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老僧,默守佛前四十二年

(2009-03-13 08:41:25) 下一个

十二年前,嵩山少林寺就已经很商业化了,不要说各大佛殿,即便应属庄严地的塔林,也充斥着小贩的叫卖声,难怪有人说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呢。眼瞧着佛门净地里红尘万丈,我烦,在寺中乱走,无意看到偏殿后的僧房里,有僧人写经,便驻足观看,僧人的脸是那种少见阳光的苍白,眼神却极清亮,全无大殿里和尚们的油滑世俗,心下说这是个真和尚。

僧人也看到我了,放下笔微微一笑,我走过去开始攀谈。不知怎地提到年龄,僧人说他已经七十有二,我吃了一吓,因为他看上去也就五六十岁的模样。问他出家多少年?他说已经整整四十二年了,自从他踏进少林寺的山门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少林寺并不大,转上一圈花不了半小时,我想,他应该是说四十二年没有下过山?他看出我的怀疑,说是寺门而不是嵩山,当初剃度时就发愿终生写经古佛旁,四十二年来,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此房写经。四十二年,对于现代中国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沧海桑田的巨变,在少林老僧,只是每日笔下的簪花小楷。

四年前在印度漫游时,想起当年的少林老僧,于是特地追随当年佛陀的脚印,朝拜了所有的佛教圣地,尽管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徒。拘尸那迦(KUSHNAGAR)是佛陀最后入灭的地方,在这里,佛卧于娑罗双树(SALA TREE)间,嘱咐弟子阿难陀,将佛理记载下来转给世人,自此世间方有佛经流传。佛入灭后,佛卧之处建起大涅槃寺(MAHAPARINIRVANA TEMPLE),内供如来涅槃像,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师曾来此地朝圣,并将所见所闻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以后寺庙焚毁,如来涅槃像也不知所终。直到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附近出土了一尊镀金石雕卧佛后,大涅槃寺才又重建。

印度热季的阳光强烈得如同太阳上流下的熔岩,走进大涅槃寺荫凉的大殿,眼睛需要好一会儿才适应,倒是一股清凉先自赤着的脚底升起,水晶蛇般游遍全身,汗便立刻消去。石雕卧佛已经重新镀过金,亮闪闪地少了些古意,我沿着顺时针方向绕佛一圈,算瞻仰也算朝拜。当一个声音轻轻响起时,我才注意到,大殿里还有其他人--一位手捧供奉的僧人。僧人将供奉的鲜花在佛前仔细摆好,招呼我跟着他绕卧佛像而行,他少言,只是说几个词“微笑”、“慈悲”、“沉思”,然后稍停,我明白他是说在这个角度看上去佛在微笑,那个角度则是慈悲。他指点完了卧佛像上所有不说不知道的特点后,走到佛首前趺坐,并示意我也坐下,然后递过来一杯奶茶,我慢慢啜着,他也静静坐着。午后的佛殿上,一僧一女,静坐不语。

(图:缅甸老僧)

 

黄昏时,我又去了大涅槃寺,僧人还在,点头微笑绕佛一圈后又齐齐坐下,面佛静思。这次是我打破了寂静,我问他佛殿什么时候关门?他说日落后,但过一会有僧人来换班,他要回寺用餐。我问,佛殿每天都有人守吗?他说是,从日出到日落,除了两顿饭时有其他僧人来替换,其余时间都是他在守护,天天如此。我好奇,难道没有一天缺席过吗?他说没有,三十岁时候在缅甸落发,然后一路朝圣而来,到了大涅槃寺便发留下,四十二年来,他日日默守在佛前,从无疏忽,这是他的功德。有一瞬间,我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少林寺的僧房,正和写经老僧话家常。又一个四十二年啊!我不由得仔细看了看他,同样,时间在他的脸上也放慢了脚步,他无论如何不象一位七十二岁的老人。

作为非教徒,我无法想象要有多么强烈的信仰,才能支持老僧们在单调的循环中,走完四十二年里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和每一秒,也许,这默守佛前四十二年就是信仰的本身吧。

 

(图:拘尸那迦大涅槃寺的清晨和黄昏)





(图:佛涅槃于娑椤双树间,左图朝圣者,右图为娑椤双树中的一棵,当然不是原树)

 

 (图:拘尸那迦大涅槃寺前水井,娑罗双树的倒影有如梦幻泡影)



(图:沉思)

(图:微笑)



(图:如是守护佛前42年整)



(图:老僧所属的缅甸寺庙)

 

2008年3月5和6日于蒙特利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vol86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 看过好几遍了.

佛陀住世80年, 给世人留下"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 楞严经, 金刚经, 地藏经, 法华经, 梵网经....

NAMO 本师释迦牟尼佛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naivekid的评论:越来越觉得世上事惟有"放手"最难,真正放手了, 也就悟了.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iserman的评论:听说现在的少林寺已经被搞得红尘万仗,可惜了清静宝地.
naivekid 回复 悄悄话 感动。。。。。
看似简单单调的生活赋予他们超出世俗的智慧与大彻大悟。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鹑之奔奔的评论:
"寺庙本身是不大,如果要转遍嵩山,怕是一天也不够."
===
对!
我上次我去的时候,我只看主要观光部分,那位和尚指着附近的山头,说大概需两天走一趟!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闲人Filiz的评论:是啊,虔诚不容易做到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goodday的评论:有了信仰才能有思考和领悟,怕的是连信仰都没有.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iserman的评论:寺庙本身是不大,如果要转遍嵩山,怕是一天也不够.

佛教中有嗔戒,WISERMAN不会不知把?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nniesky的评论:是啊,物质世界红尘万丈,灵台蒙尘,自然少了清明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群思的评论:什么叫忽悠呢? 十二年过去了,不知少林老僧是否还在人世,否则讨一副簪花小楷的佛经,也是功德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i00000的评论:最难得的就是心的清静
鹑之奔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stermatch的评论:谢谢!
mi00000 回复 悄悄话 好欢喜!好欢喜!你的文章让人赞叹,两位僧人让人赞叹。你说是信仰的强烈,我却说是心的清净.
anniesky 回复 悄悄话 物质世界催人老。君不见以往朝代的诗文书画绝对超越今日,实乃古人远离物质世界的诱惑,才能体会人生的真谛。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请告知,你这没有忽悠吧?我下个月回去要讨一幅字去。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谢了42年的簪花小楷,那字一定非常好了。应该讨要一幅呀。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引:"...少林寺并不大,转上一圈花不了半小时..."
===
请你不要胡言乱语!
整个地方要走一圈,要一天!
到后面的山头来回也要四个小时!
讲话要有责成(ACCOUNTABILITY)之心!
agoodday 回复 悄悄话 老僧在佛旁或寺院里四十二年靠的不是简单的“信仰”,而是对生老病死等人生苦痛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体悟。
闲人Filiz 回复 悄悄话 羡慕那些虔诚的人!
astermatch 回复 悄悄话 阿弥陀佛。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