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边兵演变

  唐初边兵数量较少,戍边有定期轮换制度。边兵组成包括有府兵、幕兵和部落兵。高宗后期以降,边事不断,士兵超期服役愈来愈甚。形势所迫,又一再扩大强制募兵。玄宗开元后期,缘边各节度使所统之兵,皆是召幕的长征健儿。

  中国古代的军队体制,一般可分为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和民兵四种。中央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主要任务为宫廷和京师宿卫地方军由地方军政长官统辖,担负该地区的镇抚任务;边防军戍守边疆并兼事屯田;民兵则主要用于维持当地的社会治安。

  历代的兵役制度,先后有民军制、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等。其中府兵制是从农民中拣点士兵,归各地军府管辖,终身服役,平时务农,农闲训练,军事任务以分番轮流宿卫京师为主,兼有戍边和临时出征。募兵制为终身兵役制,应募士兵由国家发给粮晌,具有职业和雇佣兵性质。

  唐朝前期军队的类别,大致可划分为中央宿卫兵、地方府州兵和边疆戍防兵。兵役类别相应分为京师宿卫、常驻戍边和临时征行三种。成年男子服兵役与服力役属同一性质,然兵役比力役更为艰苦和险恶宿卫京师的任务,是由设置于全国各地的折冲军府兵(卫士)来担任。唐初设置的军府,地域分布以关内、河东、河南三道为最多,形成以两京为中心的军府网。太宗和高宗两朝,是府兵兴盛时期。从各地的军府到中央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卫率。组织系统和统领指挥,完善而严密。府兵的番上制度健全,执行认真。兵员的选拔也很严格,一般不包括贫苦农民。

  所以,府兵的军事素质较高。在轮流到京师宿卫之外,府兵也承担一部分戍防和征行任务。(戍守边疆的任务,系由常设于边境之地的军、城、守捉、镇,戍之兵来负担。边防军与野战军,有区别也有联系。唐前期凡在边境担负防守任务的士兵,称作镇兵,也称戍兵、防丁。边防镇兵服役,不许冒名顶替,不许拖延期限。若有拖延和逃亡,处以重罚。按照军防令的规定,边防镇兵股役期间,要守固阵地,巡逻警戒,保养器械,修缮城池和官衙屋宇,还要在驻所侧近空闲地上从事屯垦营种,生产粮食和蔬菜,增加公粮贮备并解决自身的部分生活给养。其任务繁重而艰辛。

  边防镇兵,既有从内地征发的,也有在边州简择的。边州地区一般民户稀疏,可供征发的丁壮自然较少。所以,边兵以内地征发为多。边兵的衣粮军需,一部分自备,一部分由官府供应。官府供应多非定时定量,再加上各级长官从中克扣,常有短缺。因而必须既戍且耕,以求温饱。再者,边防军队屯田生产,也是历代王朝就近解决军需供应,节省转输费用的传统措施至于大规模的出兵征伐,如上节所述。是组建起临时性的野战军来承担。临时征行战区(行军道)大总管所统之兵,一般包括有边防驻军、少数府兵,较多的是征发各地丁壮(征人)。此外还征调边疆地区内附的诸蕃部落兵。这种临时组建的野战军中,府兵、边兵、部落兵各成系统,相互配合,听命于行军大总管的指挥调度。

  募兵征行和征调部落兵,在唐初即已有之。贞观十八年(644)冬天,征发天下甲士,召募10万人,并赴平坡(朝鲜平壤),讨伐高丽。同时征调兰(甘肃兰州)、河(甘肃临夏)二州降胡部落兵赴辽东,又诏命降附的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进攻高丽。唐太宗对群臣道:联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饱,可见其时人们乐于从军立功。高宗龙朔元年(661)正月,召募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兵,得4.4万余人,开赴平壤、镂方行营,又征调回纶等部落兵同赴平壤0咸亨三年(672)正月,征发梁(陕西汉中)、益(四川成都)等十八州兵募5300人,以太子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讨击姚州(云南姚安北)叛蛮。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骑兵具有稳操胜券的作用。由于边疆地区内附的诸蕃部落大多是游牧族类,其部落兵全是弓马娴熟的骑士。所以,他们是唐前期边疆战争中不容,的一支军事力量。

  唐朝在边疆地区推行羁糜统治的最有力时期,是太宗和高宗两朝。内附的诸蕃部落,对唐朝要承担军事征发的义务。遇有战事,受诏调遣的部落酋长要率领本部兵马,换上唐军旗号出征。另外,唐朝还将内附的一些蕃落降户编人军队。玄宗朝名将高仙芝就是内附的高丽降户之子。

  但是,唐朝的羁魔统治始终贯穿着“以夷治夷”的策略思想。如以东突厥及回吃攻击西突厥,以东突厥、契丹和株朔攻击高丽,以回绝攻击后突厥,以突骑施阻遏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其结果之一便是引起民族仇恨,适得其反。况且,内附诸蕃部落的层贵族,骨子里充滴着自矜武功的英雄意识,绝不愿沉埋于草野,对唐朝输诚效忠,作“天可汗”的顺民,充当犬马以供驱使。他们一直都在图谋东山再起,重振昔日扬威大漠南北的雄烈翁业,肆无忌惮地去劫夺财富与人口。而唐王朝九州殷盛,四夷宾服的一统局面,是凭借政治军事强力和金帛收买形成的,是极不稳定的政治实体。羁魔笼络同“和亲”一样,都是只能求得边境一时安宁的苟且之道,并非真正的长治久安之策。高宗咸亨元年(670)与仪风三年(678),唐军在大非川和青海两次大败于吐蕃,损兵折将,失去了镇慑四夷的声威和实力,从而失去了维持羁魔政策的强大后盾。

  唐高宗后期,北方后突厥叛唐复兴,唐朝在漠北地区的羁魔府州全部丧失。武则天时,东北两蕃(奚、契丹)在李尽忠和孙万荣率领下叛乱,使唐朝东北地区的羁魔统治趋于瓦解。

  西南又有吐蕃强盛,向东侵扰陇右,向北争夺西域。周边形势的剧变,迫使唐朝在外敌人侵的冲要地区,大增边兵以巩固国防。换言之,诸蕃部落的叛离泪频繁侵扰,既使唐朝失去了堪称精锐又无须开支军费的一部分骑兵部队,又迫使唐朝必须从内地征发更多的兵力来应付边境战事。于是,兵源不足和军需剧增,便成为困扰唐朝中央的两大难题唐朝在府兵兴盛足以担负中央宿卫任务时期,边防和征行,主要由募兵来承担。兵士出征,荒废农事,损失尤大。所以,募兵最初是选取富裕户和多丁户,并要自备部分资粮和军行器物。唐初制度规定,府兵或征人戍边者,兰年轮换。高宗、武后时,边境屯驻重兵,列置营田,边兵三年轮换之制被打破,超期服役愈来愈甚。加之内地府兵制度逐渐弛坏,兵员严重短缺,边兵的补充又失去一个来源。形势所迫,舍强制扩大召募已别无他途。

  唐玄宗即位之后,府兵兵源已告枯竭,京师宿卫也改由募兵来承担。开元十一年,玄宗采纳兵部尚书张说的奏议,召募壮士充任宿卫,选取京兆,蒲(山西永济)、同(陕西大荔)、岐(陕西凤翔)、华(陕西华县)府兵及白丁12万,谓之“长从宿卫”,一年两番,州县不得役使。至此,府兵番上制度宣告废止。天宝八年(749),宰相李林甫奏请停废折冲府发兵所用上、下木契和铜鱼符,府兵制度名存而实亡。

  至于边防镇兵,则更发展到召募“长征健儿”。大则天时期,已开始征召“健儿”出征和戍边。边兵的番役年限,视路途远近,并不固定。唐初曾定一年轮换,其后逐渐延长。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救令长征兵五年轮番“还家洗沐”。开元二十五年(737),诏令“于诸色征行人内及客户中召募,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住边军者,每年加常例给赐,兼给永年优复。其家口情愿同去者,听至军州,各给田地屋宅飞至此,更番戍边制度不复存在。健儿的军需物资改由官府供给,成为雇佣性质的职业兵。二十六年以后,边疆节度使所统之兵,皆是”长征健儿。开元前期,缘边戍兵多达60余万人,兵部尚书张说以时无强寇,奏请裁减20万人归于农,玄宗从之。至天宝初年,十节度使所统边兵计有49万人,已见上节所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