月由于徐家中学地理位置较偏,学生数多及校舍破旧原因,新增加了一所中学,命名为“徐家乡荆竹山初级中学”。

  1991年正式宣布实施九年初等义务教育。

  1995年如期达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1999年,抚州地区行政公署下发文件《抚州地区行政公署批转地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意见的通知》(抚行发[1999]17号),从此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于学制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前,实行“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8年实行“五二二”制,1979年至2002年8月实行“五三三制”,2002年9月开始实行“六三三”制至今。

  1995年,我县“两基”验收合格,标志着初中教育在我乡基本普及。

  1997年,我县开始推行素质教育。

  1999年,抚州地区行政公署下发文件《抚州地区行政公署批转地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意见的通知》(抚行发[1999]17号),从此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中学办学历史简介

  中学诞生于“大跃进”年代,1959年它在徐家中心小学内创办,与小学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62年,徐家初级中学独立办学。

  1968年学校更名为“南城县红旗人民公社‘五七’中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校址设在天主教堂内。当时有徐家、珀旰、浔溪、洪门、龙湖、严和、万坊、岳口8个乡学生在该校就读高中,师资力量超过南城一中,很多教师是由抚州一中下放到该校任教。尽管“文化大革命”时教学受到严重干扰,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教学质量还是居于全县上游水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该校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不少考上名牌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并有数名成为博士、硕士生。1973年9月更名为“南城县徐家中学”。

  1979年下半年该校高中部并入县一中,又成为一所初级中学,命名为“徐家公社初级中学”。

  由于徐家中学设在天主教堂,校舍破烂不堪,校舍面积、占地面积小,学生数多等原因,1988年徐家乡人民政府决定在206国道旁严家村增办一所中学,1989年9月搬迁成功,命名为“徐家乡荆竹山初级中学”,当时只有1个教学班,8位老师,1幢教学楼(六个教室),1间厨房,1间厕所。1989年9月至1999年8月,徐家中学形成两所中学分片招生、规模相当的趋势。

  1998年,由于徐家中学地理位置偏僻,给招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徐家乡人民政府决定1999年秋季将两所中学合并为一所中学,筹划扩建“荆竹山中学”。

  1999年9月,徐家乡两所中学合并成功,更名为“徐家乡初级中学”。校址设在新校区(荆竹山)。

  现在的徐家中学,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是南城县优秀重点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座落于风景秀丽的盱江东岸,毗邻206国道,距县城9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校园景色优美,内部规划科学,建筑布局合理,分为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场区、生活区四个功能区,占地面积40340平方米,生均校园用地面积66.9平方米。建有教学楼2幢、实验楼1幢,行政办公楼1幢、女生公寓2幢、男生公寓1幢、教师公寓1幢、食堂1幢,20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乒乓球桌6台等。总建筑面积793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3.1平方米。

  现在,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现已配有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并安装电视、远程教育网,建有互联宽带教学网,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行政办公室、音体美器材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居全县先进水平。其中理化生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存量均达到省级一类标准。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的道路,努力发挥群体优势,主动承担各类教研新课题数十项。

  2012年9月,学校现有14个班,学生546人,教职工74人,其中高级教师22人,中学一级教师42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先后培养了县级骨干教师6人,校级教学能手4人,另有30余名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竞赛中获奖。

  学校历年有10人荣获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50余人荣获县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

  徐家中学是一所社会信誉优良、办学效益显著的县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多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十一五”期间,筹措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学校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学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行教育创新,走出一条以校本教研为先导,以深化德育为核心,以“家教互动”为纽带的人文素养为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斐然。辛勤耕耘取得丰硕的成果,徐家中学的全体教职员工、莘莘学子,正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姿态,为创建和谐平安校园而努力奋斗。

  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浓厚的校园人文建设,逐步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日益强化的过程管理,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日变日新的教学姿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虚心自律、勤奋创新”的校训已被广大教职工熟稔于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正己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爱国勤奋、探索研究、规范高效、实践创新”的学风已经形成;“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校风激励着全体师生在育人、求知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和“第五届全省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规化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等省级荣誉称号;获得“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规范化学校”、“全市师德先进集体”、等市级荣誉称号;获得“南城县绿色学校”、“南城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县级荣誉称号。

  三、“初升高”的录取

  1985-1993年

  农村生源分河东片和河西片,河西片录南城一中,河东片录南城二中,但高分段考生要进行分配,南城一中要多录一些优质生源。

  1994-1995年

  在中专类录取后,将剩余考生排队,高分排前,低分排后,然后按一定比例切线。由南城一中和二中抽签确定录取。

  1996-2000年

  1.录取分数线

  应届生定为515分,历届生定为555分。

  2.统招生录取办法

  农村各乡(镇)中学应、历届毕业生严格按升学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单、双名次确定录取一、二中。

  3.自费生录取办法

  (1)招收的自费生根据文件规定只降低40分录取。

  (2)在初中学习期间,参加校以上体育运动会获前三名者(集体参赛项目为主力队员),录取文化线按统招线的75%划定,低于该文化线的不予录取。

  2001年

  1.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划定

  (1)南城一中和南城二中统招录取分数线按统招总计划1150名1:1划定,统招分数线确定为516分。(2)择校生录取分数线,按统招生录取分数线原则上下降40分的标准划定。(3)非直升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市批准的正常休学生除外)录取高中提高10分录取。非直升应届初中毕业生继续实行“3+1”教育试点。

  2.普通高中生源分配规定

  普高招生按照顾县一中省重点高中,又要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的原则,全县中考升学总分前30名的农村中学考生录入南城一中,其他学校上统招线的考生用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排队,按2:1比例分别录入南城一中和南城二中。

  2002年

  1.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规定

  (1)南城一中和南城二中统招录取分数线按统招总计划1150名1:1划定,统招分数确定为516分。(2)自费生录取分数线,原则上按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下降40分的标准划定。(3)非直升应届初中毕业生(经批准的正常休学生除外)录取高中历届生提高30分、留级生提高10分录取。

  2.普通高中生源分配规定

  县一、二中考生上统招线的录入本校。全县中考学总分前100名的农村中学考生录入南城一中,其他上统招线的农村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队,按比例分别录入南城一中和南城二中。

  2003-2006年

  1.统招分数线

  (1)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15分。(2)历届考生从中考成绩中减30分,留级、休学考生从中考成绩中减10分。(3)划定当年统招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95分。

  2.统招生录取原则

  (1)农村上线考生570分以上者录南城一中。(2)农村上线考生570分以下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两校所剩计划比例分别录南城一中、南城二中。

  2007-2008年

  1.统招生录取方式

  (1)统招分数线:将享受优惠加分的分数计入中考成绩;将留级生、休学生从中考成绩中减去10分,历届生减去30分,再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分排序;按普高统招计划数(1040名)1:1划线,划定统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526分。(2)统招录取原则:农村上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前40名一中录取36人,二中录取4人,其余考生按两校所剩统招生计划比例按愿规定分别录取南城一中、南城二中。

  2.均衡生录取方式

  从2007年开始实施均衡生招生改革。当年,全县在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2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全县各初中学校。各校所分的均衡生招生指标按中考报名享受均衡招生政策的考生数来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统招录取分数线基础上下降30分。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86分。

  3.普高择校生招生分数线:494分。

  2009年

  1.师范定向分数线:516分。

  2.普通高中统招政策规定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享受优惠加分的将其优惠加分计入中考成绩,留级生、休学生从中考成绩中减去10分,历届生减去30分,再按考生中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统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普高招生计划数第875名的分数划定为463分。(2)统招生录取原则:农村初中上线的统招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第1名至第60名录取到南城一中,第61名至第100名录取到南城二中。其余统招生按两校所剩统招计划,采用计算机排序方式分别录取到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

  3.普通高中均衡生招生政策规定

  (1)均衡招生指标由县教育局确定:徐家中学27人。均衡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统招生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下降30分左右,分数划定为423分。(2)均衡生录取原则:农村初中的均衡生按规定分别录取到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

  4.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政策规定

  (1)择校生分数线的确定:按全县考生的中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第1250名(统招生875名+均衡生375名=1250名)的分数划定为431分。

  (2)择校生的录取:原则上按择校生分数线下降70分划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降分,录满为止。

  (3)择校生收费标准:根据赣教计字[2004]75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择校生“三限”政策,结合南城县实际,作出如下收费规定: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

  (1)师范定向分数线:434.5分。

  (2)普通高中统一招生政策规定:享受优惠加分的将其优惠加分计入中考成绩,留级生、休学生从中考成绩中减去10分,历届生减去30分,再按考生中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统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普高招生计划数第952名的分数划定为分数线:470分;均衡生线:430分。

  (3)统招生录取原则:农村初中上线的统招生(含实验中学非县城城镇户口的上线统招生和农村户口的上线统招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第1名至第80名录取到南城一中,第81名至第140名录取到南城二中。其余统招生按两校所剩统招计划,采用计算机排序方式分别录取到南城一中、南城二中。录取到南城一中的学生不能擅自到南城二中就读,录取到南城二中的学生不能擅自到南城一中就读。

  2.普通高中均衡生招生规定

  均衡生录取采用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农村初中的均衡生采用计算机排序分别录取到南城一中、南城二中。县教育局规定徐家中学均衡招生指标24人。

  3.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规定

  (1)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的确定:按全县考生的中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第1360名(统招生952名+均衡生408名=1360名)的分数划定为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

  (2)择校生的录取:原则上按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下降70分划定。

  (3)择校生收费标准:根据赣教计字[2004]75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择校生“三限”政策,结合南城县实际,作出如下收费规定: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

  (1)师范定向分数线:小学教育(五年大专)570分;学前教育562.5分(五年大专)、447分(三年中专)。

  (2)普通高中分数线:南城一中,统招生线544分;均衡生线504分。南城二中,统招生线490分;均衡生线450分。

  2.普高统招生录取原则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享受优惠加分的将其优惠加分计入中考成绩,留级生、休学生从中考成绩中减去10分,历届生减去30分,再按考生中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按考生第一志愿及招生计划确定录取南城一中和录取南城二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统招生录取原则:按考生第一志愿及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1:1录取,南城一中录取585名,南城二中录取240名。南城二中可在南城一中统招生、均衡生、择校生录取完后,再以统招生的名义录取第二志愿填报南城二中未上南城一中统招分数线。录取到南城一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二中就读;录取到南城二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一中就读。

  3.普通高中均衡生招生规定

  (1)均衡招生指标的确定:徐家中学一中29人,二中10人。

  (2)均衡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统招生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下降40分左右。

  (2)均衡生录取原则:确定指标内均衡生录取名单,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如出现成绩相同的,则将语数外三科成绩高的排前。录取到南城一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二中就读;录取到南城二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一中就读。

  4.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规定

  (1)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的确定:不能享受均衡生资格的考生,以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补录后的统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降分起点线;可以享受均衡生资格的考生,以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补录后的均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降分起点线。

  (2)择校生的录取:原则上按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下降70分划定。

  (3)择校生收费标准:根据赣教计字[2004]75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择校生“三限”政策,结合县实际,作出如下收费规定: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

  (1)师范定向分数线:小学教育604分;学前教育565分。

  (2)普通高中分数线:南城一中,统招生线526分;均衡生线476分;择校生降分线--不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526分;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实中476分。南城二中,统招生线505分;均衡生线455分;择校生降分线--不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505分;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455分。

  2.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原则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享受优惠加分的将其优惠加分计入中考成绩,留级生、休学生从中考成绩中减去10分,历届生减去30分,再按考生中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按考生第一志愿及招生计划确定录取南城一中和录取南城二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统招生录取原则:按考生第一志愿及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南城一中录取517名,南城二中录取290名。录取到南城一中、南城二中的学生不能到其他学校就读。

  3.普通高中均衡生招生规定

  (1)均衡招生指标的确定:徐家中学一中45人,二中10人。

  (2)均衡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统招生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下降50分左右。

  (2)均衡生录取原则:确定指标内均衡生录取名单,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如出现成绩相同的,则将语数外三科成绩高的排前。录取到南城一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二中就读;录取到南城二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一中就读。

  4.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规定

  (1)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的确定:不能享受均衡生资格的考生,以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补录后的统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降分起点线;可以享受均衡生资格的考生,以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补录后的均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降分起点线。

  (2)择校生的录取:原则上按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下降(南城一中下降40分,南城二中下降70分划定)。

  (3)择校生收费标准:根据赣教计字[2004]75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择校生“三限”政策,结合南城县实际,作出如下收费规定: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

  (1)师范定向分数线:小学教育551分;学前教育578分。

  (2)普通高中分数线:南城一中,统招生线543分;均衡生线县城493分、农村483分;择校生降分线--不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543分;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县城493分、农村483分。南城二中,统招生线509分;均衡生线县城459分、农村449分;择校生降分线--不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509分;享受均衡生计划的降分起点线为县城459分、农村449分。

  2.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原则

  (1)统招分数线的确定:享受优惠加分的将其优惠加分计入中考成绩,留级生、休学生从中考成绩中减去10分,历届生减去30分,再按考生中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按考生第一志愿及招生计划确定录取南城一中和录取南城二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统招生录取原则:按考生第一志愿及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南城一中录取300名,南城二中录取174名。录取到南城一中、南城二中的学生不能到其他学校就读。

  3.普通高中均衡生招生规定

  (1)均衡招生指标的确定:徐家中学一中51人,二中11人。

  (2)均衡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统招生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下降60分左右。

  (2)均衡生录取原则:确定指标内均衡生录取名单,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如出现成绩相同的,则将语数外三科成绩高的排前。录取到南城一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二中就读;录取到南城二中的学生不能到南城一中就读。

  4.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规定

  (1)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的确定:不能享受均衡生资格的考生,以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补录后的统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降分起点线;可以享受均衡生资格的考生,以南城一中或南城二中补录后的均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降分起点线。

  (2)择校生的录取:原则上按择校生降分起点分数线下降70分划定。

  (3)择校生收费标准:根据赣教计字[2004]75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择校生“三限”政策,结合南城县实际,作出如下收费规定:

  §§第五章 贯彻教育方针与提高教育质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