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小学

  一、小学教育概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1950年,是徐家乡小学教育的恢复期,此时间全乡无完小,只有几所初小。

  1951年徐家开始成立白弓中心小学,校址设在徐家下弓龙王寺,第一任校长宁舒华。

  1952年成立五帝中心小学,第一任校长杨菊芳。

  1956年成立徐家中心小学,校址设在游家村,第一任校长王文龙。

  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农村各完小、村初小下放至所属乡领导,经费由乡一级管理。

  1961年,小学教育的管理权收回到县。成立湖东中心小学,第一任校长危洪才。

  1963年小学教育逐渐走入正轨,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有四种形式:(1)群众集资自办,群众管理为主;(2)民办队助,队管为主;(3)公社集体办,社管为主;(4)公校村民办班,公校为主。

  1968年秋季中小学未招生,此学年延长一学期。

  1969年2月中小学改为春季招生。

  1970年2月,下弓大队办起了初中,命名为“下弓中小学”。1977年撤销初中班,改名为“下弓小学”。

  1973年中小学恢复为秋季招生,上学年中小学延长一学期,使用《过渡教材》。

  1976年,将徐家中心小学设在严家村。

  1979年小学网点调整,大部分生产大队办起了完小,每社一所中心小学,增加了生产队教学点,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以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适龄儿童逐年减少,合并了一些教学点,但行政村基本上都办了完小。

  1983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县人民政府确定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1991年,正式宣布实施九年初等义务教育。县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县小学推广邓本昌副主任创立的小学数学“六步系列训练法”。

  1994年10月,县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县中小学推广南城一中宁冠群老师创立的语文“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

  1995年,如期达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1999年,抚州地区行政公署下发文件《抚州地区行政公署批转地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意见的通知》(抚行发[1999]17号,从此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于学制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前,实行“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8年实行“五二二”制。1979年至2002年8月实行“五三三制”。2002年9月开始实行“六三三”制至今。

  2001年6月,徐家乡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关于徐家乡小学网点调整的通知》(徐府发[2001]31号),决定2001年8月撤销单家、何家巷、小岩、尧陂四个教学点,2002年8月撤并排头、厚坪、快塘、白洲、陈家完小。

  二、各小学办学历史简介

  1.徐家乡中心小学

  徐家乡中心小学位于东经116.24°-116.57°、北纬27.18°-27.47°,南城县城东北郊,东靠浔溪乡、沙洲镇,南连洪门镇,西隔盱江,北邻金溪芦河,206国道从校门前经过。

  徐家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21人,有教职工16人,行使管理全乡小学职责。校园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700平方米。

  该校前身是渭水乡国民学校(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9月校址设在徐家游家天主教堂。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政府择校严家村,国家投资在徐家严家村新建一幢约600平方米的教学平房,在六十年代末期又将校舍让给徐家人民公社办公,徐家人民公社所在地游家天主教堂改为徐家中心小学校址。1976年严家大队新建一所小学校舍,中心小学校址又设在严家村,至今未变动。六十年代以后下属潭市桥两个、山头两个教学点,山头教学点于1989年9月撤销,潭市桥教学点于1998年9月撤销。1987年,一至五年级学生数335人,为历年学生数之最。

  2007年8月重建一幢5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校舍建设上,由原来简陋的砖木结构房改建为水泥混砖结构楼,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上,有标准的多媒体教室,有学生电脑室,学生有配套的全新单人桌椅,库存图书4000余册,音乐器材有钢琴等,体育设施有塑胶跑道、钢质篮球架、钢质爬梯爬杆、单双杆、羽毛球网架、钢质乒乓球台等,美术器材有写生模具及学生野外写生画凳画板等,各种教学仪器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一流。该校师资力量一贯是徐家乡各小学最强。该校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一所完全小学,教学质量一贯居全乡前茅,多次承接省市教育工作检查,获得好评。

  2012年11月又新建一幢68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

  1993年荣获江西省“实施燎原计划先进单位”;2006年荣获南城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集体”;2008年荣获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2009年荣获南城县“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小学组)三等奖”;2009年荣获南城县“和谐平安学校”荣誉称号;2011-2012学年被评为南城县“文明单位”;2011-2012学年被荣获南城县“小学综合考评三等奖”。

  2.圳上小学

  该校前身是第三保国民学校(民国时期),校址设在圳上村李氏宗祠。新中国成立后校址仍设在圳上李氏宗祠,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才新建校舍。在七十年代初曾命名为“反俢小学”。1973年更名为圳上小学。

  六十至七十年代曾下属塘下、小单、徐家岭、危家四个教学点,在七十年代“扩社并队”时期,曾下属山坳村(山坳、坪上、石里际、西沅)四个教学点。

  七十年代末又将完小转移到小单自然村,圳上只作为教学点,该教学点直至2000年撤销。

  2004年,重新选择校址(圳上村),新建了一幢10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2006年完善学校围墙、校门、水泥操场建设。

  圳上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18人,有教职工10人,校园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060平方米。

  目前该校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上,学生有配套的全新单人桌椅,库存图书3000余册,体育设施有跑道、钢质篮球架、钢质爬梯爬杆、单双杆、钢质乒乓球台等,各种教学仪器设施比较齐全,办学条件一流。

  3.五帝小学

  该校校址新中国成立后设在五帝村,1952-1956年命名为徐家乡五帝中心小学,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命名为“反帝小学”,1973年更名为五帝小学,七十年代末新建校舍。

  六十至七十年代曾下属郑家、里石两个教学点。

  1999年在异地(新村)新建了一幢10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同时接纳五帝、厚坪、快塘三个村四、五、六年级学生。

  五帝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257人,有教职工11人,校园占地面积243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000平方米。

  2012年2月12日,由“深圳零极限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赵晗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捐资中异地兴建“五帝CP希望小学”,总投资65万元,校舍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10亩。同年8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目前该校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上,学生有配套的全新单人桌椅,库存图书3000余册,体育设施有跑道、钢质篮球架、钢质爬梯爬杆、单双杆、钢质乒乓球台等,各种教学仪器设施比较齐全,办学条件一流。该校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一所完全小学。校园环境正在美化中,办学条件算得上一流,教学质量名列全乡前茅。

  4.游家小学

  该校前身是徐家中心小学,在70年代末,中心小学搬迁,后改为游家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校址在天主教堂旁边。“文化大革命”时期曾命名为“红旗小学”。

  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下属南坪、龚家桥、花园、单家(两个)、何家巷六个教学点,南坪、龚家桥、花园、单家(一个)该四个教学点在八十年代撤销。其余两个教学点在2001年撤销。1987年学生数达到351人,为历年最高峰。

  2003年在异地新建了一幢8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简陋的砖木结构房改建为水泥混砖结构楼,教室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

  游家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76人,有教职工10人,校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980平方米。

  目前该校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上,学生有配套的全新单人桌椅,库存图书3000余册,体育设施有单双杆、乒乓球台等,各种教学仪器设施比较齐全。

  5.下弓小学

  该校1951年至1968年命名为白弓中心小学(由白洲、下弓两村合办),规模之大,当时属徐家乡第一。校址设在龙王寺内,1965年9月由国家拨款,拆除寺庙重建了一所1000平方米的教学平房。

  1970年2月至1977年7月该校附设初中班,命名为“下弓中小学”。1977年9月撤销初中班,仍为完全小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校有下弓、白洲、陈家、贺家四个村高年级学生在此就读,学生数最多达到450人。

  2004年9月又在异地新建了一所约10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有下弓、陈家两个村高年级学生在此就读。

  下弓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70人,有教职工10人,校园占地面积512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150平方米。

  2013年9月,投资10万元完善围墙校门建设。

  目前该校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上,学生有配套的全新单人桌椅,库存图书3000余册,体育设施有单双杆、乒乓球台等,各种教学仪器设施比较齐全。

  6.湖东小学

  该校前身为“第八保第一国民学校”(民国时期),1961年更名为湖东中心小学,当时政府拨款在上湖东新建一所三合院平房小学,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在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初,江家村学生也在该村就读高年级。

  1996年9月该校择湖东村东面山坡凹处新建一幢9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大楼,同时实现校园“六配套”。校园安静、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是一所花园式小学,自此以后成为徐家乡对外窗口小学,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师资力量强,教学成绩一贯名列全乡前茅。

  湖东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63人,有教职工10人,校园占地面积335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50平方米。

  目前该校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上,学生有配套的全新单人桌椅,库存图书3000余册,体育设施有钢质篮球架、钢质爬梯爬杆、单双杆、乒乓球台等,有电脑10台,各种教学仪器设施比较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办学条件算得上一流,教学质量名列全乡前茅。

  7.刘湖小学

  徐家乡刘湖小学,位于徐家乡刘湖村中心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创建完小,当初校舍为角尺形状,结构为砖木平房,面积约400平方米,八十年代末期在南面增做两个教室,面积约120平方米,成一个三合院,校园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曾下属刘司、周家沅、沙湖头、三个教学点,在七十年代“扩社并队”时期,曾下属排头村(排头、杨家坊)两个教学点。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排头村高年级学生在该校就读。

  2003年江西省计划委员会下乡扶贫,出资60万元,在刘湖村外围新建一幢12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同时实现校园“六配套”。校园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当时为徐家乡小学占地面积最大的校园。

  2003年前管辖排头教学点,2003年后,管辖排头、白洲两个教学点,同时排头、白洲两村高年级学生在刘湖小学就读。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好。

  刘湖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00人,有教职工11人,校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00平方米。

  目前该校在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上,学生有配套的全新单人桌椅,库存图书3000余册,体育设施有跑道、钢质篮球架、单双杆、乒乓球台等,各种教学仪器设施比较齐全,办学条件一流。该校教学质量名列全乡前列。

  8.贺家小学

  该校前身为“第十一保国民学校”(民国时期),校长贺禹。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规模时大时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办过完小,当时有下放学生任教,校址设在当时的大队办公地;八十年代中期,高年级学生并入下弓小学就读;八十年代末,新建校舍后又恢复完小至今。

  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还下属田南、小岩、邹家、芦思窼四个教学点,田南、邹家、芦思窼三个教学点在七十年代末撤销,小岩教学点在1999年撤销。

  2006年投资20万元,在异地重建一幢二层教学楼。

  贺家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02人,有教职工7人,校园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00平方米。

  目前该校规模较小,教学设施配备上也不够完善。

  9.江家小学

  该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办过短期完小,1982年后办完小至今。该校校舍在六十年代由江家大队猪场改建,七十年代选址彭家沅村,新建一幢约200平方米的教学平房,当时办两个复习班(一二年级、三四年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命名为烽光小学。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曾下属大塅(枧坑)、江家巷、横圳三个教学点,其中江家巷教学点在七十年代中期撤销,横圳教学点在七十年代末期撤销,大塅(枧坑)教学点在2000年撤销。

  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完小时办时停,在完小停办期间高年级学生到湖东小学就读。

  1975年设立完小,增建教学用房400平方米,在1988年,上级有“六配套”要求,拆除旧校舍,重建一幢约700平方米的三合院教学平房。

  2006年又重新选址在村委会旁新建一幢约500平方米二层教学楼房,同时实现校园建设“六配套”。

  江家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2013年9月,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57人,有教职工7人,校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00平方米。

  目前该校规模较小,教学设施配备上也不够完善。

  10.陈家小学

  该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办过短期完小,高年级学生一般在下弓小学就读。1987年至2004年为完小,1987年学生数达到196人;2005年至今只有一至四年级,学生数80人左右。

  2012年12月投资22万元,拆旧新建一幢面积为3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大楼。

  2013年9月,有教学班4个,在校学生74人,有教职工5人,校园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20平方米。

  目前该校为初小(一至四年级),教学设施配备不够完善。校址设在陈家村内。

  11.厚坪小学

  该校前身为“第二保国民学校”(民国时期),校址设在王坊。新中国成立后搬迁到厚坪村。

  厚坪小学曾下属汪家、王坊、东崇、茶丁四个教学点,汪家教学点在1971年撤销,茶丁教学点在1999年撤销,东崇教学点在2002年撤销,王坊教学点保留至今。

  1976年新建一幢约500平方米的教学平房,1982年改建为60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2002年7月为完小规模,1987年学生数达到250人。

  2006年投资20万元又重建一幢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房,同时实现校园建设“六配套”。

  2002年9月至今改为一至三年级初小,下属王坊一个教学点。

  2012年9月,有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54人,有教职工3人,校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00平方米。

  目前该校为初小,规模较小,教学设施配备上也不够完善。

  12.快塘小学

  该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办过短期完小(1987年-2001年),1987年学生数高峰期也只有120人,曾下属黎家沅、玩板两个教学点。

  2002年9月至今改为一、二年级初小,高年级学生一般在五帝小学就读。

  1983年新建平房校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2012年投资15万元新建平房校舍300平方米。同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2013年9月,有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12人,有教职工2人,校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300平方米。

  目前该校为初小,规模较小,教学设施配备上也不够完善。

  13.白洲小学

  该校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校址原设在白洲大队办公房内,在1987年重新选址新建一幢面积为700平方米的教学平房。

  1987年之前只办初小,高年级学生到下弓小学就读。1988年至2001年办过完小,1995年学生数曾达到172人。2002年9月至今改为一至三年级,高年级学生到刘湖小学就读。

  2011年拆除旧校舍,投资20万元重建一幢面积约32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房,2012年2月竣工交付使用。

  2013年9月,有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74人,有教职工3人,校园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320平方米。

  目前该校为初小,规模较小,教学设施配备上也不够完善。

  14.排头小学

  该校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大队办公房改建,1987年按上级“六配套“要求,重新选址,在排头村外围稻田内划出一块地新建当时徐家小学第一幢二层教学大楼,面积约800平方米。

  该校1991年7月以前为初小,1991年9月到2001年为完小,2002年9月至今改为初小,高年级学生到刘湖小学就读,现有一至三年级三个班,学生数约50人。

  2009年8月又将校舍搬迁至排头新村,新建一幢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房。

  2013年9月,有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42人,有教职工3人,校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00平方米。

  目前该校为初小,规模较小,教学设施配备上也不够完善。

  15.山坳小学

  该校在1993年以前为初小,一至三年级三个班。1993年9月至2001年7月改为完小,一至五年级五个班,学生数曾达到102人。还下属石里际、西源、坪上三个教学点。坪上教学点于1980年撤销,石里际该教学点于1985年撤销,西源该教学点于1998年撤销。

  该校校址原设在山坳村(山坳水库)口,1975年该村搬迁到对面山旁高处,学校也随着搬迁,新建校舍约300平方米。

  2004年9月撤销该校,其学生并入圳上小学就读。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