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R&D
(2010-07-09 15:33:22)
下一个
中文里说研发。实际上这个研(research)和发(development)是两个非常不同的阶段,不能混为一谈的。研究就是探索了,也就是从无知到有知的阶段。因此,常常有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有一个聪明女孩儿说:research 就是search,got nothing,then re-search。呵呵。
基本上来说,research没有模板,没有太多的规矩可寻。那个谁谁说的,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似乎就是说的research。当然,他忘了说还有百分之好几十的运气。有的人皓首穷经也没弄出个三四五来,有的人喝着咖啡就一脚踩到电门-抖起来了。这个科研好比炒股票,选股很重要,你弄了半天的技术分析,画图画到手抽筋,一日三餐合成下午四点的一顿,估计也是含着泪水吃的。有的人就是心里实诚,当年新浪跌到一个刀拉,有人在网上号召买中国人的股票,就有人拿钱买了20万股。反正当年买什么股票陪什么,不如支持国人了。结果呢。呵呵。天道酬勤吗?不,天道酬好心人。
最近好象老爱跑题哈,看来在后院儿写东西是容易思维奔溢,不过,难得今天下班早,而且这里的环境真的是,套用新拍三国里面曹操的话:我爱死他了!(这还是三国吗?)
这个research做好了,下面的事情就是development的了。很多的公司里面这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门的,因为思维方式完全的不同。developmnet 就象是盖房子,在动手之前要先看好土地环境,建设目的,铺好三通,然后把蓝线图红线图画好,最后再过一遍看看没有问题了,拿了批文。这就开工了。曾经有朋友说做R&D 是要看即时情况随时变化的,我觉得他可能说的是R的那一个部份,这个D是应该没有太多变化的,有了变化基本上就是参预的人失职了。拿新药的development来说,一个有苗头的candidate在上development之前,论证过程是漫长而且苛刻的,辉瑞那么多自己的买来的candidates,说杀就杀了,几个M 的损失高管们连眉头都不骤一下(当然,这个是我瞎猜的,呵呵)。原因在于这个D 和R 相比,所需要的resources就是盖一个大house和门前种花的比较。
和research 不同,development 是有规矩可以循的。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很多市场小一点的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规范。中国是没有的,sFDA 的人可能是比较懒,放着这么一个占山为王的机会都不上。日本人就比较精明,厚生省的规矩虽然是美国来的,不过比美国的规矩还大,现在哪个大的药厂敢忽略MHLW?中国药监局的人可能是在忙着数钱或是改学历呢,因此不可三心而二用。呵呵。
和一位朋友重视海龟的观点不同,我认为中国新药研发的希望在本土的老一辈身上。究起原因大概只有一点:专利。
在新药领域玩山寨,基本上是取死之道。不信大家就看着,国内最近完蛋了一位小龟龟,而后面国内的大厂估计离出事也不远了。不细说了,可能是个人偏见哈。
另外新药的R 没有积累是不行的,一个小分子药物的database,就难倒了很多后进。为什么默克那么凶?人家的底子厚,多少年的经验积累。一个海龟可以随便带走任何一个新的想法,可是带不走经验的积累和专利。靠CRO来带动中国的新药研发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性太小和时间太长,这里面的道理和帮别人组装飞机到自己造飞机的一样。现在国内的“仿造”药很多的吧,报到sFDA的也不少,可是哪个能真正的走出国门呢。
一个市场经济搞活了经济搞乱了人心,整个的中国,除了几个老一辈的还在踏踏实实的做一点能留给后人的学问,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捞快钱呢。在几个老一辈的实验室里面还能见到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而在几个大海龟的实验室里面见到的基本上都是让人眼前一黑的东东。海龟能给中国带的是D里面的程序和规章,不过,没有一个基础研究在前面,就好象一个很牛皮的大厨,面对着一堆加了染料的“青菜”,打了鸡血的“肥牛”,就是有旺旺的灶火闪亮的锅铲,怕是也只有发愁发到心绞痛。
GSK一个疫苗的研发可以投进去百M的欧元,十五年的时间。里面的关键不是时间和金钱,而是观念而已。
中国还是有希望的,昨天见了一个老总,他说:我们现在是用金钱来买时间,政府的观念能变市场就全变了。现在应该有几个IND的新药在报FDA,以后再说说这几个新药。
写到这儿,可能是个人偏见哈。游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