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抒怀(二十三)到省考试局开会,结识了李副局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南省考试局李大维副局长分管高考阅卷、招生录取等工作。我当时被赖瑞光校长任命为农垦中学教导主任,陈良兴副主任负责年级组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陈汉章副主任负责教研组管理和高三年级备考复习及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陈汉章副主任的大哥时任省考试局副局长,每到高考期间,一般都是[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二十二)我当海南省高考作文阅卷组长我在海南省高考阅卷组当作文组组长1994年,高考结束后,我收到海南省考试局的通知,到海南师范学院高考语文阅卷点报到。海南省考试局负责阅卷工作的李大维副局长,指定我任海南高考语文阅卷点作文组组长、海南中学教导处的吴荫华主任任副组长。考试局请两位海南省首批语文特级教师负责作文阅卷,足以说明对作文阅[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二十一)《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实录这篇文章是1994年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主编范守纲先生,约我为上海教育出版社《名师授课录》高中语文卷,写的一篇教学实录。1995年公开出版,刊登在该书第92页。全文如下:教学目的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古人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作者怎样运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绘他的“空中楼阁”的[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二十)海南省农垦中学的教育顾问张必锟张必锟先生是北京市著名的中学语文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分编型《阅读》教材初中六册、高中《文言读本》文言文的特约编辑。1983年暑假,我与张必锟先生在洛阳全国实验教材备课会上初次相见。我们一见如故,从此成了忘年交。1986年9月,必锟先生和我应邀参加人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作[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十九)君子之交淡如水大约在1992年快到年关时吧,我老伴的一位黄梅同乡邀请我们去参加“黄冈同乡会”。聚餐时,会议组织者安排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黄梅同乡在同一桌,还特地介绍说他是省政府的厅级官员,他看了报到名册后,一定要与你们两位当中学老师的坐在一起聚一聚、聊一聊。第一次见面,无非是相互自报姓名,留下联系电话,随意聊聊。现[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十八)我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是1993年应山西《语文教学通讯》主编的邀请,做该杂志的“封面人物”而写的一篇语文教学改革总结性的文章。发表在1993年第六期《语文教学通讯》上。全文如下:我于1965年从华中师大一附中毕业.参加当年高考,没有被理想中的大学录取,却被武汉市教育局录用为中学语文教师。该局为了帮助像[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十七)被评为海南省首批语文特级教师1991年教师节,海南省政府决定评选第一批特级教师。按省政府的相关规定农垦中学可以上报民主推荐前四名的个人材料,经过全体教师民主投票,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将林尤鎗(物理一级教师、党委书记)、赵建南(数学高级教师、副校长)、李培永(语文高级教师)和梁振辉(语文高级教师)等四人按得票多少依序排列,上报[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十六)难忘语文教改的引路人张定远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定远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阅读》的责任编辑;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中语会”)的秘书长。1982年9月1日开始,在华中师大一附中,我奉袁福老校长之命,执教人教社重点中学语文教[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十五)永远铭记刘国正先生的谆谆教导1982年9月,华中师大一附中老校长袁福,推我走上了语文教改之路,开始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的分编型教材《阅读》和《作文·汉语》改革实验。人教社副编审刘国正先生负责这项改革实验。当时,在全国各省市四个省重点中学开始试教这套教材改革步子最大的教材。一年后,在学校专职指导[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十四)何宝民先生关注农垦中学生阅读何宝民先生是河南人,1982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份《中学生阅读》,任主编。我与何宝民主编相识于1983年暑假。那年暑假,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在河南洛阳,召开全国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第一次备课会。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张定远先生,是这次大会的秘书长。会前,他在该[
阅读全文]