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使男人受孕的女人--周国平对Lou Salome的解读

(2008-09-09 23:40:49) 下一个
能使男人受孕的女人

出自《爱情不风流 :周国平随笔精选》

    这个题目是从萨尔勃(L.Salber)所著莎乐美(Lou Salome)传中的一段评语概括而来,徐菲在《一个非凡女人的一生:莎乐美》中引用了此段话。不过,现在我以之为标题,她也许会不以为然。徐菲是一位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者,她对文化史上诸多杰出女性情有独锺,愤慨于她们之被“他的故事”遮蔽,决心要还她们以“她的故事”的本来面貌,于是我们读到了由她主编的“永恒的女性”丛书,其中包括她自己执笔的《莎乐美》这本书。 
    我承认,我知道莎乐美其人,一开始的确是通过若干个“他的故事”。在尼采的故事中,她正值青春妙龄,天赋卓绝,使这位比她年长18岁的孤独的哲学家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堕入了情网。在里尔克的故事中,她年届中年,魅力不减,仍令这位比她小15岁的诗人爱得如痴如醉。在弗洛伊德的故事中,她以知天命之年拜师门下,其业绩令这位比她年长6岁的大师刮目相看,誉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巨大荣幸。单凭与这三位天才的特殊交往,莎乐美的名字在我的心中就已足够辉煌了。所以,当我翻开这第一本用汉语出版的莎乐美传记时,不由得兴味盎然。 

    莎乐美无疑极具女性的魅力,因而使许多遇见她的男子神魂颠倒。但是,与一般漂亮风流女子的区别在于,她还是一个对于精神事物具有非凡理解力的女人。正因为此,她便能够使得像尼采和里尔克这样的天才男人在精神上受孕。尼采对她的不成功的热恋只维持了半年,两人终于不欢而散。然而,对于尼采来说,与一个“智性和趣味深相沟通”(尼采语)的可爱女子亲密相处的经验是非同寻常的。这个孩子般天真的姑娘一眼就看到了他的深不可测的孤独,他心中的阴暗的土牢和秘密的地窖,同时却又懂得欣赏他的近于女性的温柔和优雅的风度。莎乐美后来在一部专著中这样评论尼采:“他的全部经历都是一种如此深刻的内在经历”,“不再有另一个人,外在的精神作品与内在的生命图像如此完整地融为一体。”虽然这部专著发表时尼采已患精神病,因而不能阅读了,可是,其中所贯穿着的对他的理解想必是他早已领略过且为之怦然心动的。如果说他生平所得到的最深刻理解竟来自一个异性,这使他感受到了胜似交欢的极乐,那么,最后所备尝的失恋的痛苦则几乎立即就转变成了产前的阵痛,在被爱情和人寰遗弃的彻底孤独中,一部最奇特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脱胎而出了。 

    里尔克的情形有很大不同。与里尔克相遇时,莎乐美已是一个成熟的妇人,她便把这成熟也带给了初出茅庐的诗人。同为知音,在尼采那里,她是学生辈,在里尔克这里,她是老师辈了。她与里尔克延续了3年的情人关系,友谊则保持终身,直到诗人去世。从年龄看,他们的情人关系几近于乱伦,但她自己对此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说他们是“乱伦还不算是犯下渎神罪的世纪前的兄弟姐妹”。在某种意义上,她对里尔克在精神上的关系也像是一位年长的性爱教师,她帮助他克服感情上的夸张,与他一起烧毁早期那些矫揉造作的诗,带领他游历世界和贴近生活,引导他走向事物的本质和诗的真实。里尔克自己说,正是在莎乐美的指引下,他变得成熟,学会了表达质朴的东西。如果没有莎乐美,尼采肯定仍然是一个大哲学家,但里尔克能否成长为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德语诗人就不好说了。 

    我们也许要问,莎乐美对尼采和里尔克如此心有灵犀,为何却始则断然拒绝了尼采的求爱,继而冷静地离开了始终依恋她的里尔克?作者在引言中有一句评语,我觉得颇为中肯:“莎乐美对男人们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她懂得怎样去理解他们,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心灵相通,在实际生活中又保持距离,的确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当然,莎乐美这样做不是故意要吊男人们的胃口,而是她自己也不肯受任何一个男人支配。一位同时代人曾把她的独立不羁的个性喻为一种自然力,一道急流,汹涌向前,不问结果是凶是吉。想必她对自己的天性是有所了解的,因此,在处理婚爱问题时反倒显得相当明智。她的婚姻极其稳定,长达43年之久,直到她的丈夫去世,只因为这位丈夫完全不干涉她的任何自由。她一生中最持久的性爱伴侣也不是什么哲学家或艺术家,而是一个待人宽厚的医生。不难想象,敏感如尼采和里尔克,诚然欣赏她的特立独行,但若长期朝夕厮守,这同样的个性就必定会成为一种伤害。两个独特的个性最能互相激励,却最难在一起过日子。所以,莎乐美之离开尼采和里尔克,何尝不也是在替他们考虑。 

    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已难逃男性偏见之讥。在作者所叙述的“她的故事”之中,我津津乐道的怎么仍旧是与“他的故事”纠缠在一起的“她”呢?让我赶快补充说,莎乐美不但能使男人受孕,而且自己也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写过许多小说和论著。她有两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分别以尼采(《为上帝而战》)和里尔克(《屋子》)为原型,她的论著的主题先后是易卜生、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的思想或艺术……唉,又是这些男人!看来这是没有办法的:男人和女人互相是故事,我们不可能读到纯粹的“他的故事”或“她的故事”,人世间说不完的永远是“她和他的故事”。我非常赞赏作者所引述的莎乐美对两性的看法:两性有着不同的生活形式,要辨别何种形式更有价值是无聊的,两性的差异本身就是价值,藉此才能把生活推进到最高层次。我相信,虽然莎乐美的哲学和文学成就肯定比不上尼采和里尔克,但是,莎乐美一生的精彩却不亚于他们。我相信,无须用女性主义眼光改写历史,我们仍可对历史上的许多杰出女性深怀敬意。这套丛书以歌德的诗句命名是发人深省的。在《浮士德》中,“永恒的女性”不是指一个女人,甚至也不是指一个性别。细读德文原著可知,歌德的意思是说,“永恒的”与“女性的”乃同义语,在我们所追求的永恒之境界中,无物消逝,一切既神秘又实在,恰似女性一般圆融。也就是说,正像男人和女人的肉体不分性别都孕育于子宫一样,男人和女人的灵魂也不分性别都向往着天母之怀抱。女性的伟大是包容万物的,与之相比,形形色色的性别之争不过是一些好笑的人间喜剧罢了。 

杂坛网友跟贴议论,令额受益匪浅!

•  以前看过本书, -安贝儿- ♀ 给 安贝儿 发送悄悄话 安贝儿 的个人博客首页 安贝儿 的个人群组 (685 bytes) (34 reads) 9/10/08 
叫When Nietzsche Wept: A Novel of Obsession。

当时介绍给我看的这人,他老婆刚出轨,跟他闹离婚了。介绍给他看这书的那人老婆是个见谁跟谁上床的主儿。大家都是一个大楼里干活的。。。

看得时候有趣,现在记不得多少了。记得里面讲到莎乐美。当时看得时候很烦她。不喜欢这种女权主义牛比哄哄的女人。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这样:如果把一个人的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比方作一个人坐过山车的经历。

莎乐美应该是那种有能力想上就上,想下就下的人。所以她想有刺激的时候不缺刺激。想好好正常生活的时候下车,平平淡淡地可以好好过日子。

尼采应该是那种坐上了车下不来的人。时间久了自然撑不住。

平常人如我们更要把握好自己坐过山车的尺度。该下来的时候别贪玩耍赖不肯下来。那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  同意! -小村姑- ♀ 给 小村姑 发送悄悄话 小村姑 的个人博客首页 小村姑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9/10/08 
•  建议看一看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就会了解莎乐美和 -色书生- ♂ 给 色书生 发送悄悄话 色书生 的个人博客首页 色书生 的个人群组 (44 bytes) (12 reads) 9/10/08 
“介绍给他看这书的那人老婆”是有本质不同的。
•  这本刚好看过。觉得又是另一种女人。 -安贝儿- ♀ 给 安贝儿 发送悄悄话 安贝儿 的个人博客首页 安贝儿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3 reads) 9/10/08 
•  进入莎乐美的脑子,真正知道她的想法会很有意思。 -色书生- ♂ 给 色书生 发送悄悄话 色书生 的个人博客首页 色书生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1 reads) 9/10/08 
•  比如说,谁知道她离开尼采的真正原因? -色书生- ♂ 给 色书生 发送悄悄话 色书生 的个人博客首页 色书生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9/10/08 
•  另外,莎乐美和“介绍给他看这书的那人老婆”是有本质不同的, -安贝儿- ♀ 给 安贝儿 发送悄悄话 安贝儿 的个人博客首页 安贝儿 的个人群组 (248 bytes) (16 reads) 9/10/08 
这不很明显嘛。我可不是那个意思。

同意你说的沙美乐是缪斯。

我的意思是,想向沙美乐学习就得有人家想上想下挥洒自如的本事。跟着沙美乐坐过山车的人得有那个身子骨儿。。。

我们一般人最好还是悠着点儿。

我太实诚了。佩服自己一分钟。
•  。。。就是说要比对手强,不然就别玩。:) -色书生- ♂ 给 色书生 发送悄悄话 色书生 的个人博客首页 色书生 的个人群组 (45 bytes) (10 reads) 9/10/08 
就跟玩音乐,玩艺术一样,有时候会被它们crush。
•  很喜欢这篇,收藏了。这种女人类似于“缪斯”。 -色书生- ♂ 给 色书生 发送悄悄话 色书生 的个人博客首页 色书生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9/10/08 
•  "男人和女人互相是故事" -- 喜欢这个说法 -@绿豆豆@- ♀ 给 @绿豆豆@ 发送悄悄话 @绿豆豆@ 的个人博客首页 @绿豆豆@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1 reads) 9/10/08 
•  男读王小波,女读周国平,相当于当年男读汪国真,女读琼瑶 -田二妹- ♀ 给 田二妹 发送悄悄话 田二妹 的个人博客首页 田二妹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1 reads) 9/10/08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真是这么回事 -无中生有- ♂ 给 无中生有 发送悄悄话 无中生有 的个人博客首页 无中生有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9/10/08 
•  ‘心灵相通,在实际生活中又保持距离,的确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 -rayray- ♀ 给 rayray 发送悄悄话 rayray 的个人博客首页 rayray 的个人群组 (14 bytes) (5 reads) 9/10/08
agree with it.  
•  人世间说不完的永远是“她和他的故事”。是这样 -笑比哭好- ♀ 给 笑比哭好 发送悄悄话 笑比哭好 的个人博客首页 笑比哭好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9/10/08 
•  谢谢介绍,让俺又多了一本书。 -鲁冰花- ♀ 给 鲁冰花 发送悄悄话 鲁冰花 的个人博客首页 鲁冰花 的个人群组 (35 bytes) (5 reads) 9/10/08 
有朋友要从北京来,正不知带什么书呢!
•  还发愁不知带什么书? -rayray- ♀ 给 rayray 发送悄悄话 rayray 的个人博客首页 rayray 的个人群组 (76 bytes) (7 reads) 9/10/08 
去dangdang.com上一找一大堆。俺是觉得书太沉不好意思让别人带。否则,哼哼。。。
•  谢谢推荐,这就去搜搜。 -鲁冰花- ♀ 给 鲁冰花 发送悄悄话 鲁冰花 的个人博客首页 鲁冰花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9/10/0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