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周山评】虽然文革是“整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运动,但由于毛年事已高,只要“走资派”韬光养晦一段时期就可以东山再起。因此离间毛林联盟、挫败毛的接班战略,无疑是当年“走资派”最有利的党内斗争策略。大家知道中国政坛上有一个传统,对各种场合下的排名十分重视,在中共取得全国政权后尤其如此。大到全国性的会议,小到同领导者[
阅读全文]
【布周山评】文革时期中共内部“文革派”和“走资派”两派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林彪在文革前长期低调,加上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在一段时期是两派争取的对像。中共“九大”林被毛指定为接班人,事实上将毛林联盟制度化、长期化,这就使林卷入了中共高层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本来文革后期毛年事已高,加上“文革派”在整个中共领导[
阅读全文]
【布周山评】毛去世不久在中共党内就发生了“粉碎四人帮”事件。这充分说明中共党内反文革的“走资派”力量十分强大。如果,假设当年林彪顺利接班,凭借林在军中的威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像“粉碎四人帮”这样的事件就很难发生,中国的历史就可能改写。因此可以说毛选林作为接班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另一方面,对中共党内“走资派”来说[
阅读全文]
时间:2014年5月4日 徐(徐友渔):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的嘉宾是阎长贵老师。阎长贵老师是文革期间江青的第一任秘书。他的亲身经历会非常地有启发性,有意思。阎长贵老师的专业是历史。除了自己在文革期间有非常重要的经历以外,他自己也写了很多书。这是新近出版的一本《问史求信集》。他不光是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且使用历史[
阅读全文]
【布周山评】一九六七年二月二十日,林彪在毛家湾自己家中同江青发生争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件事对毛林关系的发展和演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吴回忆录的叙述,这次争吵的动因源于前一天也就是二月十九日中央在京西宾馆召开一个小型会议。这次会议吴亲自参加了。接下来在毛家湾发生的林江争吵事件,吴并不在现场,但吴回忆录里却有较详细的描述[
阅读全文]
【布周山评】吴法宪将军是林彪元帅的得力助手,在林的几位虎将中排行第二,仅排在黄永胜将军之后,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因此《吴法宪回忆录》因该是很有价值的。有些遗憾的是,同《邱会作回忆录》比较,吴的回忆录有部分不足,对某些历史事件没有从自己亲身经历从发做出叙述,只是泛泛而谈。比如吴回忆录称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上千万人,可没有任何亲身经[
阅读全文]
【布周山评】作为林彪元帅的老部下,邱会作将军对林彪事件的看法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邱回忆录认为,经过几十年的梳理,林彪事件应该很清楚了。邱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邱认为这四个问题搞清了,林彪事件的性质也就搞清了。如果读了邱回忆录对这四个问题的阐述,就能发现其中既有合乎情理的部分,也有很大的个人局限性。这种个人局限性,充分表现在对当年政[
阅读全文]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这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第一部分。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是经过了艰难的道路的。中国红军(抗日时期是八路军、新四军,现在是人民解放军)从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创始,到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经过了两年多的[
阅读全文]
【布周山评】邱的回忆录不经意地流露出庐山会议前后的许多历史细节,说明“黄、吴、叶、李、邱”的确是一个小圈子,是林彪元帅最信赖的小集团。但林的周围还有另一个更密切的小圈子,即由叶群、林立果等组成的家庭小圈子。由于叶群是林办主任,林立果也狐假虎威地组织了自己的“小舰队”,使这个家庭小圈子深深介入了最高层的政治斗争。诸多历史细[
阅读全文]
(转贴)
再谈一下“九一三”事件前后的情况。
毛主席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出巡各地然后回北京是有规律的。1971年这一次南巡是经津浦路回来的,在途中到达济南时通知李德生、纪登奎、我和吴忠到丰台谈话。1971年9月12日下午,我们在丰台上了毛主席的专列。毛主席与我们谈话时,汪东兴也参加了。谈话开始,李德生向毛主席汇报了他去阿尔巴尼亚的情况。李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