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衰翠减话红楼

从明清易代史看红楼梦

如需音频版,可关注油管同名频道
博文
(2023-06-12 23:59:18)
花袭人 作为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袭人的文字可以说贯穿全书。 袭人的姓花,原名“珍珠”,都指其原型是汉人,且是汉人中比较有正统身份的人物。但是书中又写她明显亲近宝钗,对黛玉有诸多不满并且心有芥蒂。劝宝玉的那些话,说明她对明朝的制度是有认同感的,并且是个非常务实的人。这种务实或者说实用主义,则意谓着很难有真正的忠心和单纯的情怀,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玉钏、金莺、傅秋芳、傅试 前一章我们讨论过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的含义,指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后,大明的国运被压制,北方优势尽失。 第三十四回中,黛玉悲伤,自然是崇祯该有的感受。而宝钗因宝玉挨打和薛蟠发生口角,则应该是指,多尔衮寻回蒙古的传国玉玺,才最终促成皇太极称帝。这个功绩,为后来的多尔衮有资格争夺皇位埋下伏笔。此处不多展开,留至薛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蒋玉菡、忠顺王、金钏、龄官&宝玉挨打 蒋玉菡、忠顺王、金钏、龄官,将这四个人物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都与一件事有关,即书中的宝玉挨打。 第二十八回,在冯紫英的饭局上,宝玉结交蒋玉菡,二人交换见面礼。 第三十回,宝玉在王夫人那里和金钏调笑,使得金钏被撵,他赶忙回到大观园,途中看到龄官在地上画“蔷”。 第三十三回,因为忠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6-12 04:01:54)

北静王–水溶北静王是红楼中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个王爷,也是红学中探讨较多的一个人物。曾经有分析,猜测黛玉会嫁给北静王,因为宝玉曾把北静王给他的鹡鸰香串要转赠黛玉。类似宝玉曾无意间把袭人和蒋玉菡的汗巾子互换,为二人日后的姻缘埋下伏笔。而后文确实也是宝玉为袭人做媒,令蒋玉菡迎娶了袭人。不过与袭人蒋玉菡不同的是,北静王的鹡鸰香串黛玉并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春(之三)灯谜、端午礼、平安醮、夏太监、张道士 如果说省亲是明写元春,那么第二十二回正月制灯谜,以及第二十八、二十九回,端午节赏赐外加打平安醮的这两段故事,则是暗写元春。因为这两处都是由元春推动的故事。 第二十二回,元春送出一个灯谜给贾府众人,谜面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春(之二)封妃、省亲 元春作为辽东局势和辽东人物的影射,封妃省亲代表了,大明在辽东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大面积收复国土,以及军事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胜:“宁远大捷”。所以在省亲这一回中,元春身上有袁崇焕的影子,但是更多的是指向孙承宗。 从天启二年到天启五年,孙承宗经略辽东。数年间,趁着后金迁都无暇南下,陆陆续续在辽西走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春(之一)原型、判词、曲子 元春,作为贾府嫁入皇家的长女,被封为贤德妃。其地位甚至高于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生日更是和太祖太爷同一天。 在红楼这个以家喻国的故事中,由于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述,作者在人物的辈份上无法完全遵从史实来安排,但是尊卑次序还是不会偏差太多。许多红楼的解读者,参考癸酉本元春的结局,认为元春的原型为袁崇焕,个人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6-12 03:53:54)
贾瑞贾瑞也是红学中一个难以解释的人物。无论是考据派还是索隐派,都难以从其理论中找到合适原型。抛开考据派的理论(即以曹家家史为红楼原型)不谈,在明清易代这段历史中似乎也难以找到其对应人物。个人以为,这个困境是由于明末的这段历史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物的真实面貌遭到扭曲和篡改。如果只读正史,则很难从中发现对应人物。而贾瑞很可能就是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6-12 03:47:13)

秦钟(秦业) 秦钟的出场,是在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这一回的开场诗是:“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前半章讲周瑞送宮花,听宝钗说“冷香丸”,被黛玉抱怨,对应了开场诗的前两句。这个我们在前文分析过,不再赘述。后半章讲宝玉见秦钟,对应开场诗的后两句。 这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6-12 03:45:15)
秦可卿【一】秦可卿的身份秦可卿,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大的一个谜。因为用曹学的理论,完全无法解释这个人物。刘心武也是质疑秦可卿为何仅凭样貌好、性格好,就能跻身姑娘小姐的待遇,位列十二钗正册。他从秦可卿的身世、死后托梦的口气、入殓棺木的待遇、北静王的祭拜等等线索,猜测秦可卿是皇族血脉,废太子胤礽的私生女。不过在红楼的文本中,秦可卿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