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人饮食缘之二十六
(2009-02-20 19:36:29)
下一个
645、毛泽东在井冈山期间,营养不良,贺子珍和兄贺敏学常到水田捡田螺,然后与辣椒炒在一起,毛吃得津津有味。
646、车辐请客,每上一菜,举筷时必评讲此菜之妙,与众不同的烹调法,且自己带头大吃,吃后还自赞:“好,真好!”所以郑拾风常说:“车辐请客,菜都是他自己吃了。”但车却说:“不吃可惜了。”
647、流沙河为成都市美轩川菜馆以正楷题壁:“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称赞,物美且价廉;白肉拌韭蒜,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话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嗟被千金宴,凤牝配龙鞭,宴毕犹未饱,花些冤枉钱。惟食可忘忧,惟肉可延年。能吃你不吃,齿落吃铲铲。我来市美轩,青春想从前,幸哉胃口好,饕餮喜有缘。”
648、沈醉对川菜麻辣烫并不在乎。他说湖南人吃辣椒不亚于四川人;且还爱吃臭豆腐;此物嗅起来臭,吃起来很香。长沙的、浏阳的,都令人垂涎欲滴。
649、谌容(《人到中年》作者)会制衣服,出国礼服均自己制作;更会做菜肴,特别会烧鸭子,陈荒煤、夏衍都专门为此登门尝味,还被冰心请去当场制作,大为冰心赞许。
650、臧真白创导诗画融合,则艺术效果更佳。他在自画白菜画上题诗:“平生吃得菜根香,万事无忧益寿长。此味百蔬推第一,为何白菜不称王。”此画在台湾多次展出,推为诗画模式。
651、袁世海喜欢走路,每天九十点起床后先到母亲处说些闲话,然后出门遛,到下午一点时,才遛到西单烤肉苑饭馆,这时一般食客刚走,炉火未灭。老板早已嘱咐:“一会儿袁老板来,封好了等着”,此事已几十年如一日。袁每餐必牛肉两斤、烧饼四两,有时还喝黄酒,至十六七点钟走进剧场,沏一片好香片,等候上场。
652、罗常培认定老舍和胡青是一件好姻缘,就与朋友商量请他俩吃饭,大家你请我请。三顿饭后,老舍写信给胡说:“我们不能凭借朋友请吃饭才能见面,我们都有一支笔,就用它来谈心吧。”
653、毛泽东1959年10月在中南海招待任继愈,在给他斟满一杯茅台酒后,把当时罕见的大龙虾虾段夹在任的菜盘里,自己把虾头吃了。还对他说:“吃得饱饱的,好好搞哲学。”
654、黄宗江说吃过刺猬、狐狸、长臂猿,还吃过大象。有人问在哪里,回答是:“在越南南方游击区嘛,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655、黄敬临在成都开办“姑姑筵”餐馆,自撰对联:“右手拿菜刀,左手拿锅铲,急急忙忙干起来,做出些鱼翅海参,供你们老爷太太;前头烤柴灶,后头烤炭炉,轰轰烈烈闹一阵,落得点残汤剩饭,养活我大人娃娃”;后又贴出一联:“学问不如人,才德不如人,只有煎菜熬汤,才算我的真本事;亲戚休笑我,朋友休笑我,安于操刀弄铲,正是文人下梢头。”盖黄曾两任县长,为生活也为兴趣,有诗为证:“挑葱卖蒜亦人为,误入歧途百事非;从此弃官归去也,但凭薄技显余晖。”
656、齐白石在成都不醉无归小酒家,点名要吃湖南菜脱袍鳝鱼,此酒家从未做过,经齐说明,竟然制作出来,且有川味,大受齐称赞。
657、蒋介石于“黄埔蛋”,百吃不厌。黄埔蛋乃是用大火炒出来的蛋,里头还摆些葱花,起锅快,所以吃起来极嫩。他通常牙疼时,此菜即是必备菜肴。
658、方成家宴,能一直陪同来客。办法是先准备一锅炖菜、一锅汤,先在碟子里切好三个炒菜,一下锅就能炒好,再加一味清蒸鱼;酒菜从副食店买来蒸过上桌,加上花生米、凉拌莴笋,因而下厨间隔时间极短。
659、林语堂40年代初到长沙,在李合盛牛肉馆吃饭,主人知是林,请写字。林即写有:“干炒牛肉,为圣人之所好,何以知之?孔子不撒姜食,故知其好吃辣;孟子不分牛羊,只乞远庖而已。”
660、李普和沈容在河南滑县前线,奉周恩来命将去华东工作,但为刘伯承、邓小平留下了。邓小平说,打电报向华东要过来就是。说完,还拿了两只苹果给他们说:“这是华东送来的苹果,你们吃了这苹果,就算到了华东。”
661、黄保临在成都开“哥哥传”餐馆,所做粉蒸鲢鱼,腰断几块用喷壶喷料酒后,加料蒸,上菜时加芫荽和现舂红海椒面,令鱼用味合度适口。美食家李铁夫慕名特借地炮制,吃后评语是“出手不凡,做法别致,格调高雅,有黄(皇)家富贵气派”。又说,“清淡中见辣味,单是这一手就亏他想得出来。”
662、黄敬临1937年在重庆公安局隔壁开张重庆姑姑筵餐馆,开张这天,在店门左右张贴一联:“流落在贵码头,装一个忸忸怩怩新嫁娘杀鸡为黍;公安局大门口,来几多漂漂亮亮高贵客下马闻香”;后又贴出一联:“营业税印花税席桌捐红锅捐,这起去了那起来,弄不清楚;蒸公鸡炒母鸡炖牛肉烤猪肉,肥的精而瘦的嫩,都要拢齐。”
663、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乃是口述由人记录成书的。此书在他生前于美国就重版40余次,多人将它作为枕边物。有人问何以成此书,他说:“平常也无甚腹稿,只要烟好、茶好、人好,皆可为文。”
664、李普沈容1981年家宴,请的都是湖南同乡。宴会后曹瑛凭记忆写了几年前在监狱里作的一首诗:“白天阳光少,黑夜臭虫多。一瓢糊糊面,两个窝窝头。固是维他命,无如奈我何!谁解其中味,南无阿弥陀。”
665、萧殷在五七干校时被分配饲养狮头鹅。他有哮喘,因为鹅熟睡时也会发出声音,就认为它们也有哮喘,就把自己喝的草药水再煎一道给鹅喝。那时逢年过节要杀一头鹅会餐,他也总是很心疼,总是摸摸这,摸摸那,舍不得呢。
666、叶剑英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军调部时,有次带同几个人上前门全聚德吃烤鸭,门帘外慕名者聚观如山。他趁机叫堂倌把门帘打开,站起来发表了一通反内战演说,赢得了阵阵掌声。
667、邵洵美1946年40岁生日,张正宇和叶浅予合送一只大蛋糕,可供百余人吃;蛋糕里还放有奖券,吃过蛋糕就开奖。
668、黎锦明抗战时期来上海定居,面对物价腾贵,不敷所出,只得开设了一家冷饮店。他自嘲说:“弃笔从兵(冰)。”
669、萨本栋当厦门大学校长时,每星期六傍晚约请十个学生到家里谈心并请晚餐,听取意见。
670、谭延爱吃狗肉,家常设狗宴款待友朋。长沙民间流传有打油:“老夫今日狗宴开,不料诸君个个来,上菜碗从头顶落,提壶酒向耳边筛。”
671、谭延善吃嗜名于世。李六如后著《六十年的变迁》,特地写进了谭府为了烹制一份“烧菜心”,竟耗费了两担小白菜。
672、王匡父亲是厨师,他受影响也会做菜,能在15分钟杀完活鸡,做出一盆鸡丁。方法是杀鸡放血后,把开水稍微加点冷水,把鸡放在水里浸一下,用手在鸡身上抹几下,就把鸡毛通通抹掉了,比通常拔毛要利落;然后把鸡胸肉切下为丁丁,在锅里加油和佐料,放下鸡丁,扒拉几下,就成盘了。
673、庄赓良在湖南任职时,因于美食有独特见解,长沙各酒家均以他光临和品评为活广告招徕顾客。某日庄赴豫湘阁酒家,要名厨萧麓崧手制新菜尝味。萧颇为踌躇,偶见有同行正烹制红煨鱼翅和油淋鸡,灵机一动,即以已煨制入味的鸡,再加以油淋,果然焦酥软烂,鲜香俱备,又从未有人做过,庄尝后大喜,誉为第一。
674、邵洵美因妻子盛佩玉学了烹饪术,要她烧烟鲳鱼。盛说要有上好的木材熏制,他就从几本古籍书上拆下书夹板。
675、邵洵美1934年就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来沪,以世界笔会中国秘书名义,自己出钱招待,因萧不吃荤,叫了功德林一桌素菜,参加者还有蔡元培、宋庆龄、鲁迅、杨杏佛和林语堂,轰动上海,但所有报纸却都漏了邵的名字。鲁迅日记也未提及。50年代他蒙冤在狱中与贾植芳谈及,希望日后作文时声明。贾在1989年终于作文,履行了邵在27年前的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